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第六集(上)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

這段經文一開始就說:「如來因地修圓覺者」,我們先探討“如來因地”究竟是說什麼?“因地”是處在一個什麼位置?這個位置,以菩薩來講,有所謂菩薩因、菩薩果;那如來因地呢?如果以“如來”而言,不能說有因地上的或者果地上的如來。菩薩有因地、果地,可是“如來”沒有因地跟果地之分。只能說此處談“如來因地”是對“圓覺”的完成現象來說。我們知道圓覺的結果,也就是如來的結果,為什麼不分因地跟果地呢?這是依於菩薩十地位,到達八地以後,就稱之為“等覺”,它是“增上等覺”,也就是相同於如來修證的成就。所以菩薩有因地、果地之分,為什麼“如來”不談因地而只說果地?可以這麼說,“如來”其實就是成佛的結果──佛陀,沒有什麼因地上的佛或者果地上的佛。在如來十種名號裡,就有提到佛或者如來,事實上就是果證的一個圓滿的結果;所以不談因地,是依於菩薩十地位,到達八地以上就有了如來的樣子,或者是說有了相等於如來的修養成就,所以此處談如來、談佛,就是談一個圓滿的結果。但如果談如來因地,那是針對圓覺修養的認識,有什麼樣的成就而能了解這種圓覺完成是如何形成的!而到達佛成就的結果或者如來成就的結果,其實是一個相同的結果,這種結果就叫做圓覺。所以談圓覺,不能說有因或者果的差別。

我再詳細的分析一下:為什麼經中“如來因地”,說“因地”二字而不說如來有因位跟果位?因為“因地”可以說,是依所處的地位來講──「他曾經怎麼樣……」;這個「曾經怎麼樣」,是指已經成就了佛陀的果位或者如來的果位的他而言,已經具足了這些。這種曾經具足的因地是來自十地菩薩的八地以上的修養,而八地以上的修養,乃至九地、十地是菩薩的果位,並不是如來的因位!也就是說如來的因位並不是菩薩八地、九地、十地的修養,所以不可以菩薩八地、九地、十地的修養作為如來的因地。有所謂的「即身成佛」,這「即身成佛」並沒有如來因位的形成;譬如說:菩薩,有因位菩薩、果位菩薩。那什麼是因位菩薩呢?只要發起菩薩的心、修菩薩的法、行菩薩的道,能具備這樣的現象就是因位菩薩,但這種因位菩薩的層次從初地到十地,等級分得很清楚,這等級是依於修養來分別。可以這麼說,如果菩薩到達八地──不動地的境界,於菩薩還是在因位,不是果位;那什麼樣才是果位呢?就是八地──不動地完成了,再增上到九地、十地,也可以說八地要完成了,到九地、十地,這才是菩薩的果位。八地以前,也就是七地進入八地,還是菩薩的因位,這是菩薩的因位跟果位的差別。「如來」本身沒有這種等級,他已經完成了菩薩八地、九地、十地的這種修養。這種結果相等於圓覺,所以也稱之為“等覺”──相等於圓覺,還是菩薩果位,不是如來的因位,因為如來不以因位而說法,是以果位的成就來表現。

我們常常講「菩薩再來」,這很容易接受,如果說「佛再來」,就絕不是我們能接受的,為什麼?什麼再世佛、現在佛,沒有這種情況!為什麼?這關係到“願”的認知!一旦成佛了,佛有願力世界。以娑婆世界來講,肯定的說現在娑婆世界的佛,就是釋迦牟尼佛,絕沒有第二個、第三個佛來娑婆世界成為一個領導者,或者稱之為“教主”;這以什麼來論定呢?經典上講得很清楚,釋迦牟尼佛現在是娑婆世界的導師、教主,要等到從正法到像法到末法,以至末法之末。因為末法的現象是講道理不修行,沒有人證果,那末法之末呢?連所謂的佛法的道理,甚至於“佛”這個字都已經不存在了,這時才有龍華三會,兜率天的彌勒菩薩再降生於這個娑婆世界──相同於釋迦牟尼佛降生娑婆世界的這種歷程而展現出所謂的龍華三會,此時才有彌勒菩薩以佛的姿態來度娑婆眾生,那就是“末法之末”,末法的最後。從這上面可以發現,佛陀的願力世界,只有以他所發願的世界為他的佛世界。譬如:阿彌陀佛的願力世界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依於阿彌陀佛的願力而建立起來的;再看藥師琉璃光如來,建立起來的是琉璃世界;當然,凡所有的佛都有他的願力世界。所以說,一位圓滿覺悟、果證的成就者,就是“佛”。佛,往往成就以後,一定會發起他的願而建立一個願力世界。所以此處談因地,如果一定要確定他的因位,這個因位如果以地位而言,勉強來說,只能說他依成佛的修養完成了圓滿的覺悟,可是他絕不是住於這娑婆世界,一定是依他的願力建立起另一個佛世界;我們最多只能用這種方式去看因地。事實上,以如來的這種修養成就而言,沒有因位,只有果位,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剛剛我提到,如果一定要談因地,是談圓覺的修養,因為圓覺的果位就是如來的果位,或者佛的果位。我們談修養,是因為什麼樣的情況而能完成圓覺的修養;要到達這種境界,才能說這種話!如果以菩薩的成就而言,只能夠說菩薩法;可是以佛的成就而言,可以說聲聞法,也可以說菩薩法;而聲聞法也好,菩薩法也好,綜合起來稱之為佛法。至於談到“覺”成就的現象,則有從聲聞成就的覺到菩薩成就的覺,以至到佛圓滿的覺,有這樣的差別;這種差別,如果以圓覺怎麼形成的來說,還是不能捨棄佛法的一個基本道理!一般所謂的“原始佛教”其實是什麼意思?就是佛陀最初所說的道理方法,叫原始佛法,如四聖諦法、八正道法。因為在那時刻,佛陀建立起佛陀學派的思想、理念,是因時代的背景而表現出來的,可以說,沒有佛教之前;我講的是佛教,不是佛法,大家要搞清楚。因為佛教,是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所建立起來的一個宗教,或者說是學派。當時印度有十一大學派,其中沒有佛陀學派,有了釋迦牟尼佛之後,才有第十二大學派,叫佛陀學派。所以在印度當時,釋迦牟尼佛是一個叛逆者,他違背了當時的一些思想、理念、道理、方法,佛陀所說的四聖諦法跟八正道法,我們也不能否認說,其中完全沒有涉及到其他十一大學派裡的某些道理方法;可是釋迦牟尼佛的基本理論不是以八正道作為基礎法,而是以四聖諦法作為基礎法。當初佛陀說四聖諦法的時候,他是從開示到勸告,而後證明給人家看,有三個階段。其他的十一大學派裡也有一些道理方法,可是不像四聖諦法──從怎麼樣去闡釋道理方法,然後鼓勵大家如何去學習,最後的確證實可以成就。這在當時印度其他十一大學派是沒有辦法做得到的!當時的印度強調不公平、不平等的階級觀念,貧富的懸殊,生活上的差異極大,在那時代背景之下,佛陀成為所謂的叛逆者。事實上,以現代的觀念來看,他是一個革命者!革除十一大學派裡的那些缺失、陋習。尤其我們知道在印度,最強勢的就是婆羅門教,婆羅門的勢力非常大,因為印度的傳統上,認為婆羅門是從天的嘴裡出生的一種種族,所以他們是最高貴的,也因為他們自認為高貴,似乎他們的智慧、知識經驗也就高過了一切的人。所以在那種環境之下,凡是婆羅門種姓的人,幾乎都是最有錢、最有地位的人。印度就是因為有婆羅門種姓,而有婆羅門教。這些婆羅門最不能容許佛教存在,認為佛教是他們最大的障礙。所以當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建立佛陀學派時,曾遭受到阻礙、傷害,甚至要謀害他、殺他等種種的困難,其中最大的問題在哪裡?因為釋迦牟尼佛強調「眾生平等」,以當時的印度是絕不容許的!婆羅門的種姓制度是根本不可以平等,也不准許講平等的!所以談到佛陀最初的所謂聲聞法,其實就是四聖諦法。

所謂的四聖諦法就是原始佛典,以後的六波羅蜜法以及各式各樣的法門,有些後期的修行者,甚至於現在很多的學者幾乎不承認。為什麼不承認?他們認為佛陀最初說的法才是可信的。這些錯誤的觀念發生在哪裡?因為認為四聖諦法是佛陀最初說的法,後期說的法不太可信。若我們以時間、空間來推定,應該是愈接近的可信度愈高啊!為什麼愈遙遠的,反而可信度高呢?譬如:女媧氏補青天,說天有一個洞,她用石頭給補起來,這種神話我們現在認為是不可信,為什麼?太遙遠!事實上在印度,其他的學派,尤其是婆羅門教,勢力一直很大,經常都用各式各樣的方法來破壞佛教。為什麼?因為菩薩法裡,最強調的是眾生平等!事實上,釋迦牟尼佛在說四聖諦法時,就談到眾生平等了,只是沒有那麼強調。為什麼?因為當時的時代、背景,不能夠太明白地說出他的一些理念。所以,談佛法的最初是以四聖諦法為基礎。

其實菩薩法還是不離於四聖諦;當釋迦牟尼佛把他的道理方法宣揚之後,很多人都接納這些道理方法,許多其他的學派、教派紛紛投入到佛陀門下來學習佛陀的法。到後期,因為佛陀看到時機慢慢成熟了,所以把原有的四聖諦法轉變為二諦圓融之法。二諦圓融是怎麼分?其實還是以四聖諦為基礎,以苦集作為一部份、以滅道作為一部份。真正說苦集滅道,在聲聞法裡,開頭並不很強調八正道法,而是以戒律作為他們修養的最高原則,這是聲聞法最初的面目。到菩薩法後,因為各家各派,各種宗教的門徒都投入到佛陀的門下,所以佛陀把四聖諦法分成兩部份,從所謂的俗諦到真諦,苦集是屬於俗諦、滅道是屬於真諦,把這兩者融合起來發展。聲聞是比較偏於厭離娑婆世界的心態,因為厭離娑婆世界的苦,而產生了怎麼樣離苦;如何出離人的一些現實環境、生活所造成的落後、貧窮、不平等種種的差別。所以只是以戒律來要求、來成就,這是佛陀最初度五比丘開始的聲聞法。以後慢慢有所改變,提昇至所謂的八正道法,八正道原來只是配合戒律,因為從四聖諦法上,所謂的道幾乎是以戒律為道,但因為僅止於戒律,要去消滅其苦,其實是不容易的事,所以從早期以戒律來談四聖諦法為道的話,而後期的八正道法是比較適合於如何以嚴謹的戒律,去面對現實生活的問題。譬如:其中講正業、正命,這些都是關係到當時環境而說的法。

由聲聞法慢慢轉入到菩薩法,因聲聞法的主題,是以自己能度、能離苦得樂作為宗旨;進入到菩薩法,除了自利要利他、自度還要度他,作為一個菩薩行道的方法。這種菩薩行道的方法,是關係到各家各派、各宗教,他們的門徒都投入到佛陀的座下,佛陀慢慢提昇他的道理方法。如何提昇?就以四聖諦法為基礎,轉變為二諦圓融,可是並沒有捨棄八正道法,再提昇到六波羅蜜法。提昇到六波羅蜜法之後,還是比較偏於自利自度,所以釋迦牟尼佛後期又提出所謂的四無量心法,就是慈悲喜捨。因為以四無量心法,於原有的就更提昇、更普及了。佛陀說法是依於時代背景、時間空間的變化,慢慢慢慢來,怎麼樣適合於人真正需要而又普遍能夠接受的,來說道理方法。這都是根據一些時代、環境的變遷,慢慢提昇的。至於經文裡有關這些的文字記載,其實大家對這些不要花太多時間。最要緊的是,如來所謂因地,是如何慢慢一步一步去提昇對圓覺的修養,這才是我們要瞭解的。所以說修行辦道,看經典,千萬不要死在經典的文字上!所謂死在那上面是什麼?抱著經典的文字過一輩子,這是我們對經典要有的一種認識。從剛剛談到如來因地,這種於圓覺的修養的認識以及過程,這整個的把握,我們必須從最初度五比丘開始起,慢慢因為時代、環境的關係以及各家各派、各宗教所起的變化,從聲聞慢慢形成到菩薩。其實聲聞也有兩個階段:一個是先以“戒”行四聖諦法,而後提昇到八正道行四聖諦法,再轉變到菩薩二諦圓融,而提昇到六波羅蜜法,然後再提昇到四無量心法,這是整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