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自在處方箋(三)

    快樂的定義是發自內心的平靜與圓滿,是一種生命的狀態,不是時常變化的情緒。但是享樂則是會受時、地、物的影響而有所改變的感受

  • 文:編輯部出處:特別講座期數:326期2017年10月

專題演講 青年佛法講座「快樂自在處方箋」(三)
時間:107年6月18日
地點:菩提寺視聽教室
主講:上若下奘法師

 

 

快樂是甚麼?

進而來探討「快樂是甚麼?」請諸位用簡單的幾個字表達快樂是什麼?千萬不要告訴奘師父快樂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一片笑聲)。學員答:「平安健康」、「現在在這裡很快樂,哈哈哈。」其實,快樂是一種感受良好時的情緒反應,一種能表現出愉悅心理狀態的情緒。

而快樂最常見的表達方式就是「笑」,與快樂同意義或相近的用詞,包括:愉快、愉悅、喜悅、歡喜、歡欣、歡欣鼓舞、高興、開心……等,所以快樂是可以表達出來的。

 

記得某個下午,坐在寺廟的樓梯上,雨季把整個寺廟廣場弄得泥濘不堪,我們在地上舖磚塊做走道。一位朋友邊抱怨邊踏著磚塊走來。當她來到了我的面前,以一種極為不耐煩的態度環顧四周,然後說:「真噁心!如果我掉進這些髒水怎麼辦?這個國家什麼都髒!」因為十分了解她,所以我謹慎地點點頭,希望透過無言的同情,能令她舒服些。幾分鐘之後 ,另一個朋友雲兒也來到這個泥濘的廣場前,他一面在磚塊上跳著,嘴裡一面唱著:「跳,跳,跳!」最後踩到乾地上時,還大呼:「真好玩!」

 

同樣的一個情景,兩個人的感受不一樣、反應也不一樣。雲兒的雙眼發出喜悅的光芒,然後說:「雨季最棒的就是沒有灰塵。」兩個人,兩種不同看世界的方法,就像在座有七八十人,每個人的看法都不相同,所以六十億人類,六十億個世界;如同佛陀說的:「眾生都有一個我」每個我都不一樣。所以在日常與人接觸時,除了自己的立場還要看到別人的立場,就能比較心平氣和的面對任何人事的問題。

 

    而許多人常混淆了快樂與享樂的定義,請問諸位:「你們是不是時常處於享樂的狀態?」「請問坐在這兒聽課是快樂還是享樂?」其實是享樂的,享受這當下的快樂。快樂的定義是發自內心的平靜與圓滿,是一種生命的狀態,不是時常變化的情緒。但是享樂則是會受時、地、物的影響而有所改變的感受。就像各位坐著聽課,如果奘師父不問你們問題,你們就覺得好享受;但如果走到你面前要你們回答問題,就會覺得有點不自在了。

 

享樂是會受時、地、物的影響而有所改變的感受,所以我們要常常去看到自己的這個我。就像吃蛋糕,吃第一塊時覺得好吃,再吃第二塊、第三塊就會感到不適,可能會說:「不要再拿來了!」從開始享樂的那一刻起,就逐漸消耗樂趣。因此,快樂並非如享樂般要不斷向外尋找,而是蘊含在生命中的寶藏。快樂與享樂是截然不同的,享樂是外在的,是會起變化的,所以大家可以去思考:「你到底是快樂的多,還是享樂的多?」

 

快樂與自在

講到快樂,就關乎到自在。「自在」是無礙的意思,沒有罣礙、沒有恐懼、沒有患得患失的現象。當我們察覺到不自在的時候,通常是一種心理感受。人很不容易活在當下,起心動念之間,常常與過去、未來拉扯不清,或是雜念、妄想紛飛。然而過去已經過去了,做錯的事可以反省,但不必懊惱。請問「後悔算不算是一種藥?」應該不是吧!未來還沒來,不必擔心牽掛,只要把握當下,踏踏實實安住於當下的時間與空間,心便可得一分自在。所以要希望得到自在,就要善調身、心,如同第一帖處方箋要「早晚思己過,靜中諸念收」,要時常做調理自我的功夫。

那麼如何善調身心呢?第一、身要放鬆但不得放逸。第二、心要自在並且保持寧靜、專注。就如同千佛山教的靜坐止觀課程,你靜靜的坐著時,身體要完全的放輕鬆,心也要放鬆,才能開發清明心;若是行、住、坐、臥,任何時刻都患得患失,起很多妄想,不但得不到自在,反而還造種種惡業。當頭腦輕鬆時,沒有因強烈的自我執著為你帶來困擾,心中便不會混亂複雜,能感受到自由自在。

 

何謂「清明心」?「清明」是清楚、明白、覺觀、覺照、寂照的意思。一般人,只有清楚、明白 覺觀,那只是頭腦分別活動處在清醒狀態而已,並沒有覺照與寂照的工夫。「覺照」,是在修行的過程中,才可能產生「覺」與「照」的工夫。「覺」是覺察妄念生滅,「照」是令妄念無所遁形,故又可名為「觀照」。覺或照的關鍵,是要讓自己處在靜慮之中,唯有讓自己冷靜下來,才有可能進入到覺照的情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