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無廟 只怕無道(上)

                                                                                                                            文 /玉壺心

「不怕無廟,只怕無道」,這句話是晚近在台灣成就肉身菩薩的清嚴法師所提出來的。有兩種解讀方式,一是:出家人以能了生脫死、成就道業為首務,不要去計較、追求名聞利養,再一個是:如果懂得道理方法,有修養、有智慧,何愁沒有四事供養,及安身立命的所在!含有鞭策及勉勵的意思。乍看很像儒家的「居子憂道不憂貧」,只是儒家的道,最多只能升天,或把人做好;而佛教的道却能使人了生脫死、成就佛菩薩。

根據雲老禪師的解釋,至少要完成六地以上,才能成就肉身菩薩。又雖然同是肉身菩薩,境界也有差別。如汐止的慈航法師,從大陸來台灣後,不顯病相,乃至坐冤獄被關時,不顯苦相,業報已經完全清淨,不以老病苦而說法,是個八地以上的補處菩薩,或稱之為果地菩薩。而清嚴法師一生幾乎與病魔為伍,只是病的越嚴重,反而越精進,所以能克服障難,而有如此傲人的成就,是個值得我們效法的尊宿。

然而時下的出家人,「不怕無道,就怕無廟」的不能說沒有。過去的叢林規矩是,出家受戒完後,五下學戒,五下以上才可以聽教參禪、行腳、參方。如今都因社會風氣的影響,也接受了「速食文化」了。來寺沒幾天,頭髮一剃;出家沒幾個月,大戒一受;出壇後紅祖衣一披,就是大法師,或精舍、寺院的住持了。有的出家不到三年,就辦禪修班,教起禪來了,據說「生意」還不錯。難怪雲老禪師要感嘆:「有的人對禪一竅不通,但是他開的禪修班卻人滿為患。」

其實有心想荷擔如來家業,自利利他、自度度他,是很值得讚嘆的。只是利他、度他必須先具備自利、自度的智慧修養。如果自己都得不到好處,或無道可言,如何去分享別人?自己的煩惱都化解不了,怎麼幫別人化解?如同在社會上,要想當老師,除了大學畢業,還得修滿教育學分,更要考試及格入取,再實習一段時日,才夠資格「傳道、授業、解惑」是一樣的道理。

但是「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世俗人如此,出家眾也不能免俗。三把空心菜還沒吃完,就想上西天成佛做祖的大有人在,依於有限的知識經驗,加上自我意識,「開口便亂道。」抬面上說得頭頭是道,現實生活中遇上問題,表現的跟凡夫俗子沒有兩樣。還有的法師不管遇到什麼人來請法,都教人家念佛,說是永明禪師說的: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只靠自立參禪修觀不能了生脫死,唯有仗阿彌陀佛的他力才能橫超三界。像極了選舉花招,為求勝選,一昧抹黑、重傷佛教的其他九大學派。他忘了釋迦摩尼佛是大醫王,不是「一味單方郎中」,依於眾生根機、業力、興趣千差萬別,方法也就因人而異,怎麼可以一味單方治百病?!。

有道是「庸醫誤人,僅此一生;邪說害人,殃及累劫。」因為先入為主,影響所及,有真修實證如雲老禪師之類的善知識,由於見地不同於常人,於弘法時,反而受到質疑,甚至招來謾罵:「大家都這麼說,為什麼偏偏你說的和人家不一樣?」所以老禪師總會無奈又謙虛的告白:「就算說我是用混的好了,這八十幾年來,也混了不少了吧!」早在二十八歲那年,老禪師就受本山長老推薦,混上了大陸四大名山八小山之一的小南天──天岳山梵音禪寺的方丈寶座,統理全山二千七百多位僧伽。想必是山上無高僧,可是聽說過去天岳山出了好多肉身菩薩呢!事實上,就如老禪師自己說的,出家這麼多年來,幾乎沒有一天離開過經典。

因此,老禪師教誡門下弟子,自未得度之前,有心得想分享他人,不要以為我是在「代佛宣法」,會誤導他人,認為法師說的都對。如果改用「探討」的方式,表示自己還在學習,道理方法只能參考,不一定正確,聽眾必須多看、多聽、多問、多比較選擇,不要照單全收,以免誤入歧途。

想要成為有道高僧,必得歷經一段漫長的身口意調整的歲月。成佛沒有捷徑,只有腳踏實地,最忌投機取巧。有多少修行,才能完成多少修養。智慧也是慢慢累積的。當然要想擁有智慧,除了要懂得道理方法,還要依止善知識學習,才不致盲修瞎練。初學佛者不要急著選擇一個法門,一門深入,乃至大師、長老告訴你適合修那個法門,或什麼法門最好、最便捷,都不可信。必得自己先花很多時間去接觸佛法,從多看、多聽、多問、多比較選擇中,就能發現自己興趣的法門,及條件的適合與否。甚至該依止那位善知識也心知肚明了。又經典是佛陀的語言,有修養的法師,能把它轉化為人類的語言,使人容易吸收、消化。有了基礎後,在閱經藏,才不會依文解義,死在句下。

修行的道路上,戒、定、慧三學不可偏廢。止修戒不修定慧,最多只能生天福報受完,依然退墮。止修定慧不休戒,恐怕人身難保。又有慧無定增邪見,有定無慧長愚癡。所謂戒是「有犯的機會,能做到不犯。」如果連犯的機會都沒有,那叫無行可修,身口意就不能得到調整改進。所以才有「五夏學戒」的說法,戒是要慢慢學的,從有犯,進一步做到犯的次數減少,最後達到不犯。

定的涵意很廣泛,從三昧、三摩地、奢摩地、毗缽舍那、禪那、到四禪八定,九次地定都包括在內。簡單的說,就是於身口意有亂的時候,如何使它不亂。初學定的人,不要希冀達到什麼境界,重要的是,有沒有按照經典的要求及定去做,譬如吃飯就專心吃飯,睡覺就睡覺,靜坐就靜坐。不可邊吃飯邊想心事或看電視,會消化不良。或者萬上要睡覺了,又念佛又練不倒單坐著睡。白天靜坐參禪或共修,上課時,卻因晚上練不倒單睡不好,或養成一坐下來就入睡的習慣,結果參禪也參不出名堂來,共修上課也學不到東西,覺又睡不好,什麼事都做不成。

老禪師說:「不倒單是要有很好的禪定基礎的。」可見並不是坐著睡覺。縱使練習不倒單,坐著睡覺,最多只是一種苦的體驗,不能當成正確的修行。有人會誇耀自己練不倒單,坐著睡覺,知道真相的人,心裡總會冒出一句:「坐著睡有什麼了不起?最重要的是,怎樣能做到坐著不睡覺(不打瞌睡)。」因為打瞌睡是昏沈加失念及空亡,裡面完全沒有內容,怎麼有機會見道!過去的禪和子才說:「寧願胡思亂想,也不要昏沈打瞌睡。」成了習慣後,不只是障道因緣,身體可能還會越來越糟糕。

又如奢摩他、毗缽舍那譯為止、觀,也是有內容的。所謂「止於一念,研究、分析、認識;觀照菩提,要返照,要察覺。」一念起,如果是一個欲念的生起,欲念的內容是什麼,所止的就是什麼,而後進一步返丈察覺,並不是空心靜坐,做個土地公。還有的人氣血不好,靜坐時,總是彎腰駝背,不能挺直脊梁,或喜歡找東西靠著較舒服,折樣都是不合乎要求規定的。貪圖一時的方便,後患無窮。

慧在梵文的原音是「般若」,它是依於「闇那」──智而來。智有世間的知識經驗,以及佛法的,運用這些,發輝成為有饒益性的力量,能化解煩惱,顯現菩提,乃至了生脫死、成佛成菩薩。簡單的說,就是有迷癡時,能做到不迷癡。癡是情識的執著,執著起於迷惑,迷惑是因不明了,沒有智慧。有了智慧,就沒有化解不了的問題,如果說佛學就是學智慧,一點也不為過。經典說:「五度如盲,般若為導」又說:「般若般羅蜜是波羅蜜之母。」像禪那譯為靜慮,事實上是運用思想,發揮智慧。思想要有內容,慧從那裡來?都是依於智。所以說慧不用修,智才要修,修有蒐集、培育、耕耘的意思。不管是世間的知識經驗,或佛法的,都教做智。只是世間的總是有缺失、不圓滿,唯有佛陀所說的,才是圓滿的,沒有缺失的。

譬如禪定裡,有個非想非非想,依於世間的知識經驗,最多只能達到非想──不同於原有的的,還是有缺失的和傷害的,運用佛陀的道理方法,才能達到非非想──突破原來的非想,圓滿而沒有任何的缺失傷害。為什麼有「禪通三藏」這名詞?因為思維的內容要以經藏為依歸,成就的結果要以佛法來印證,如果有一點點不同於佛陀所說的,那不是野狐禪,就是邪魔外道,最多只是成為外道緣覺。

經中說:「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懂得道理才好修行,才不致走岔了路。所謂道理是認識問題,方法是化解問題,於禪那中思維,才能有所發現;運用在現實生活中,才有突破煩惱,顯現菩提的機緣。有的人害怕煩惱,一味於禪坐中追求菩提和頓悟,從不在經藏及道理方法上下工夫。其實沒有漸修,那來的頓悟?想要明心見性,還得先要修心養性。總以為禪師是不看經典的,以為一開悟就什麼事都沒有了。那為什麼趙州從諗禪師大悟三次、小悟無算,還說心中有事,依然在外面行腳參方,求善知識引導,覓個歇心處呢!

精進的過程中,難免寂寞,難免苦悶,還得忍受世俗人異樣的眼光,及紅塵世界的種種誘惑。有時看著同參道有在享樂,日子過得非常愜意,還比自己更有名聞利養,更贏得在家居士的恭敬,不禁生起何苦虐待自己的念頭。僧團裡,總還有是非爭端、勾心鬥角,及價值觀的不同,而造成對立,產生煩惱及不平衡。除了要有道理方法外,更要有一份道心,才能克服化解,才能持之以恒。寺廟裡,有固定的起居作息、規矩法則,大眾薰修,不致懈怠退墮。四事供養無缺,又有善知識指導,可以安心辦道。一段時間後,總會鬆懈,回頭看剛出家的,那種勇猛精進;向前看那些出家好久的,依然精行不歇,必然會汗顏慚愧,激發起強烈的道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