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 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五

經  文
爾時,海月光大明菩薩摩訶薩,承佛威力,普觀一切菩薩眾莊嚴海已,即說頌言:

諸波羅蜜及諸地 廣大難思悉圓滿
無量眾生盡調伏 一切佛土皆嚴淨
如佛教化眾生界 十方國土皆充滿
一念心中轉法輪 普應群情無不徧

釋 疑
諸波羅蜜行,關係菩薩成就的階位;過去菩薩行修波羅蜜法,圓滿成就廣大宏願。以此願力,調伏無量眾生;同時,莊嚴清淨一切佛土。以此願力,猶如佛陀教化眾生界,其功德充滿十方國土;於念念心中,常轉法輪,普徧契應有情各類族群。

佛於無量廣大劫 普現一切眾生前
如其往昔廣修治 示彼所行清淨處
我覩十方無有餘 亦見諸佛現神通
悉坐道場成正覺 眾會聞法共圍繞

釋 疑
廣大劫,不能數算分別廣大之時節。

佛陀普現眾生之前,有如往昔深遠的修治,顯示所行清淨,故說盡觀十方世界,亦見諸佛示現神威通力,安坐道場,成正等覺;同時,放眼處,與會眾生聞法,共同圍繞其間。

廣大光明佛法身 能以方便現世間
普隨眾生心所樂 悉稱其根而雨法
真如平等無相身 離垢光明淨法身
智慧寂靜身無量 普應十方而演法

釋 疑
佛法身,是廣大智慧光明妙覺之身,以各種方便示現沙婆世界,普徧隨應眾生心所樂者,契合根基而施法雨;但以真如平等,不拘諸相之限制,唯取令使離垢清淨而成就法身;是佛示現智慧光明、寂靜、聚功德無量之法身,普應十方一切眾生而為說法。

法王諸力皆清淨 智慧如空無有邊
悉為開示無遺隱 普使眾生同悟入
如佛往昔所修治 乃至成於一切智
今放光明徧法界 於中顯現悉明了

釋 疑
法王,於法自在故;演法效用,無不清淨。佛之智慧,如深廣之虛空,凡所開示,無遺無隱,務期悉令眾生,皆同悟入知見;亦如佛於往昔,自所修治,乃至成就一切平等空性之智;是今佛智光明徧照法界,凡諸眾生,於開示中顯見明了。

佛以本願現神通 一切十方無不照
如佛往昔修治行 光明網中皆演說
十方境界無有盡 無等無邊各差別
佛無礙力發大光 一切國土皆明顯

釋 疑
佛本願行,修治生死大事,宏願莊嚴,大慈悲心懷;智慧演說,顯大光明,徧照十方國土;應因緣、隨契合,等無差別,光照無礙,普利一切眾生。

經  文
爾時,如來師子之座,眾寶妙華,輪臺基陛,及諸戶牖;如是一切莊嚴具中,一一各出佛剎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其名曰:海慧自在神通王菩薩摩訶薩。雷音普震菩薩摩訶薩。眾寶光明髻菩薩摩訶薩。大智日勇猛菩薩摩訶薩。不思議功德寶智印菩薩摩訶薩。百目蓮華髻菩薩摩訶薩。金燄圓滿光菩薩摩訶薩。法界普音菩薩摩訶薩。雲音淨月菩薩摩訶薩。善勇猛光明幢菩薩摩訶薩。如是等而為上首,有眾多佛剎微塵數同時出現。此諸菩薩,各興種種供養雲;所謂一切摩尼寶華雲,一切蓮華妙香雲,一切寶圓滿光雲,無邊境界香燄雲,日藏摩尼輪光明雲,一切悅意樂音雲,無邊色相一切寶燈光燄雲,眾寶樹枝華果雲,無盡寶清淨光明摩尼王雲,一切莊嚴具摩尼王雲;如是等諸供養雲,有佛世界微塵數,彼諸菩薩,一一皆興如是供養雲;雨於一切道場眾海,相續不絕。

問:「云何師子座?」
答:「佛乃人中師子,故佛所坐之座,稱作師子座;舉凡佛所坐處,無論是床、是地,通稱作師子座。

註:言佛是人中師子,引喻世所謂獅子,乃萬獸王,意言佛乃師(諧音獅)中之王,為教化眾生故。」

問:「云何供養雲?」
答:「雲乃集積之意,以種種物質、珍寶、包括香華等;以至飲食、衣物、臥具、湯藥等集積而行供養,故謂供養雲。」

經  文
現是雲已,右繞世尊,經無量百千匝;隨其方面,去佛不遠,化作無量種種寶蓮華。師子之座,各於其上,結跏趺坐;是諸菩薩,所行清淨,廣大如海,得智慧光照普門法,隨順諸佛所行無礙;能入一切辯才法海,得不思議解脫法門,住如來普門之地,已得一切陀羅尼門;悉能容受一切法海,善住三世平等智地,已得深信廣大喜樂無邊福聚極善清淨,虛空法界,靡不觀察十方世界一切國土,所有佛興咸勤供養。

問:「云何右繞世尊?」
答:「禮敬世尊,旋繞於右;意含順向,虔敬不忤逆之謂也!」

問:「云何結跏趺坐?」
答:「跏趺坐,乃佛之坐法,稱作吉祥坐,或降魔坐;其法為結跏趺於左右膝上而坐,俗謂雙盤、或單盤均可。」

問:「云何入一切辯才法海,得不思議解脫法門?」
答:「凡事理相互間之論說,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悉能辯論無礙。」

問:「云何陀羅尼門?」
答:「具作持、總持、能持、能遮等義,以持善法而不失,令惡法使不起之力用,是陀羅尼門。其法略有四途,謂:

1法陀羅尼門──於佛之教法,聞持即不忘失,故又名聞陀羅尼門。
2義陀羅尼門──於佛法之義理,總持而不忘失。
3咒陀羅尼門──從禪定中發起真實言,秘密語,有不測,不思議之神妙能檢驗者。
4忍陀羅尼門──於諸法實相安住,入無生法忍之覺地者。」

問:「云何善住三世平等智地?」
答:「智地,即佛悲智二門之一;諸佛萬德莊嚴,智地乃行人効法一切自利之德;悲地乃一切利他之德。」

問:「云何佛法說智地,是一切自利之德?」
答:「菩薩行法,以大悲心利益一切眾生,是佛法之悲願;然而,利他之德,必先具備自利之修養,亦即是利他必具的一切種智,故說自利之德。」

經  文
爾時,海慧自在神通王菩薩摩訶薩,承佛威力,普觀一切道場眾海,即說頌言:

諸佛所悟悉已知 如空無礙皆明照
光徧十方無量土 處於眾會普嚴潔
如來功德不可量 十方法界悉充滿
普坐一切樹王下 諸大自在共雲集

釋 疑
佛悟境界,如虛空,無障礙,光照明朗,徧及十方無量剎土;如是殊妙功德,不僅令使與會海眾莊嚴淨潔,更是充滿十方法界,復有諸方大自在菩薩,共同雲集於菩提樹下。

佛有如是神通力 一念現於無盡相
如來境界無有邊 各隨解脫能觀見
如來往昔經劫海 在於諸有勤修行
種種方便化眾生 令彼受行諸佛法

釋 疑
佛有神妙通達無礙的法力,於任何的一個意興起,即能示現無盡的相應之相;其契機的境界深廣無有邊際,隨眾生所求解脫之需,悉能觀察得見。這些神威之力,乃是佛於往昔歷無量劫海,正勤修行的德養而來;如是種種方便的示現,無非是為了教化眾生,令使受信佛法,修學佛法。

毗盧遮那具嚴好 坐蓮華藏師子座
一切眾會皆清淨 寂然而住同瞻仰
摩尼寶藏放光明 普發無邊香燄雲
無量華纓共垂布 如是座上如來坐

釋 疑
毗盧遮那,或作毗盧舍那。意謂:徧一切處(無所不在)。若但言盧舍那,其意為淨滿。《瓔珞經》中說:毗盧舍那佛是受用身(報身)。釋迦牟尼佛是變化身(應身)。但本經中所說:毗盧遮那佛,譯作光明徧照,是報身佛。《密教之千臂千鉢大教王經》中說:說密宗之根本有三:毗盧遮那法身,本性清淨,出一切法,是金剛地宗。盧舍那法身,出自聖性普賢,是願行力宗。千釋迦化現千百億釋迦,現聖慧身,流出曼殊室利身,是般若母宗。

(註:毗盧遮那佛,於古梵密中,稱作大日如來,是法身佛。於顯教中,稱作徧照報身佛;住色界頂第四禪處,於色究竟地,成正等正覺。)

種種嚴飾吉祥門 恒放燈光寶燄雲
廣大熾然無不照 牟尼處上增嚴好
種種摩尼綺麗牕 妙寶蓮華所垂飾
恒出妙音聞者悅 佛坐其上特明顯
寶輪承坐半月形 金剛為台色燄明
持髻菩薩常圍繞 佛在其中最光耀
種種變化滿十方 演說如來廣大願
一切影像於中現 如是座上佛安坐

釋 疑
梵語:尸棄,譯作持髻,意謂火。持髻菩薩具無別智,處於心頂,乃毘婆尸佛後、三十劫成正等覺,即尸棄佛。

經  文
爾時,雷音普震菩薩摩訶薩,承佛威力,普觀一切道場眾海,即說頌言:

世尊往集菩提行 供養十方無量佛
善逝威力所加持 如來座中無不覩
香燄摩尼如意王 填飾妙華師子座
種種莊嚴皆影現 一切眾會悉明矚

釋 疑
菩提行,菩提是道,通往覺悟之道;論其往處,依於各行人的修養,分別可以成就三乘聖果。世尊累集往昔菩提之行修,復而供養十方無量諸佛,又得善逝(如來之號)神威之力加持,方能圓成無上正等覺殊妙之果。

佛座普現莊嚴相 念念色類各差別
隨諸眾生解不同 各見佛坐於其上
寶枝垂布蓮華網 華開踊現諸菩薩
各出微妙悅意聲 稱讚如來坐於座

釋 疑
色類:色,具質礙、變異、壞損等義。類,分際差別之義。此言色類,著重心法,以五蘊而說根境,故有所攝不同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