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與識的分辨

    心與識在佛陀的教法中,幾乎包括宇宙人生的萬事萬物,分別述說於三藏十二部中;所謂「一切唯心」,「萬法唯識」,便是所有事物法則的綱要

  • 文: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76期2013年4月刊

心與識在佛陀的教法中,幾乎包括宇宙人生的萬事萬物,分別述說於三藏十二部中;所謂「一切唯心」,「萬法唯識」,便是所有事物法則的綱要,捨了這些,則沒有道理可論,更無從建立起事物的法則了。

佛陀教化弟子,修學「了生脫死」的方法達八萬四千種,行門雖然多,但總括的來說,不外一個心與識做基礎;就像是宇宙的道理,不離天與地一般,所以「心」與「識」是研究「生」與「死」的基本道理。心與識如何分辨呢?試說如下:

在佛法的思想中,關係心的義理差別很大,在梵文中說心有如下的分別:

1、                汗栗馱:指自性清淨心。2、質多:指集起心。3、毗若底“指分別心。4、末那:指思量心。

然而,依經論中所說,總括起來共有六種類別:

1、            肉團心:就是心臟,是生命的能源機構,運作樞鈕。在密宗中叫做八葉蓮華,是物的中心。此心是生命產生作用,發動變化的中心重點,幾乎主宰色身生死興衰的最大權利。

2、            集起心:就是第八阿賴耶識,集合過去與現在無始以來,所造作的種子,循因生果,果復成因。也就是現在承受感報,於此集因中所發起的種子來源,又稱資料庫,或檔案室。所謂萬法唯識,即依此識的內涵而言,又稱如來藏。

3、            思量心:就是組合思想,意念能起思量,生起籌量的機關,乃五蘊中從「受、想」而有思慮故。唯識學上謂之我意識,亦即第七末那識。

4、            緣慮心:就是依外緣而引發慮知,所生起的各種了別,通於八識之能緣作用;意識而言,是五蘊所起作用,此心多偏於雜念和妄想,亦即是世俗的感性或理性下的產物。

5、            堅實心:就是自性清淨心,具堅固真實不變之義,同於如來藏或真如之心,如果以世俗所說的「良知」,正可以說明它的概念。

6、            積聚精要心:指積聚諸經的精要去修養而成,也就是吸取精華,體會要義,如以般若、止觀、禪那等道理方法去熏習而發起之心。這是知識與經驗修養之心,主宰生命的光彩或暗澹的權威者;舉凡成敗、利鈍、優劣等相對之法,無不是依據此心的生起變化而發生作用之結果。

 

總之,心是第一義的樞機所在,為一切法的善導,是主宰能知與所知之處,也可以說是造作之所。

然而,心對於境去了別是為識。所以,識是分辨,是了別,是結果。《唯識論》說:「識謂了別。」了即是了知,別是分(辨認)別,於境於相,於體於用,而生了別之心即為識。心在唯識學上是一種緣慮作用的主體,或說是發起一切事理的根源;這種根源生起作用的「能所」關係,正是緣慮活動的情形。如:

眼根能見色塵。

耳根能聞聲塵。

鼻根能嗅香塵。

舌根能辨味塵。

身根能觸感塵。

由於根與塵接觸之後,意加入發生情識作用,如是轉而成識;依唯識宗而言,除六識外,更有末那識和阿賴耶識,合爲八識。所以前五者,依根塵相應而有,六識導引而入,至末那識而生染著;種子生現行,來自阿賴耶識所藏的種子,現行熏種子,緣自前六識造作而成。因此:

眼識了別色塵(青黃赤白等)。

耳識了別聲塵(拍手聲、風聲等)。

鼻識了別香塵(臭等氣氛)。

舌識了別味塵(酸甜苦辣等)。

身識了別觸塵(粗細冷暖等)。

意識了別法塵(收集知識資料)。

末那識即我意識,緣種子或現行所有的造作(我意識主宰的能力,來自種子與現行)

阿賴耶識是種子蘊藏之所(能藏與所藏之處)。

《止觀》說:對境覺知,異乎木石名為心,次心籌量名為意,了了別知名為識。所以,六識中的前五識,只有自性分別(指現前的直覺而言),沒有善惡的感覺;自第六識以後,始具有能觀察事物的過程,而生感覺,籌量(作意)分辨(了別)萬物,而生起一切萬物萬法。

除八識外,識的類別,尚有一識、二識、三識、五識、六識、九識、十識、無量識等說法。

雲老禪師在《唯識心理學》談到「心識差異」說:「讀《華嚴》、《法華》、《楞伽》諸經而知『心』的玄奧,讀《唯識》、《起信》諸論而知『識『的廣博;然而,依諸經論,卻最易混淆『心』與『識』而不清面目;如水之與波,於境、於相、於體、於用,誰又願意了別、意念、思量其差異之究竟?唯識說『心』為集起,『意』為思量,『識』為了別,三者去其『意』,專述心與識,不正是水與波一樣麼?心如水,識如波,是為境的顯現。心如波,識如水,是為相的樣子。心即是波,識即是水,是體的實質。心即是水,識即是波,是用之所在;如此,便是心識的差異。』

總是,心與識的問題,在佛陀的教法中,是開啟「智慧」的鎖匙,是探討佛理的基礎;捨此,無論是究理或行持,將永遠不能獲得佛法的奧義,或說是佛陀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