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國熱血里長的啟示

    設立了全台灣第一家社區型食物銀行─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照顧全里將近300戶中低收入戶日常所需

  •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12期2016年7月

                 天龍國熱血里長的啟示      清和

近期的經理人月刊曾專文報導一位里長的奮鬥故事,在這篇標題為"天龍國最窮的社區!熱血里長自己籌錢「蓋銀行」扛起300戶弱勢家庭"的專訪文中,詳細介紹了這位身為台北市弱勢族群比例最高的忠勤里里長方荷生,如何四處籌錢、籌物資、招募人力,並且爭取里內退役郵局的閒置空間再利用,設立了全台灣第一家社區型食物銀行─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照顧全里將近300戶中低收入戶日常所需。

  文中提到為什麼要費心成立食物銀行?原因得從一袋白米說起。文章摘錄如下: 有一次,方荷生帶著廟宇捐助的物資去探視獨居長者,發現先前送來的米根本沒拆封、還長蟲了,因為老奶奶長年臥床,無法照料自己的飲食,比起米,她更需要紙尿布。

起初,方荷生只是把獨居老人用不完的米,帶給其他的弱勢家庭,再想辦法為老人家募集生活用品。但是他慢慢發覺,根本之道是要有一個機構集中管理各界捐助的物資,才能確保里民得到真正需要的物品,也不浪費各界愛心。食物銀行的概念,在方荷生的腦海中逐漸成形。

為了讓想法實現,他除了持續募款之外,還努力寫企畫、做簡報、練習演講,參加第十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獲得數十萬資助金,用以資助這個要送給全里民的大型專案。

最後終於湊到200萬元經費,遊說工程包商幫他「蓋銀行」,儘管錢不夠,卻打動了包商用優惠價,完成了空間改造工程。

捐贈的物資不是想要就拿,要靠社區服務來換

別以為名為「幸福」的食物銀行,是讓弱勢里民「伸手『拿』別人的好處」。方荷生的理念是,民眾「也可以『給』,貢獻自己的力量繼續幫助別人。」

他比照類似「銀行」「超商」經營方式,每戶弱勢家庭都是會員,擁有一本存摺,每個月有500點可供運用。當他們從架上拿取需要的物品之後,櫃檯人員會用感應器刷條碼,從POS(銷售點管理)系統帳戶內扣除點數。

當點數用完,就必須透過社區服務換取點數:當社區巡守隊、送餐給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每小時可以獲得20點;協助社區義賣活動,兩天可得320點。若是保留每月發放的500點,加起來就可以換得一床棉被。

系統化管理物品供給和需求,成為穩定的經營模式

如何確保物資不被浪費,也令方荷生費了一番功夫。銀行剛成立時,不但物資種類少,數量波動也很大。比方說,許多慈善團體經常同在民俗節日(旺季)捐米;淡季時,銀行物資卻又捉襟見肘。針對過剩的白米,方荷生請來專人烹調41湯(成本約70元),提供弱勢里民社區共餐服務,每人只需付20元,就能在「幸福廚房」裡吃頓熱騰騰的飯,其餘費用再由募款、食材募集、社會局補助等來源支應。

至於淡季時的困窘,他則是將所有捐助過的機構列入聯繫清單,定期寄發e-mail告知所需品項,還會帶著企畫書拜訪附近量販店,尋求合作機會。

頭腦靈活的方荷生發現,量販店產品大包裝的數量往往超過小家庭用量,便提議業者在結帳區放一個手推車,附上南機場食物銀行的理念說明書,民眾若是認同,可以捐出12個商品,讓銀行可以提供的物資種類更多元,也更貼近里民的生活需求。雖然許多企業一開始不容易接受,但是在他附上照片佐證,還力邀對方實地考察之後,對方知道「我們管理非常有系統,成果也一目了然,就會樂意捐助。」

「我只是看見問題,然後一一解決,不知不覺就走到了今天。」已連任五屆里長,在這個職位上一待17年的方荷生,秉持著單純的初衷,發揮創意與毅力,為里民們爭取到更好的生活。

看完方里長的故事,在感動之餘也帶來更深刻的省思:如果從佛教的角度談布施,也不是對方很可憐,你同情他,施捨他,而是肯定於當別人須要,他本身不具足、有困難,你能幫助他化解困難。老和尚提到布施的真義時,曾說”談布施,佛教界幾乎每個角落都可以聽到的語言,可是,很少人真正思考,什麼樣的布施行為才是對的?怎麼做才會圓滿?這才是佛教裡面的道理方法,告訴我們,任何行為所得到的結果,是傷害?還是利益?

當然熱誠是解決問題之鑰,如果方里長少了一份熱心,想真正釜底抽薪的幫忙弱勢里民解決問題,再深入研究解決的方法。如果他只是單純把米送出、交差了事就好,事情的走向一定完全不同;即使本著"人同此心,人饑己饑"的善心,但是過程中如果無法堅持,想方設法取得資源,把相關環節扣好,也不會有食物銀行的成立。

食物銀行的永續經營模式之所以讓人佩服,是因為結合了非常好的理念與創新的作法,其中一項就是-“透過社區服務的方式來換取點數”的方式。雖然在經濟上成為弱勢有複雜且無可奈何的因素,但是要讓弱勢家庭的成員或孩子明白:不能有以為貧窮可以成為不勞而獲的生活手段的觀念,心態的弱勢才是真正的弱勢,這樣就無法脫離貧窮;藉由勞動服務與人的互動,就能建立自信,能貢獻自己的力量自助助人,有機會讓自己成長,開創更好的因緣,而不只是被動的接受他人的濟助。

記得曾經看過一個故事,內容提到有個男童軍為了日行一善,攙著一位老婦人穿過忙碌的街道,問題是那老婦人並不想過去,她感到非常尷尬而不好意思告訴他。這個故事將我們世界裡所謂的慈悲,描述得非常清楚。這太常見了:我們以為自己知道他人需要的是什麼,這樣容易錯估真實的情形,同理心也要保持明智,避免以想像的方式來揣摩別人的困境。如果將慈悲想像成一隻美麗的鴿子,那麼智慧就是牠的翅膀;少了智慧的慈悲,永遠飛不起來。

現實生活中,譬如提到菩薩,就是自度度人的一種行為者,只要對自己有利益,也能幫助別人得到利益的行為,都是菩薩行為,從物質的布施到思想的引導,自利利他。方里長在訪談中有提到,影響自己的人生最深的是拾荒興學的王貫英先生,那時候王爺爺騎著三輪板車,載著很多撿來的書給住在南機場的經濟弱勢學童看,當中也包括了當時還小的方里長。就像王爺爺啟發了方里長一樣,方里長一路走來也感召了許多的同願同行者,一起努力完成夢想,打造更美好的社區。他們從一開始的盡其在我,在達到一個階段後,就能有外緣來助成。只有敢於面對各種境界、各種超過自我經驗值的困難挑戰,全力以赴,才能超越難關,能力及智慧就可以不斷的提昇。看到這些和我們處在相同的世間為信念理想而奮鬥的真實例子時,我們是否也該提振心力,從遇到困難時一心念菩薩、求菩薩幫忙開始,到勉勵自我,發起願心,從日常生活做起,傳遞正面能量,持續地一面學,一面行,慢慢的也可以學菩薩、作菩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