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齋】我看「最後才知道-禪那末後句」之十四「求人不如求己」的感想(下)

佛陀介紹經典,有略有繁,由淺而深。因此與自宗相關的必須完全涉獵,才不會以偏概全。如淨土三經,「佛說阿彌陀經」是略說,概念的介紹西方極樂世界,引發眾生厭苦欣樂、捨穢取淨的心。「佛說無量壽經」是廣論,詳細說明其依正二報莊嚴,又說到往生三輩。上輩者要「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中輩者「雖不能行做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還要「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燃燈,散華燒香。」下輩者「假使不能做諸功德,當發上菩提之心.....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更提出十六種觀行,還肯定的說:「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些移民西方的基本要求,淨土行者有沒有完全做到呢?

在娑婆苦海,九死一生,能得力度之便的下手處,不外乎覺知眼前事。把握每一個當下,不管做什麼事,都把它當成一種修行的方法,從當中去體會、去觀照,去認識自己,從業中顯道,而不是隨業而轉。如果眼見耳聞馬上就做判斷、做反應,那叫做「在聲色中討生活」,見聞是否真確?可信度有幾分?可靠性有多少?是不是有進一步研究、分析、認識的必要呢?

例如:在社會上,一個嘴上無毛之輩,當上了主管,大家都不是滋味。如果能撇開「裙帶關係」或「走後門」等酸葡萄的言語,而去「讀」對方的行為,必然會發覺,他的業積雖然不是很亮眼,可也不致下滑;雖然無法八面玲瓏,但也不會眾叛親離,不得罪客戶,不怪罪部屬,不開罪別人;部屬犯錯,能按捺住自己的情緒不致失控,又能顧慮到對方的情緒予以疏導化解或安撫。再反照自己,哦!原來自己太感性、意氣用事,不能冷靜客觀;又太吹毛求疪,見不得別人的一點小缺失。後來只知自己有一個「我」,有七情六欲,分別計較執著,不知別人也有一個「我」、也是血肉之軀,也有情識作用。有時逞一時的口舌之快,發洩心中的不滿,不知已造成對方莫大的難堪,直到他人對我發洩情緒,自己嚐到痛苦滋味時,才深深體會「利劍傷人痕易合,惡口傷人恨難消。」同樣的一句話,好言好語可以讓人感激莫名、慚愧改過、廣結善緣,為什麼一定要選擇惡毒的言語,去樹立敵人,結下冤仇呢?儒家尚且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況佛教講究「將心比心,即是佛心。」

終於發覺,大人物或高官位的人,之所以能久安其位,甚至名留青史,不在於架子大,姿態、手段高,而在乎胸懷大、涵養高。這一大堆的發現,夠自己修行半輩子了,於是乎,從業的怨尤不平,可轉為道的汗顏慚愧,虛心改過了。
如果沒有色塵緣境的引發,就不會有造作,那怎麼顯現出自己的優缺點?優點就沒有再提昇的空間,缺失也永遠沒有改正的機會。何況無始以來所栽培的菩提種子,也要因緣境而顯現。因此,不要畏懼於惡劣的環境,因為看不下去、聽不下去就選擇逃避,如果僧團或周遭的人都是佛菩薩,那連修行的機會也沒有。敢於面對的,才是勇者。其實人的潛能是無限的,遇到了困難,才會動腦筋 才有覺悟的機會;處於諸事順遂的環境,人們總是任後田大腦生鏽、腐蝕。此路不通,才會另闢蹊徑;棧道已壞,改走陳倉小路,驀然發現,不但更便捷,而且傷害更少、利益更多。

修行的過程,難免有過錯,難免不盡理想,不要氣餒,人都是從錯誤中成長過來的。但必須要能發現錯在那裡,怎麼樣才能不犯錯,而後做到不再犯錯, 譬如一個不善言辭的人,如果他認為「與其造成傷害,還不如閉嘴」,那真的無行可修。為什麼?因為一開口便錯,可是不開口,連發現錯的機會都沒有。何況人活在世上,能不說話嗎?如果是一個出家人,不開口,怎麼做佛陀的代言人?假使能從言談應對中,去觀照、檢討、發現那些話措詞不當,那些話有失身份,那些話態度、語氣不夠溫和柔軟,那些話換個詞彙會更貼切、更具說服力。假以時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肯定只有利益、沒有傷害,修行不就是一連串訓練調整的過程嗎!

過去已經過去了,計較、執著、後悔於事無補,回憶只是失去表演舞台者的止痛藥。好漢為什麼不提當年勇?因為他正忙於改寫昨天的記錄,締造更好的成績。後悔其中有道,但是僅僅只是後悔並不是道,與其向佛菩薩懺悔求原諒,何不反求自己去真誠改過。若能痛定思痛,謹言慎行於每一個當下,不要再有後悔的機會,那才是道。
未來的日子還沒到,不用去編織,更不必擔心害怕,只要能把握每一個現在,使修行完成修養,那麼就把握了現在、過去和未來,因為現在會成為過去,未來也會成為現在。就算過去造下極重的業因,遇緣感果,也會因有佛法的修養,而重業輕報,化險為夷。縱然今生不能成就道業,來生的道果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