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僧皎然詩中的禪境(一)

唐朝詩僧皎然詩中的禪境()   

   鍾玲演講

時間:1041223

地點:千佛山菩提寺

 

今天對我也是一個新的嘗試,因為皎然的詩並不容易讀,尤其是內含佛法的詩。皎然是二十八歲出家,活到八十五歲,唐朝的詩人,他是與王維、李白、杜甫同時代。他的詩在當時名氣很大,當然他的詩與王維、李白、杜甫不一樣,因為是出家人,有很多詩講修行,對我來說我是一面讀,一面查,一面了解,所以今天是跟大家分享,請大家隨時提意見,今天講的題目是「唐朝詩僧皎然詩中的禪境」

 

 

「詩僧」這個詞是古代就有的,一位出家人,詩又寫得好,流傳下來就叫他詩僧。去年我講的是唐朝的靈一法師與靈澈法師,也都是詩僧,《全唐詩》裡頭詩僧很多,所以我是從《全唐詩》裡挑出來的。其實皎然的詩很多,是因為他有名氣,有人幫他蒐集。既然這個題目的重點是禪境,我們就先來看「禪境」是什麼境界?詩裡面有禪境到底是怎麼樣的境界?我們都是白雲老禪師的弟子,都受教過:「禪」就是禪那,即「思惟修」。很多人認為禪是一種頓悟,其實沒那麼簡單一定要透過很長的時間,要透過思惟,用現在的話是「管理我們的念」,各種念,也就是管理我們的五蘊,然後在內心清靜之下,做一些思惟,那才是所謂的禪。所以如果詩裡頭出現了一種平靜的反省,一種思惟的心境,那就是有禪境;這當然不是隨便的思惟,不是講哪一哲學門派的思惟,而是自我提昇,跟「悟」有關係的思惟。老和尚也說:禪是圓覺之道,是透過頓悟,但是頓悟是來自平常漸修的累積。在漸修時得到一點東西的那一剎那,你會體會到一些什麼,感受到一些什麼,或者發現一些什麼,在詩裡頭如果有這種境界,我們也叫他禪境。所以我是用這方面來定義詩裡面有沒有禪境?然後再來研討詩中表現是怎麼樣的禪境。

 

第一先介紹詩僧皎然,大家都知道安祿山之變是什麼時候?(底下聽者者的回答--是唐朝唐玄宗的時候)。

755年,所以皎然是在755年,35歲的時候經歷了安祿山之亂,那時全天下都亂,連唐玄宗都逃跑了,他的兒子肅宗繼位詩僧皎然原來姓謝,浙江人,他住的湖州距離蘇州、杭州都蠻接近的,他的家鄉湖州長城其實就是現在的湖州市。他是謝靈運大詩人的十世孫,跟當代的一些大學問家、大書法家都是好朋友,顏真卿大家都知道吧?他是中國書法四大家之一,除了是書法家還當官很高,還會帶兵呢!是個將軍,所以這個人很了不起,才能很全面,除了這些他還作大學教授做的事,編了一本《韻海鏡源》,等於是一個中國名句的辭典,編辭典必須要蒐集經史子集裡頭,兩個字以上的詞把它編起來,譬如把講月亮的話都編在一起,等於是一部辭典,又叫作「韻海」。因為兩個字以上成句或詩句,都跟韻有關係。許多文人也參加編輯。皎然那時55歲左右也幫助他編《韻海鏡源》,韋應物是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詩人,他也很欣賞皎然,韋應物跟顏真卿都跟皎然酬唱,什麼叫作「酬唱」?就是我有什麼感想寫一首詩給你,你也回一篇給我,也講同一個題材,或者回一篇對你的詩的讀後感、唱和,或者是押同一個韻。

 

皎然的詩友很多,你看他一個出家人廣交當時候文壇、政壇的人物,但是他不是有意去交的,而是那些人慕他的名,因為他詩寫得好,而且有獨步詩論,他的好友還包括羽。有沒有人知道羽是誰?就是茶聖,還有靈澈法師,去年我們讀過他的詩,他的詩友還有顧況、孟郊、李洪、李冶,有沒有人知道李冶是什麼人?她是一位女詩人也是女道士,在當時很有名氣,當時道士可以跟外面的人結交,所以在道觀她也跟許多人來往,也有人供養道觀等等,李冶的詩寫得好,她跟魚玄機兩人都是唐朝著名的女詩人。因為皎然聲名遠播,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還是官場中的人,都去拜望他,然後一起去吃個齋,喝個茶,就開始寫詩,這個人一首,那個人一首,所以他應酬的詩非常多。他著有《杼山集》,還有論詩著作《詩式》,是詩評論史上重要的著作。

 

 

皎然是28歲出家,31歲在杭州靈隱寺的戒壇受戒,安祿山之亂以前在中原各地遊歷,後來長期住杼山的妙喜寺,也就是說他35歲以後大部份時間都在浙江、江蘇一帶活動,到名山遊歷,到其他寺院去住。他跟靈澈、陸羽都曾住在同一座寺院,就是妙喜寺。皎然被稱為茶僧,他跟陸羽都喜歡飲茶;他們的喜歡不是簡單的喜歡,他們在寺院出坡有自己種的茶園,愛喝茶不是去買外面的茶,或是人家供養的茶,而是種茶,這才有實驗性。愛茶的人自己試驗種最好的茶,這個格調夠高!

 

我們看這群雕像左邊有個茶童,煮茶的,壺下是火爐,頭是光的那位,顯然是皎然。我們要知道他們年紀的排序,年紀最大的是顏真卿,40多歲的是皎然,年紀最輕的是陸羽,我考據那一個是陸羽?哪一個是顏真卿?最靠右邊的是女的,是誰啊?(李冶),對啊!她穿的是道士裝,那你們認為哪一個是顏真卿?拿著書的是誰?(顏真卿),對呀!他看起來年紀大點,留著鬍子的應該是顏真卿,我們就作這樣的考據好了,後面看起來比較年經的應該是陸羽了,他在等著喝茶。

 

皎然是修禪宗的,但不是我們的祖師惠能那一宗,而是北宗神秀的禪宗,他是神秀第四代弟子,神秀傳普寂,普寂傳守直,守直傳皎然。因為北宗主要是學習楞伽經,所以楞伽經他應該很熟,他應該是年輕時考科舉沒有中,不得志,然後28歲出家,所以他的學問底子很好,他能夠找到多少佛經就看多少。我看他的詩用了一些華嚴經的想法,還有法華經也很熟。

 

 

妙喜寺在哪裡?在浙江湖州市以南的杼山,南北朝時的梁武帝很注重佛教,妙喜寺先蓋在金鬥山,唐太宗時,也就是皎然12歲時改建在杼山,後來妙喜寺就在杼山,佛經說:「東方有妙喜佛。」就用「妙喜」這兩個字作為佛寺的名字,北宋以後就改成另一個名字叫「寶積禪寺」。現在那地方根本已變成荒地,皎然靈塔的周圍都只是樹而已,連一點遺跡都沒有,連地基都沒有了,過了1300年之久,現在只剩下皎然的靈塔,塔上的字「大唐妙喜寺皎然上人之靈塔」。這是原來的靈塔,皎然的靈骨就在這裡面。杼山的風景還不錯,杼山離湖州市不遠,而湖州市就是皎然的出生地。其實杼山離蘇州、杭州、上海一帶都不遠,他中晚年就在這一代活動.

 

 

說到他的朋友,由一個人的朋友可看得出他自己的水準,他的朋友是中國最重要的書法家之一顏真卿,茶道第一人陸羽,而且陸羽還是他帶出來的,他去哪裡就把陸羽帶著,陸羽比他小13歲,兩人一起種茶、一起品茶,文壇要人想喝好茶,都要找他們,怪不得門前車水馬龍了。顏真卿是709年生,比皎然大11歲,是大書法家。平安祿山之亂有功,他經歷玄宗,肅宗,代宗三個皇帝,作過三個皇帝的大官,作官做到吏部尚書,只差一點就作宰相。在772時顏真卿也有60多歲,在做湖州刺史地方官,他可樂了!他在杼山上風景攬勝處建三癸亭,常跟皎然、陸羽等雅聚唱和,圖上的三癸亭是現代版,小很多,不然這麼多文人怎麼坐得下?你們看邊幅是顏真卿等的字,有人說顏真卿的字屬於有筋的那種,就是有筋骨、有勁道的感覺,每一個字都是站得穩穩的,這跟他的個性有關。

 

陸羽小皎然13歲,他本身是一個傳奇性,是擺在寺院外的棄嬰,由一位住持養大,但一輩子沒出家。他當然是茶學家,茶學是不簡單的研究,要到各地考查有什麼茶,如果自己種茶,還要找出最好的品種,陸羽是茶聖也是《茶經》的作者。唐代飲茶是煮茶,不是像現在的泡茶,他跟著皎然住,也成為文人的朋友,同時也跟著文人一起學習,所以他的文學底子也變好了,能夠寫《茶經》,隨著皎然住在妙喜寺,也住在湖州苕溪,兩人一起論茶、品茶,他的墳墓也在杼山。這張畫中有兩個人,你們看得出誰是誰嗎?看起來皎然和陸羽好像不只差13歲,有些傳說講他們年齡差很多,大概差26歲,我後面有的寫錯了,這幅畫像是差26歲。我們來看皎然這首詩: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皎然

九日山僧院,

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

誰解助茶香。

 

 

這首詩應該是沒有什麼禪境的,但是我把它選出來作第一首,就是因為在唐朝茶文化應該在寺院發展得很好,茶文化的重要人物,有茶僧也有居士,陸羽是個居士,他依附在寺院裡發展、研究、實驗他的茶,這首詩〈九日與陸處士〉。「處士」是居士,隱士的意思,是沒有出家的,跟皎然一起飲茶,九日是哪一個月的九日?通常講九日是重九,九月九日,重陽節那天,跟陸羽一起喝茶,「僧院」是比丘的寺院。那時是秋天,他們籬邊也有種花,種了菊花,是那種黃菊。「東籬菊也黃」跟哪一個詩人有關係啊?(陶淵明)。下面兩句「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比較難以理解的是「泛酒」,什麼是泛酒?「誰解助茶香」,把這個「助酒」了解了,整首詩就很明白了。

 

先講「泛酒」,古代文人的風俗是每逢三月三日,宴飲于環曲的水渠旁,浮酒杯于水上,任其飄流,停則取飲,還寫一首詩,相與為樂,謂之「泛酒」。這讓大家想到另外的那一個書法家?(王羲之),蘭亭集序就是描寫泛酒這個習慣。你們看這幅圖,四個文人坐在那邊,等著水上的酒杯停在自己前面好喝酒,有些人在看書,有些人在寫東西。另一幅圖是喝茶圖,三個隱士在那邊喝茶,在山林之間喝,我們喝茶都是到東客堂,有沒有人到亭子去喝的?可以到亭子喝茶,但是今天太冷了!(還好!)

 

皎然還有一首詩《飲茶歌送鄭容》云:「常說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蕩憂栗。常說這種茶會把我的疾病掉,除了我的身體變好以外,我胸中有擔憂害怕的也可以把它消掉。這是指茶的好處,我們回到誰解助茶香」,是說誰了解茶香這件事情,加以推動,推波助瀾讓它風行。這首詩很容易明瞭。現在我們開始看有禪境的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