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若知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08期 2006年 10月刊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
所以須菩提如此回答佛陀: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
意思是:世尊!您曾許我領悟了空性平等的法義,進入了〝無諍三昧〞的境界,證實我已經是離欲的阿羅漢了,所以讚我〝人中最為第一〞。可是,我自己並不這麼認為:〝我已經是離欲的阿羅漢〞了,為什麼呢?須菩提說: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須菩提的意思是:世尊印證我是人中最為第一的離欲阿羅漢,可是我自己並不這麼認為;因為,我如果意識到自己已證阿羅漢道果的話,那表示,我還有這個〝我〞的存在,並不清淨;世尊!那您也不會贊歎‘須菩提是個喜歡安住在蘭若的修行人了’。也正因為須菩提無執無取,怡然自得,安於道行,才獲得佛陀首肯,認為須菩提是一個真正懂得安處蘭若的快樂修行人。
《金剛經》在這一品當中,特別介紹聲聞行者的證道境界,尤其以須菩提為最好的現身說法,藉著須菩提談修行的心得,讓我們隨著須菩提與佛陀的應對問答中,去體會修證的領域;說出修行路上必須要破執無我,才能夠契入清淨真如。聲聞法尚且如此,那何況是大乘的菩薩法了。
所以我們這顆〝心〞,是念念遷流,生滅不住的精神的變化作用,可以分為生、住、異、滅四個階段──四個變化階段,通常以〝生滅〞來概言。所以說:〝生滅〞就是我們的意念變化現象,念起念滅,剎那迅速。平常人對意念的變化是不知不覺的,我們舉個例子來看心念的變化:
唐朝有位國子博士李翱,李翱那個時候非常年輕,李翱是韓愈的學生,為人有鯁直的臭脾氣,所以官場不得志。有一天,他專誠去拜訪藥山禪師,問起普門品裡面有句話說〝
如何是黑風吹船舫,飄入羅剎鬼國?〞藥山禪師當下板起臉老實不客氣地訓他說:〝李翱小子!你問這個幹什麼?〞李翱一聽,臉色頓時很難看,自忖:好歹我也是個堂堂朝廷命官哪,你喚我小子,成何體統啊?這時只見藥山禪師笑著對他說:〝你不是問我什麼是黑風吹船舫,飄入羅剎鬼國嗎?這就是啊!〞禪門裡,這是一個多麼聳人聽聞的故事!
禪門中所說的公案,絕大多數,都是禪師要幫助我們去逮住那個〝我〞的,而意念便是〝我〞的表現。意念又決定身口的行為,所以總是隨著無明的意念在造作,然後隨著造作的業,就沉淪在三界六道的生死苦海裡不得出離。像在《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中,佛陀告訴我們:
〝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以貪欲為本。〞
相親相愛百事諧順的一家人,也許還不覺得業的可怕,但有的人已經在學佛了,乃至於已經是一個修行人了,在內心中仍然被無明所覆蓋,並沒有真正的看破和放下,這時就很容易被業所轉。當愛情色魔對他招手的時候,他竟然因慾而潰堤,一頭栽入生死海,那就沒有辦法完成弘願去度人了,這就是自心尚迷的緣故。
所以佛陀說:〝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說實在的,我們自己就在這個眾生與佛之間漂泊,在兩岸之間擺動,稍一不慎,就淪入眾生而沒有迴轉的餘地。所以我們不可以不謹慎,因為力量來自於我們自己的內心,也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的舵手;學佛就是有道理與方法,可以讓我們下手。
所以,老禪師特別介紹〝學佛方程式〞:當分別心生起的時候,不要一味地計較執著;必須去認識去瞭解,進而有所發現,久而久之,一定會有所突破。
當根塵、能所相應,我們分別心生起來的時候,根塵相應──色法、心法同時完成;色法是指外在的塵境,心法是指我們的五蘊。
色蘊形成,緊跟著是感受,感受是十分強烈的,大致說來,它有苦受和樂受兩種現象。
苦受來自逆境,只要外面的塵境是違逆的,就是苦受,所引發的就會是煩惱。
如果是一種順境,就是一種樂受,會產生喜樂,於是呢?生起執著。這是我們面對自心去做的認識。
學佛法是要從修養下手的,什麼是修養?針對身口意──修正和培養。
所以面對順境,通常是不予理會,以免更加執著。面對逆境的苦受,才是我們的下手處。
所以當分別心生起來,這個分別心通常顯現於我們的感受。比方感覺不好,就是計較執著生起的時候,老禪師告訴我們,不要一味地去計較執著,一味地計較執著,只是苦上加苦,它不能夠化解問題。眾生因無明而造業,因業而受苦,如何突破障礙?才能夠顯現智慧,所以不要去計較執著;要把握的是:
這個不好受的意念,真正說來還得心存感激,因為難得有這個緣境使你不如意,讓自己對自己有一個下手處,也才有所發現。
六祖惠能大師有首修行偈說:
〝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是左,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
所以轉化自我,在於把握自己這個不好受的意念上,去做研究、分析、認識。
不妨自問:為什麼會生這個計較心的?計較什麼呢?又為了什麼呢?計較心是學佛人所該有的嗎?於六波羅蜜四無量心相不相容呢?這麼一來,自己豈不是深深地執著那個〝我〞了嗎?那還談什麼泯四相、絕百非呢?結果自己會不會很不好意思?
所以老禪師說,去做研究、分析、認識,是要於自己的五蘊……,當〝受〞起來之時,先止住,然後在〝想〞與〝行〞之間建立起一個間隔,這個間隔越大,所發現的也就會越多,突破也就會越大,當然所獲的饒益性也就越大。
常常做如此的研究、分析、認識,自然我們就會有所發現,有發現就會有改進,自己無形之中就在進步,那累積的功力,有一天,就是〝突破〞。只不過同時我們必須明白:
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我、眾生、佛是同體本源,這麼一來,在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同時,就不會只有自己而捨棄了眾生。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所以佛陀告訴我們: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
實無眾生得滅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