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力

    一般我們所說建立起「願力世界」,是唯一佛乘才能建立起來的世界。未成佛前的菩薩、羅漢或是人一樣也能建立起他的願

  •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81期2013年9月刊

文/朴

一般我們所說建立起「願力世界」,是唯一佛乘才能建立起來的世界。未成佛前的菩薩、羅漢或是人一樣也能建立起他的願,只是這種願的性質不一樣。

一般人都有惻隱之心,也就是都有一份慈悲的心,因此我們常可見社會上發生一些重大事件,甚至國際間發生的重大事件,許多人幾乎沒有界限的會自動自發群起而關懷之、救濟之,關懷的信件也好,物資甚至金錢也好,如雪片般累積起來,多麼願意幫災區民眾解決一些事情。像這種「悲願」可以說是普遍性的,大多數的人都有。

 以三乘行人來說,聲聞之羅漢基本來說是沒有願的,因爲羅漢厭離苦,根本不希望再來為人;再有生滅,只求自利自度,所以是不發願的;但也可以說羅漢有願,聽起來似是矛盾。如果要說羅漢的願那是屬於「道」的願,而且是小願。怎麼說呢?

 羅漢因為厭離苦,希望自己能早有成就,早日脫離三界六道,所以他希望在道上精進,然後達到出離的目的。

 聲聞乘修四聖諦行八正道,四聖諦是苦集滅道;八正道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苦集滅道的道就是八正道,希望以道來滅他的苦,完全是一種自利自度的行為,因此說他的願是一種小願,除非他經過一段熏習,然後迴小向大,那時就不是羅漢的願而是轉化成菩薩的願了。

 菩薩的願也是一種道的願,但不同於羅漢的願,菩薩修行六波羅蜜、四無量心,前者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布施有財施和法施、無畏施,尤其法施是予眾生拔苦予樂,不是為了自己更何況還要沒有畏懼。而菩薩修六波羅蜜為的是行四無量心-慈悲喜捨,見眾生得法樂就歡喜。菩薩的慈悲是「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他沒有分別心,怨親一律平等,而且到最後還要把這些功德都捨去,不能執著。所以這種願,不只是為自己而是為了廣大的眾生,是一種宏願。

經典上說:「發心菩薩,若不發願如牛無御,不知所趣。」一個已經發心學佛的人,若果他不發願,照這個願的目標去修行、去精進的話,就好像牛沒有牽引的繩子一樣,終將不知往哪裡走?只能聽別人說好他就好;別人告訴他淨土法門好,他就去修淨土;人家說密宗好他就去修密,不考慮自己的根器、不考慮是否相應?像無頭蒼蠅亂竄,最後一事無成。至於佛的願,凡成佛者都是依於自己修行的專長建立起他的願力世界,然後在那個世界中度化眾生。

談到願的種類:

簡單的說,願有總願、別願之分,總願是概括性的,而別願是依於個人自己的能力所及而發的。像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就是總願性質,這也是每天晚課時會唸到的,只是唸的時候,是否自內心,發願自己有一天真能做到,還是例行性的,只因為太熟了,所以像順口溜一樣念出來而已。

總願是概括性的,別願則是依於自己的條件、能力。像佛建立起來的願力世界都是屬於別願,如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藥師如來的十二大願、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甚至觀世音菩薩的願是倒駕慈航來到娑婆世界尋聲救苦,此外還在西方極樂世界輔佐阿彌陀佛。不只如此,三千大千世界許多地方都有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去救度眾生,《楞嚴經》裡就提到有日天子、月天子,這兩位就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會有這些化身,完全是因為他們的宏願。

曾經有信眾向出家師父提說:她們都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希望成就後再回到娑婆世界度化眾生。 聽起來好像這願發的很大,但其實這種願是白發的,為什麼?說這種話的人就是不了解西方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不僅環境不同,連所說的法也不同。極樂世界是個法音世界,只有樂受沒有苦報,可是娑婆世界卻是苦多於樂,甚至可說是一個苦的世界,我們在這裡肚子餓了,要吃飯;感覺冷了要添衣,可是極樂世界眾生,意念之所至,馬上就有了;想吃飯,美味佳餚立刻呈現在眼前;想穿衣,天衣自然生出;想以鮮花供佛,天女立刻散花,如果他能來到娑婆世界,看到我們這麼麻煩,還要洗菜煮飯才有得吃;要織布做衣才有得穿,一定不能適應。更何況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即使他修養到了補處菩薩,也只能在那裡輔助阿彌陀佛。為什麼?因為經典上有關西方極樂世界的內容都沒有提到可依法修行而成佛的,在那個世界裡只有一個佛,就是阿彌陀佛,若想成佛的補處菩薩必須離開另外建立一個願力世界;反觀娑婆世界,於釋迦牟尼佛的道理方法中,一再告訴我們,信佛學佛可以成佛。眾生皆有佛性,只要依教如法的修行,就可以到達和釋迦佛一樣的境界。所以基本上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因此這些打算往生西方,成就後再回到娑婆世界度眾的人,是永遠沒有機會的,更何況帶業往生,要把業受完花開見佛,成為極樂世界的眾生談何容易。

 「願」不是欲,許多人常常在佛菩薩面前一跪,求菩薩保佑,如果事業成功,我發願為菩薩作……事。像以前我在公家單位任職時,為了爭取好績效,每參加比賽只要報名之後,就開始到神廟去祈求、開支票,說穿了只是一種貪欲。當年佛法自印度傳入中國的時候,翻譯經典的祖師大德們,對字句的選擇使用,真是大費苦心。雖然在中國的文字意思裡面,有一句「願者欲也」,願和欲是相通的,但佛法於願的解釋,並不是要助長人對慾念的追求,而是希望以一種虔誠的決心來發揮它堅毅的精神,展現力量。當然要展現力量,這中間就必須去行,所以說信、願、行最後才能證得修養。

  當我們發願的時候,並不是在佛菩薩面前把自己的願說給佛菩薩聽就算數了。有一次,我和師父雲公上人到大陸去,在著名的寒山寺參觀,東轉西轉轉到彌勒殿,我跪在彌勒菩薩面前就許了個願,願彌勒菩薩當來下生,龍華三會時,我也能成為彌勒佛的弟子。發完了願,很歡喜的走出殿外,跟師父說我剛剛向彌勒菩薩發了一個願,師父問我:「許什麼願?」我說:「我許龍華三會時還能躬逢其盛,再來修行學佛。」

本來以為師父會讚嘆一下,沒想到師父反問我:「那你相應了沒有?」

「啊!相應什麼?」

「和彌勒菩薩相應啊!」

「為什麼要和彌勒菩薩相應才算發願?」

師父就說:「因為發這種願的人太多了,不相應,彌勒菩薩怎會知道你龍華三會想當他的弟子? 」

這時我才知道這個願是白發了。

所以發願是有條件的:

一﹒要發虔誠的願:不是嘴巴講講,越虔誠越能相應

二﹒所發的願要能夠做到,願發的很大卻做不到,就好像開空頭芭樂支票

一樣,不但不成願還造了個大妄語的業。師父一再告訴我們,願要做

得到才能發,做不到就變成造口業。可見發願也不是容易的事。

願發了就要去行,要行的如法,也就是要有佛陀的道理方法,這其中離

不開「戒定慧」,這樣的行才會有好的結果,這種好的結果就是「證」。所以要記得當我們要發願的時候,不要一下子發得太大,萬一作不到,一天到晚忐忑不安。要量力而為,思考一下自己能做到的是什麼?即使發一個小小的願也沒有關係,慢慢地隨我們修養的提升,再把願擴大。就像出家人受三壇大戒,大家都要填寫為什麼要出家?有的人會寫,要自度度他自利利他;有的填為了生脫死!其實這樣的願就已經很大了。

  當然也不能抱持著消極的態度,好像修養不高,就發個小小的願去做就可以了。這樣也不是一個出家人該有的態度,想想我們是為了什麼而出家的。師父曾告訴我們:出家有三種,一種是老實修行者;二是從事社會慈善事業者;三是能講經說法的,這裡所說的講經說法,不是只會講佛教故事或名相依文解義,甚至連名相解釋都曲解了的這種方式,而是能深入法要的說法。

  佛法是以世間法為基礎,只有在人與事中間不斷的去接觸,把它當成一面鏡子,才能對我們修學佛法有所幫助,生活的歷練越豐富,儲存的材料就越多,將來當一位能代佛宣說的法師,就有許多可以令人相應的例子、題材可以運用。師父為什麼說他一輩子都是在讀人生呢!原因就在這裡。

  所以願不要一下子發得太大,然一旦發了就要如實去做。以大菩薩的宏願作榜樣、為目標,然後以各種自己能力能做到的方法去行,一槳一槳努力划去,這樣才能生起不可思議的力量,終究必能滿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