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僧皎然詩中的禪境(II)(四)

佛研院專題演講 唐朝詩僧皎然詩中的禪境(II)               

(四)

演講者:鍾玲教授

時間:2016.10.22

地點:千佛山菩提寺視聽教室

 

現在讀這首《宿吳匡山破寺》:

「雙峰百戰後,真界滿塵埃,蔓草緣空壁,悲風起故台。野花寒更發,山月暝還來。何事池中水,東流獨不回」。

 

題目《宿吳匡山破寺》的吳匡山,可能是指吳地的匡山。匡山在浦城縣位於福建省最北端。踞八閩上游,仙霞嶺山脈與武夷山脈交接處,為江西、浙江、福建三省交界處。三國到隋朝屬吳興縣。破寺應該是指殘破的寺院。也許是皎然向南逃避兵災到此。

 

“真界竟何如”,“真界”通常指寺院或道家的觀,因為有一首詩,唐朝武元衡 《題故蔡國公主九華觀上池院》詩說:“瑤瑟含風韻,紗窗積翠虛,秦樓今寂寞,真界竟何如”,就是講道家的觀。

 

雙峰百戰後,“百戰”難道說兩座山峰會打戰嗎?當然不會!760年,皎然41歲的時候,節度副使劉展起兵攻陷揚州,潤州,升州,蘇州,常州。節度副使是擁有軍權的。江南一帶就被劉展的叛軍佔領,皎然應該離開湖州避難,逃到匡山的一座寺院,那個地方也許打過仗。所以“雙峰”應該象徵官兵跟劉展打過仗,那個寺院就變成破敗不堪。或者是皎然避亂走得很遠,一直到福建北部,荒山的破寺裡,叛軍不可能打到的地方。唐朝的半壁江山的這次戰亂,就以雙峰來代表朝廷與叛軍雙方。

 

“真界滿塵埃”,是指寺院裡到處是灰塵,沒有寺眾打理的緣故。也許寺院還有一兩個人,不然皎然不可能在那裏掛單。也可能是指半壁江山充滿了動亂後的紛擾。

 

“悲風起故台”“台”是指什麼?我在想大雄寶殿前面大都有平臺,再由台階走下去。故台就是指大雄寶殿前的平臺(圖二),但是現在已經損毀崩壞了,也許他只是在風中到平臺廢墟去憑弔。

 

“野花寒更發”,就是指天氣已經冷了,可是還是有樹頂著風、逆著風在開花。

“山月暝還來”“暝”是指山月被雲遮住了,不管怎麼遮月亮又出現了,其實只是月亮在雲過後出現,可是皎然把月亮再出現當作逆境求存的狀況。因為打戰,他用“寒”跟“暝”形容打戰造成的後果。那麼野花、山月的動作暗示什麼?(出家人的韌性)是的,他看到出家人應該有的這種韌性。雖然環境很艱苦,但要不斷地堅持修練等等。(野花、山月請看圖三與四)

 

“何事池中水,東流獨不回”,但是他又看到另外一面,水往東流,因為在那地區東邊是比較低的地方,水是不會流回來了。也就是皎然看到事物的兩面,一方面是不管怎麼樣,多麼艱困的環境還是能夠突破,能夠存活;可是有些人和事,去了就是去了,不會複返。皎然常常不只看一面,他看兩面。

 

這首詩呈現事物的不同面吧!因為皎然比較灑脫,他能夠看到兩面,也接受兩面。一般人在那種狀況下是會比較悲觀的,你看杜甫的詩,在安祿山之亂後寫的詩都是悲觀的。但是皎然在戰亂之後看到不一樣的面,正面看到,逆境求存,面對困境要突破他看得到;另一方面,一些往事過去就過去了,追憶也沒用,讓他過去。境界是蠻高的。這首詩好不好?可以體會一下這張破牆的廢墟照片(圖一),你看到什麼?(什麼都不用爭了)對,不需要去爭,這樣就是這樣,不要太在意他已經變成廢墟,(不要太悲觀、太在意)對,而且他看到很多面,這個叫做圓覺,皎然看到比別人多的面。

 

我們繼續看下一首詩《晚秋宿破山寺》:

「秋風落葉滿空山,古殿殘燈石壁間。昔日經行人去盡,寒雲夜夜自飛還。」

 

“破山寺”也是古代名寺,位於江蘇省常熟附近,所以我開頭的時候講皎然去過常熟(圖五),他在破山寺晚宿掛單。破山寺又名興福寺,位於江蘇省常熟市虞山北麓。南齊延興至中興年間(494-502年),倪德光(曾任郴州刺史)舍宅為寺,初名大悲寺。梁大同五年(539年)大修並擴建,改名福壽寺,因寺在破龍澗旁,故又稱破山寺。破山寺出名是因為唐朝詩人常建的詩,“題破山寺後禪院”。

 

 “秋風落葉滿空山”,空山是空了什麼東西呢?為什麼叫空山,“空山”一詞在唐詩裡常常出現。空山是指空掉了什麼呢?應該是第一沒有了人,第二沒有鳥獸。皎然這首詩中是山上到處只有落葉,秋天連葉子也辭枝落到地上,感覺空蕩蕩的。“古殿殘燈石壁間”,可能是石壁中間凹的地方放一張桌子放一盞燈,古代的油燈就像這張照片裡這盞簡陋的燈,下面一個陶制的小碟子盛油,一條棉線用來點燈(圖六)。能不能想像我們的祖先這樣讀書啊,(很厲害)(視力真好)。對,視力不錯!不過視力也會很早衰退。“殘燈”是指小碟子有塴壞的地方。可能是破山寺破落了,連器具都破舊了。出家人一定少了,(人去樓空)不過皎然能夠去掛單表示有出家人在。

 

 

 “昔日經行人去盡,寒雲夜夜自飛還”,這是我在網上找到某寺院的比丘尼在經行的照片(圖七)。“昔日經行人”是指誰呀?以前皎然跟這個寺院的關係如何?他以前來過沒有?他一定來過,他以前有沒有跟這間寺院的出家人交朋友啊?可能交了很多朋友,像我跟千佛山的出家人交了很多朋友一樣。但是皎然年紀大,活了八十五歲,也許他三十四十歲時來過破山寺,等到七十幾歲再去,“昔日經行人去盡”,他的老朋友要不然已經往生了,或者去別的寺院都有可能,所以他再訪破山寺沒有看到以前熟的師父們,有點感慨。下面一句呢,是不是有點感慨,沒有,正面思惟又回來了。

 

人是去了,但是“寒雲夜夜自飛還”,為什麼用“自”這個字?經行人跟寒雲又有什麼關係?這個可以想一下。“自”有點自然而然,沒有什麼強求,你以為都走了,不是!有東西又回來了,自然而然地回來歡迎我。“昔日經行人去盡寒雲夜夜自飛還”,經行人是人,雲是雲,怎麼可以拉在一起呼應呢?能的,而且可以表示一個出家人的內心境界,皎然不執著於以前人跟他之間的情誼,人去盡也是自然而然的現象,皎然覺得他跟天地都有情誼,雲回來了也一樣快樂,他已經到逹這個境界。

 

蓮盡法師:如果能做到這個境界與天地合而為一,與自然合為一體,那是不是就無所謂分別,然後達到不執者。

鍾教授:對,對過去未來不執著,對人走了人再來不執著,人走了雲來是很快樂的,對,是這個境界,所以這首詩也是真的不錯。

 

蓮盡法師:講到這個不好意思,在《學佛之道》自序「扔不掉的袈裟」中師公有寫﹝註一﹞:天地是我的什麼,藍天是為什麼,那時我看到那本書對師公的那種想法、那種境界很讚嘆!那首詩寫得很美,跟現在這種意境很像,以前的古德高僧寫的詩句都很美,有時很想去瞭解他們的意境,感覺大師們是相通的。

鍾教授:那你現在能夠欣賞,那也表示蠻接近的。

 

蓮盡法師:覺得這意境很高、很美.....

鍾教授:你這樣聯想蠻好的!好,現在一起朗誦一下這首詩,大家都蠻欣賞它的,是不是感受到那種境界?(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