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敦煌大臥佛

    二○一二年九月底,我們敦煌文化考察團在回程的巴士上,指導老師李美賢替我們複習功課,問我們說:「莫高窟你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 文:編輯部出處:特別講座期數:280期2013年8月刊

文、圖/鍾玲

二○一二年九月底,我們敦煌文化考察團在回程的巴士上,指導老師李美賢替我們複習功課,問我們說:「莫高窟你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隊友們大聲的回答此起彼落,有個說:「四十五窟的佛陀塑像和菩薩塑像。」另一個說,「第三窟的千手千眼觀音壁畫。」我也舉手大聲說:「大臥佛塑像!」

莫高窟第一百五十八窟的大臥佛像震動了我。

此臥佛像是在中唐時期(西元七八一至八四八年)塑成,即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窟是一個巨大的橫長方型洞,窟的四壁和窟頂都是壁畫,繪滿了佛陀的弟子,菩薩、龍天、千佛。窟的兩端還立著過去佛、未來佛兩尊彩繪塑像,但是你一進洞,你的目光和心神就會被大臥佛吸去。臥佛躺在一個巨大的壇床上,床高一公尺,佛身十五點六公尺長,大約有九個人身的長度。

相好莊嚴 慈愛柔美

佛陀面向外地側臥著,姿勢自然而舒泰。他頭枕著繡有花朵的枕頭,右手墊著右頰,左手安放在左大腿上,穿了一件長袖的長袍,布料應該是相當柔軟的棉料,衣紋自然地在壁上、身上、腿上層層散開。

佛的雙眼半開半閉,像是在一種入定的狀態之中,涅槃是一種永恆的入定嗎?這座佛具有「三十二相八十好」的許多特徵:他的頭頂是波浪紋的肉髻,胸部寬廣,手指纖長,大腿如鹿王般堅實,面貌則鼻高且直,雙眉黑而細,雙眼大又修長,雙耳厚重,長可及肩。看來一千二百年前那位雕塑師應該熟知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他必然是位虔誠的佛教徒。

令人驚嘆的是佛全身上下的顏色,這明明是用黃色的泥土塑成的,何以卻呈淡淡的金色,全身散發一層濛濛的金光?是不是以前有鎏金呢?細看卻沒有一處有鎏金的痕跡。佛的三十二相中有一相是「金色身相」。是不是佛的圓滿和無盡的慈悲,透過這尊泥塑像向我們顯示了他的金色身相?

更不可思議的是,你由不同的角度來看佛陀的臉,他就呈現不同的法相。如果你站在他的足部之前望他的臉,則滿如秋月,有唐朝人崇尚的豐腴,他的雙脣飽滿而有力,雙眼富威儀,我發現自己正在端正我的心。但是如果你站在佛陀頭頂的一端望他的臉,卻型如鵝蛋,閉上的眼很秀美,俏尖的鼻,小巧的脣,像是入睡的美少女,純淨到令人見而忘俗,我的心中升起了祥和。唐朝那位雕塑師,心中對涅槃的想像竟能把不同的狀態昇華融於一身,有莊嚴肅穆的境界,也有慈愛柔美的境界。

在中唐時期敦煌已經改朝換代,吐蕃(即西藏)打敗唐朝軍隊,由七八一年起統治敦煌達六十七年。我想幸運的是吐番政權也信仰大乘佛教,這尊大臥佛窟的工程才得以順利完成。那位雕塑大臥佛的藝師,應該也是唐代的敦煌雕塑師訓練出來的,因此他才能塑造出大唐的莊嚴氣勢,又因為他經歷了戰亂,才能表現出悲憫與祥和。

積沙成窟 巧奪天工

現在不少佛教寺院都供有臥佛像,有大理石雕的,有緬甸玉雕的。你會以為敦煌的大臥佛也像這些石雕那麼堅實,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大臥佛不是在石壁上鑿出來的,也不是用陶土燒出來的。要知道莫高窟這道懸崖不是岩石構成,它是遠古時代內陸海的海底,由泥沙和礫石堆積而成,質地鬆散,非常脆弱。

當年,雕塑師先挖大洞,在臥佛與壇床部位的沙礫上,大致雕出臥佛的雛型,又用小木架支出細部,之後再填上泥土。因為沙漠的氣候乾燥,所以臥佛和壁畫就這樣一千二百年幸運地保存下來了。

最近十多年,莫高窟已成為旅遊勝地,一年的遊客已超過二百萬人,給塑像和壁畫帶來很大的傷害。進窟的人多了,在窟內留久了,體溫令洞內溫度升高,呼出的濕氣和二氧化碳會令沙礫裡的鹽分起變化,進而引起壁畫的起甲、空鼓和剝落,引起塑像的泥土鬆軟。還好有管理單位敦煌研究院的保護措施,對遊客嚴格實施分流制度,用電子科學儀器監測每一個開放的窟,當窟內的溫度和濕度到達警戒線,就封洞禁止遊客入內。感謝敦煌研究院的努力,要不然這次可能無緣拜見這座令我又敬又愛的大臥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