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修行

    上白下雲老禪師曾說過:雖然一般把修行當成誦一部經,或禮懺、念佛、持咒、作法會...

  • 文: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80期2013年8月刊

雲老禪師曾說過:雖然一般把修行當成誦一部經,或禮懺、念佛、持咒、作法會...,修一個法門或參禪打坐,認為就是修行,這是不正確的,這只是一種暫時的依賴方法;因為自己還作不了主,才需要依賴這些,使自己不會胡思亂想,產生妄想雜念;但在依賴的同時,也要修正、調理自己的行為,這是必須建立的知見。

談修行,是要修正身、口、意行為的偏差,這才是重點;我們的行為往往憑自我意識,或憑無始以來業的力量而發動,因此會有偏差、錯誤而造成傷害。所以,修行是慢慢把許多行為的缺失變得愈來愈少,最後完成智慧與覺悟像球狀一樣圓滿的圓,才是目的。

  人,不可能沒有行為,人的身體會有動作,口會說話,頭腦會想,只要是人都不能避免,唯一不同的是,學佛的人是學習釋迦牟尼佛的道理方法或智慧,幫助自己如何面對世間的現實;而現實的一切,稱為世間法,或稱相對法,凡對錯、是非、善惡、美醜、大小....等世間的一切都是相對的。由於相對的存在,而有問題的生起,以致發動好與不好的分別之心;所以,世間的看法,免不了見仁見智,莫衷一是。

學佛修行是面對相對,去認識清楚,作透徹的瞭解,從中得到覺悟,久而久之,就可以做到突破相對,顯現出絕對。相對。不管是正面或負面都有缺點,唯有絕對,是零缺點,沒有缺失。例如善與惡,世間法要我們做善的,不要做惡的;對與錯呢?對是好的,不要錯的,也就是選擇正面的,捨棄負面的,最多是如此。而佛法是要從相對中去突破,顯現絕對。

所謂絕對,比喻為球狀整體的圓,從任何方向看都是圓的,而不是平面的圓,因為平面的圓,在某一方向看是圓的,換一方向看就不圓了,這種平面的圓,相當於相對法裡的正面。整體的圓,就是沒有任何缺失存在,零缺點了,是圓覺之道的圓,然覺有自覺,指自己能覺悟,那只是一個平面的圓,自覺又能覺他,也還是一個平面的圓,但已屬於菩薩的覺悟,而佛是覺行圓滿,是整體的圓。

以煩惱即菩提來說,於煩惱中可以顯現菩提,也就是菩提在煩惱裡可以顯現出來。煩惱是一種現象,菩提也是一種現象。煩惱的生起,是自我的分別意識所成,分別之心,人人都有,唯一不同的是:因計較、執著,就隨煩惱而轉,則常住無明,若能認識、瞭解,必能有所突破,而發現菩提道果。在經典中有說:煩惱是包在明珠外面的污垢,如果想見到明珠的光芒,最好的方法是把明珠的污垢清除乾淨,明珠的光芒才會顯現。所以,菩提就是明珠的光芒,煩惱就是掩蓋明珠光芒的污垢,這麼去看菩提與煩惱,就明了為什麼要說菩提在煩惱裡。

又眾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明珠的光芒。為什麼佛性顯現不出來?是被貪瞋癡的煩惱污垢所掩蓋,唯有去除一些煩惱,則會顯現一些光芒,那光芒稱為菩提,可是未至究竟,因為仍有許多煩惱尚未清乾淨,也就是明珠的光芒未完全顯現,必須光芒完全顯現,佛性就顯現出來,也就是證得佛或菩薩的果位了。 

所以,身口意造作的行為會成為業,但修養的行為可以轉變為道。以業來說,做善事是一種行為,做壞事也是一種行為,而修行成道仍是行為,不同的是:造作成業是依自我意識去行,如我喜歡、我討厭;修行成道則是依佛陀的道理方法照著去做,例如:雲老禪師所傳授的止觀法門,在《禪和遺痕》一書中〈五蘊與止觀法門〉說:

修學行人,於身口的照顧,往往較之「意」的來得容易;而意之動,一直受五蘊的變化而生作用;五蘊變化的原動力,總離不開無始以至現今的業作之因,生起色塵緣境相應而成果受。因此,修學行人所謂修身、修口、修意,即在三者行為的調理;但是,必須深解三者行為的主宰者是「心」,心的發動緣於色、受、想、行、識五蘊,五蘊的關鍵性,則在想行之間的「間隔」修養。這是「理」的認知。

其次是「事」的法行:知理而後事行,也就是想行之間的間隔修養,重點即在間隔的「空間」裡,如何運作,如何開發,如何突破(出離),務期去偏顯正,去蕪存菁,達到「化業」而「見道」的饒益性。

既解理的認知和事的法行,其次是原則的掌控,止觀法要,止於一念:研究、分析、認識。觀照菩提:察覺、返照。這是一門由外而內,由粗而細的工夫;原則上,即在想行之間,於間隔的空間裡,運作、開發、突破的修養,也就是掌控的方法。

止觀法門,是可以重複、循環運用的,配合間隔的空間大小,運作、開發,務期突破,使感性的調適成理性的;然後轉業力而成為道力,而展現出不同於原有,那色心相應,隨緣隨境的缺失,成為「覺悟」的饒益性。

這些依五蘊而修行止觀法門的發明,是雲老禪師一生中唯一的心得;若能解行并進,修學行者,必能見道,以至成道!

總之,修行不可以自我意識去行,自我意識是依自己的知識經驗完成的力量,面對問題,只是想一想,該怎麼辦,就怎麼辦,那就是自我意識。若能依佛陀的道理方法,面對問題,化解問題,就不會造成任何傷害,肯定可以得到利益。所以,學佛修行要把握一個大前提「不傷害別人,自己也不要受到傷害」。唯有運用佛法的道理方法,才能發揮智慧,才不會造成傷害,這是在思想上先要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