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325期2017年9月
快樂自在處方箋(二)
「認天賦,隨命運,凡俗之流,庸碌度過幾十年!」那麼要「勤修學,掘潛力,創造功德,才能快樂、自在、享人生。」
- 文:編輯部出處:324期2017年8月
快樂自在處方箋
早晚思己過,靜中諸念收,一抹通靈智,千慧起心頭;
宛若風雲會,猶如光影浮,認得娑婆垢,無住即無憂。
- 文:編輯部出處:228期 2008年8月刊
欣賞佛教藝術之美 - 范我存居士演講佛教藝術
6月21日,現任高雄美術館導覽工作的范我存居士(享譽國內外名詩人余光中夫人),應千佛山佛研院邀請,特於台南關廟千佛山菩提寺展開一場精闢的「佛教藝術」演講,在座者無不聽得津津有味。
- 文:編輯部出處:232期 2008年12月刊
穿越時空會寒山(上)
人有生前死後名。
- 文:編輯部出處:233期 2009年1、2月合刊
穿越時空會寒山 (下)
寒山把學佛的觀念融在裡面,這首詩是講三毒「貪瞋痴」的「嗔」。
- 文:智旭出處:241期 2009年10月刊
超度佛事的儀軌與功能- 以千佛山瑜伽燄口施食為例(1)
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過程,近年來天災、人禍、意外災害頻傳,加上人類自然死亡事件,使得超度儀式成為現代社會普遍常見現象。國人自古就有慎終追遠的孝道思想,所以對於超渡祖先向來甚為重視。
- 文:智旭出處:242期 2009年11月刊
超度佛事的儀軌與功能- 以千佛山瑜伽燄口施食為例(2)
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過程,近年來天災、人禍、意外災害頻傳,加上人類自然死亡事件,使得超度儀式成為現代社會普遍常見現象。國人自古就有慎終追遠的孝道思想,所以對於超渡祖先向來甚為重視。
- 文:智旭出處:243期 2009年12月刊
超度佛事的儀軌與功能- 以千佛山瑜伽燄口施食為例(3)
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過程,近年來天災、人禍、意外災害頻傳,加上人類自然死亡事件,使得超度儀式成為現代社會普遍常見現象。國人自古就有慎終追遠的孝道思想,所以對於超渡祖先向來甚為重視。
- 文:智旭出處:244期 2010年1、2月合刊
超度佛事的儀軌與功能- 以千佛山瑜伽燄口施食為例(4)
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過程,近年來天災、人禍、意外災害頻傳,加上人類自然死亡事件,使得超度儀式成為現代社會普遍常見現象。國人自古就有慎終追遠的孝道思想,所以對於超渡祖先向來甚為重視。
- 文:編輯部出處:280期2013年8月刊
(文章轉載)敦煌大臥佛
二○一二年九月底,我們敦煌文化考察團在回程的巴士上,指導老師李美賢替我們複習功課,問我們說:「莫高窟你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 文:編輯部出處:281期2013年9月刊
(文章轉載)敦煌千年苦行僧
在樂僔和尚來敦煌之前一百多年,竺法護,著名的佛經翻譯家,就是在敦煌的佛寺出家的。
- 文:編輯部出處:282期2013年10月刊
(文章轉載)地藏菩薩的前生前世
在一些佛寺裡,見過地藏王菩薩的塑像。大多是頭戴蓮花瓣帷帽,每片花瓣上都有一個釋迦牟尼佛像,
- 文:編輯部出處:304期2015年10月
足球男孩
在電影《高山上的世界盃》中有所隱喻,它可以是“佛性”與“修行”,也可以是“我執”與“無明”,在現實生活中哪一個人不是抱著一顆足球?!朋友!有關足球的迷思,這就要看我們是以什麼態度來看了?
- 文:編輯部出處:326期2017年10月
快樂自在處方箋(三)
快樂的定義是發自內心的平靜與圓滿,是一種生命的狀態,不是時常變化的情緒。但是享樂則是會受時、地、物的影響而有所改變的感受
- 文:編輯部出處:327期2017年11月
快樂自在處方箋(四)
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
持身弓類聰明睿知,守之以愚。
道德隆重,守之以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