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之識    

    學佛的主旨,在培養智慧,在成就圓覺。學佛的人,在菩提道上,櫛風沐雨,精進勤行、歷經百般磨鍊,最終目標不外乎進入道的修養,證入道的果位。

  • 文: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72期2012年11月刊

學佛的主旨,在培養智慧,在成就圓覺。學佛的人,在菩提道上,櫛風沐雨,精進勤行、歷經百般磨鍊,最終目標不外乎進入道的修養,證入道的果位。

佛陀的道理方法,是引導學佛的人,從智識經驗著手,以至成就智慧,完成修養。學佛者可以依循佛法而改變自我,超越自我,完成突破自我的境界。

學佛,首先須建立正當的觀念,佛法是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依其在修學過程中所發現的種種道理方法,所體會、察覺,獲得的種種利益,而建立起來的思想、理論,這些觀念是學佛者必須依循而行於菩提道上,並依此而完成道的成就。所謂依教如法修養自我,並不是依佛陀所教、所說去分別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學術思想,或評論是對、是錯;事實上,佛陀對任何宗教思想,從不加以否定或排斥,但也不表示承認或接受,佛陀只是將其所擁有的智慧、思想觀念,以至所完成的一份功德利益表現出來,與更多人分享,這才是佛陀的思想、觀念,精神之所在。

觀念建立後,就要進入佛法的基本理論,也就是佛教的基礎學,苦集滅道四聖諦法,正式進入道的範圍,人隨著業而生在這世上,承受各種不同的苦與樂,有人健康、有人病弱,有人富貴、有人貧賤,有人聰敏、有人愚魯,有人五官端正、有人肢體殘缺...,這些都是業報所感,是生命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事實,是每一個人都得面對、承受的業報之苦樂。現實的環境,是苦樂並存的,只是人的感受,苦是不好受的,而人們對苦最敏感,最執著,故承受苦的時間,感覺特別長;反之,樂是好受的,是人所喜歡的,所以享樂的時間,感覺特別短,甚至認為樂是理所當然的。因此,少有人能及時發覺樂之後,可能接踵而來的苦果。
苦果,是慢慢累積(集)的,是無始以來所造作的因,而形成的果;所以,集是因,苦為果。瞭解苦與集的相互間關係之後,欲解脫苦的束縛(滅),必須藉道理方法(道)修養,並不是否認苦、逃避苦,就真能不苦了。所謂業,如影隨形,一旦外緣具足,都能引發業的種子,產生相應的果報。例如二人因意見不同而辯論,愈辯愈激烈,乃至爭吵,甚至互相打架;如果,雙方能理性的討論,交換意見,就不會發生嚴重的衝突。這是以自我意識為前提,也就是一種業習使然的現象,是因過去所作,現在承受果報,同時在承受果報時又繼續造作,亦即隨業而再造業,因此呈現業因、業果相續的情形。

苦集滅道是佛法的基礎學,於聲聞法稱之為四聖諦法,於菩薩法則依四諦法而入二諦圓融。故二者修養境界不同。所以聲聞、菩薩都是以苦集滅道作為基礎。

聲聞乘行者希望出離苦、空其苦,所以聲聞思想談苦空,欲空其苦,就須瞭解苦的形成,是由累積的過程而形成的,但累積的起點,無法確定,因累積的部分包含過去、現在,及過去的更多的過去,誰也找不到開始的起點;因此,佛法中以無始以來形容「不知何時開始以至現在」的漫長時空距離,而無始以來的行為造作的結果,就是業。業的內涵有善、惡、無記三種,善業是好的行為,惡業是不好的行為,無記業則是難以分辨是好或不好的行為。業,往往經由慢慢累積的過程而形成結果。

聲聞乘行者為空其苦,所以依道理方法(道)而修行,希望令苦消失(滅)。道,指聲聞法中的八正道,是調整自我意識的八個方法,使自我於苦而顯現空相,進入空境。所以聲聞法說苦集滅道,是談一個真諦;苦是無始以來,累積而成的,如以八正道的方法,就可以消滅苦,所以是一貫性的。

菩薩法仍是以四諦法為基礎而增上為二諦圓融,二諦指俗諦與真諦;依俗諦而說苦與集,其因果關係同於四聖諦法的苦集關係,苦是果,集是因,真諦則包含滅與道,彼此互為因果關係,依於道理方法(道是因)而滅除苦(滅是果),又因為藉道理方法而滅除苦(滅是因),故得到菩薩道果,除以八正道法為基礎而作自我調理、修養外,更以六波羅蜜法、四無量心為增上學;因八正道法是涉及自我,六波羅蜜法除涉及自我,更涉及他人之我。

人的世界,無論如何是離不開苦,然聲聞與菩薩面對苦的心態與修養是絕然不同的。聲聞厭苦而空其苦,但菩薩面對苦卻不以為苦;能做到不以為苦的修養,必須具足願力,雖然業力發生作用時,任誰都不能否認是苦,但願力(希望他人得到利益)卻可以幫助行者於苦而不以為苦,這是利他的力量變化作用所導致的結果。其實,菩薩面對苦能不以為苦,並非他修養的目的,菩薩修養自我,目的在自度度他、自利利他,以此達到完全饒益之境。

願力,是慢慢累積而來的。所發之願,必須是自己做得到的,由小而大,慢慢增上,才是可信之願,才有機會成為力量;如做不到,願就無法成為力量,則不能稱之願,那只是妄語。如發願蓋一座大寺院,供養很多出家人,是否真能很快的把寺院建好,養活並教育出家眾?所以,菩薩行願,始於發願,更須依循願的內容和方向,踏實而行,才是行願。卻也不是將發願建立在別人身上,要求別人發願,去完成願。

菩薩的修養,以八正道為基本修養,依六波羅蜜法而增上,去化解自己的缺失。八正道法,以戒定慧三無漏學作為行法,六波羅蜜法亦如是。佛法中談「法」,不離於戒法、定法、慧法,是學佛行人必須具備的三種根本方法,然聲聞與菩薩行者依此完成的修養,依於業力與願力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境界,即使是面對問題,二者化解的方式也不一樣:聲聞法是對法,以對治或對付的方式處理問題;菩薩法則强調佛法不是武器,現實不是敵人,它不是對法,而是出離法、突破之法。

菩薩法面對問題是應病與藥,例如波羅蜜法中有精進波羅蜜,是因人會懈怠、放逸,須以精進來化解自己的懈怠、放逸,而不是以精進來對付懈怠、放逸,消滅懈怠、放逸。若以正知見來說,應該說「如何做到不懈怠、不放逸」,才是法理中所謂的應病與藥之真義。如果把「道」當武器,視「業」為敵人,以道對付業,那也錯了!肯定的說,道是從業中顯現的,因為業中可以發現道,業與道不是相對的,業也不是可以對治的,業必須受報,於受報中藉著懺悔、修行的功德力,重業可以輕受,輕業而微報。

菩薩法的精神在於面對苦而不以為苦,其自我修養,以八正道法為基本修養,以六波羅蜜法而增上修養,完成修養之後,還要自利利他,自度度他,幫助別人,完成迴向功德;把自己的利益分享給更多的人,自己求得解脫,更幫助別人求得解脫,這就是中國佛法的精神,以菩薩法為前提,完成菩薩的修養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