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自在處方箋

    早晚思己過,靜中諸念收,一抹通靈智,千慧起心頭; 宛若風雲會,猶如光影浮,認得娑婆垢,無住即無憂。

  • 文:編輯部出處:特別講座期數:324期2017年8月

專題演講 青年佛法講座「快樂自在處方箋」

時間:107618

地點:菩提寺視聽教室
主講:奘法師

 

各位菩薩大家好!今天很高興看到很多熟面孔。連續下了很多天的雨,讓人感到心中起伏不定,現在我們將心先沉澱下來,聆聽一首梵文的《心經》,把你們的心帶到教室。等一下奘師父會給你們一些處方箋,大家現在請把你們的眼睛閉上,慢慢把心靜下來。

~ 音樂撥放中 ~

現在請大家把眼睛張開,心是否靜下來許多?對於今天的題目「快樂自在處方箋」,各位菩薩,你們希望奘師父是開中醫的或是西醫的處方箋呢?或是你們想要什麼樣的處方箋?

學員答:「想要佛法的處方箋。」

哇!你們都是很有智慧的。我們都知道娑婆世界教主是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有天衪經過田園時,農夫對著衪說:「你們比丘怎麼那麼好,都不用自己耕田,就有人白白的送上糧食。」佛陀回答說:「不是,不是,我們所耕種的是心田。」佛陀是大醫王,是心田之師,就像在場的諸位菩薩,知道要用佛陀智慧的處方箋來面對生活。

今天的題目『快樂自在處方箋』,想問問大家:「你們快樂嗎?」、「快樂的人請舉手?」(現場一片熱鬧)「好多人舉手,比例還蠻高的哦!」,「那再請問:你們自在嗎?」(也是有人舉手)。諸位,你們在學佛的路上能夠體得快樂自在,那麼奘師父就不用再給你們處方箋啦!「要,要,還是需要」大眾急切的回答。既然大家如此渴望,現在就來分享今天的主題。

處方箋一

首先給大家的第一帖處方簽,雲老禪師法語:

「早晚思己過,靜中諸念收,一抹通靈智,千慧起心頭;

宛若風雲會,猶如光影浮,認得娑婆垢,無住即無憂。

老師父教我們要如何做才能「無住即無憂」?大家不妨一起來思考。第一句「早晚思己過」,想請問「思」是在「想」之後還是之前?你們面對自己是「想」自己?還是「思」自己?用「想」的請舉手?(幾位舉手),用「思」的請舉手?(沒有人)。奘師父很好奇你們是用什麼樣的方式與自己對話?有沒有經常跟自己對話?(座下很多人搖頭)。如果很少與自己對話,那麼換句話說「早晚思己過」,你們就很少去檢討自己的過失;請問在座,第一句「早晚思己過」是不是非常的重要啊?(學員們頻頻點頭)。

而「靜中諸念收」,我們說要「都攝六根」,「在座知道是哪六根嗎?」「知道,『眼、耳、鼻、舌、身、意』」的學員回答。我們知道都攝六根是收攝身口意三業的行為,如果在忙忙碌碌當中,你有可能收攝得了嗎?當然收攝不了。所以我們要像剛開始上課時,把心沉澱下來,當心沉靜下來的時候,你才有機會去面對自己。所以老師父給我們這一帖處方箋,當你開始做「早晚思己過,靜中諸念收」時,就會有「一抹通靈智」。

「請問學員們『一抹通靈智』是什麼意思呢?是突然間開竅嗎?」我們說學佛是學什麼?當然是學智慧,是要長養我們的法身慧命,所以「千慧起心頭」當然是好呀!接著「宛若風雲會,猶如光影浮,認得娑婆垢,無住即無憂。」要快樂自在、要無憂無慮,是要有條件的。

人都會有煩惱,那你是如何面對的呢?我們進而來看看,給大家一個很簡要的提示:「於修行辦道中,要怎麼去把握?」打一個比方,譬如人有煩惱時,就會發現這個人因為有煩惱而不自在、快樂不起來,這中間都是一個「有」的現象,這種有的現象於這個人而言就是煩惱。

想問問:「你們曾經去思惟你們的煩惱是哪一個部分煩惱呢?」

有人會說:「奘師父,我好煩惱哦!」那我就會反問:「你煩惱什麼?是哪一個部份起煩惱?」也許有人會回答說,因為眼睛看到、耳朵聽到了,引發「心念」煩惱。可是各位菩薩,心念在眼睛沒看到、耳朵沒聽到的時刻,會不會煩惱呢?學員答:「不會。」那換句話說,色、心相應的時候才會生起五蘊,這個「我」才會發起,可見心念還是一個有相,那要怎麼樣才能讓它成為空相?

唯有透過《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開宗明意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在座的各位菩薩我們都希望能夠度一切苦厄。那這度一切苦厄後就能無住即無憂。請問諸菩薩「住」是什麼意思?在座的菩薩有的接觸佛法或上佛學班都很久了,那麼你們應該有聽過教授師或老和尚講過,「『住』是什麼意思呀?」有人答:「停留」、「有」。

我們說『住』它是一個「存在」的意義,我們都是存在於「有」的計較和執著,所以我們才會有這麼多的煩憂,那如何將「有相」達到一個「空相」呢?很簡單,在你煩惱還沒有生起之前,你很自在,像剛剛問大家的:「你們自在嗎?」、「你們快樂嗎?」很多人都舉手,那奘師父問你們,那個時候的心念是屬於什麼相?很簡單,那是屬於「空相 」。

所以這裡有一個關於佛印與蘇東坡的公案,佛印問蘇東坡說:「你看我是一個什麼樣的相?」東坡居士回答:「像一堆糞。」接著他反問佛印:「那你看我是什麼樣?」佛印禪師答:「你像一尊佛。」蘇東坡以為他贏了,很高興的跑回去跟他的蘇小妹分享,結果小妹回答說:「不對,你又輸了。」這個是什麼意思呢?蘇東坡所起的心念是什麼?他的有相是一個什麼相?所以可以從這個公案看到有相跟空相的區別。

所以眼睛、耳朵本身是一個空相,要生起的時刻才會有所謂的煩惱、不自在,換句話說,還是有所謂的「有相」。所以這個處方箋先拋磚引玉的要大家時刻記得師父講的「早晚思己過,靜中諸念收,一抹通靈智,千慧起心頭;宛若風雲會,猶如光氣浮,認得娑婆垢,無住即無憂。」諸位要好好的想一想,師父到底要引導我們什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