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戒的精神

    佛陀看到了,就告訴弟子們:你們看看!這麼一個大阿羅漢,有本領把龍降伏,但是由於喝酒之後,卻遭蛤蟆所戲弄。就因為喝了酒,連神通都沒用了

  • 文: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27期2017年11月

雲語書摘 戒的精神

 

戒的精神,主要是防止學佛者的身心不要造成過患;也就是不外「善治、戒非、解脫」。善治的主題是針對「貪、瞋、癡」,戒非的對象在清淨「身、語、意」,解脫的目標在出離「業惑、業感、繫縛」。綜言之,在調伏、在防犯、在自在;務期於佛陀的教法下,如法修行,轉業為道,證實相無相而究竟解脫。

 

戒的修養,通常以「諸惡莫作」為止持之門。以戒本所列出的條文為規範,目的是止惡,莫使身口行殺、行盜、行邪淫、行妄語等事,以「眾善奉行」為作持之門,也就是實踐。例如能不殺生,而更能護生或放生;如能不偷盜,而更能廣行布施;如能不邪淫,而更能恭敬尊重;如能不妄語,而更能如實言語等於意的修持。所以,戒的精神在使學佛者的身心,不要犯錯,不要造業因,而得聖境的清涼,自然不受苦惱和惡趣的果報。

 

佛陀制戒的目的,有兩種原因:一是性重戒,以殺、盜、淫、妄都是性業,不待佛制,持而不犯,性自是善;犯而不持,性自是罪,若有犯的話,罪業更重的緣故。二是息世譏嫌戒,佛陀規定出家的弟子,凡是世俗人的治生產業,及一切非道所宜的事情,都不可以去做,是為了息止世人的譏訕嫌疑的緣故。

 

佛陀時代有一位羅漢,他降伏了一條龍,居士歡喜而供養食物,食物中放了酒,羅漢不知就吃了,吃完後就醉了,吐得滿地穢物,就有一些蛤蟆跑來吃他吐的東西;佛陀看到了,就告訴弟子們:你們看看!這麼一個大阿羅漢,有本領把龍降伏,但是由於喝酒之後,卻遭蛤蟆所戲弄。就因為喝了酒,連神通都沒用了。所以佛陀告訴弟子們,絕對不能喝酒,除非生病,必須非酒莫治,才可以使用酒。

 

尸羅是梵文的音譯,譯作止而得,意思是能止惡得善。或譯作戒,以防止為義,能防止身、口、意三種行為,不作惡行,在有犯之時而為之戒。然而,尸羅譯成中文應該是「清涼」的意思。為什麼?當身口意的行為已形成懊惱、煩憂,造成身心不自在的熱惱現象,若能以戒的方法調理、修養,就會慢慢得到平靜,以至達到清涼。所以能以戒為基礎,在有犯的機會而做到不犯,才能達到清涼。只要對別人有侵犯之意,結果不是傷害別人,就是自己受傷害;若侵犯一個比自己更高、更強的人,自己會受傷害;如果別人比較弱,侵犯的結果,當然別人受到傷害;如果兩個人都一般高、一樣強,最後是兩敗俱傷,一無是處。所以若能把握戒是以不侵犯為依皈、範疇,凡遇到人事問題就不會煩惱;如此,行為的結果將會是清涼的。 

 

然而,修學戒律的人,應以什麼方式和觀念去面對戒法?可分為隨相與離相二者:一為隨相者,依佛陀所建立,剃髪出家,乞食自活,不犯威儀,隨順莊嚴德養之相。二為離相者,謂持戒行者,心識清淨,意念無著,於一切諸戒,猶若虛空,出離持犯,遠諸緣境。因此,菩薩行法,特別重視調伏,就能善治、戒非而入解脫之道。所謂調伏者,依《菩薩善戒經》中,謂有六種方式,可以效行而成就菩提道果。

 

一、性調伏:性,指善根種性,凡修習覺悟的行者,皆具宿世善根種性,若能修習善法,調伏煩身惱心的諸般障碍,當可得證菩提。

 

二、眾生調伏:眾生依六道中的人、天,是調伏的主要對象,唯依學佛行者來說,則以善根與修養,肯定可以成就覺道,如聲聞性、緣覺,以至人天性等,菩薩善能調伏眾生,當分別根性,令使證得道果。

 

三、行調伏:行即是萬行,以千萬行門,應根契機,調伏一切煩惱,導向菩提大道,更能顧憐眾生,自己修習苦行,遠諸優養,心念中,但以正法而投入,恒久不起悔惱,畢生身行不離法處,唯期導引眾生趣向菩提。

 

四、方便調伏:方便,即是權宜便利之義;菩薩為調伏眾生,當以種種方便而行接引,如初發心者,教持禁戒。脫離生死輪迴之苦;若已發心者,教令親近善知識,受持經法,增長智慧,早證菩提道果。

 

五、熟調伏:熟即是成熟,以「善法」為依皈;菩薩為諸眾生,分別以人天之樂而為無善根者說,以出世間法而為有善根者說;前者可促使發菩提心,後者可令增長智慧,以至逐漸成熟菩提道果。

 

六、次第調伏印:印即是法印,依法證印其心,確定調伏的層次,可分上、中、下次第調伏的成熟現象。謂起始者:菩薩專念菩提,其心柔軟,尚未臻於清淨,是為下熟調伏印。次依菩薩雖入清淨,卻未能具足寂靜之功,如是謂之中熟調伏印。終至菩薩修行多劫,即已具足清淨,復能圓滿寂靜之功,道果全然成熟,是為上熟調伏印。

 

總之,戒,旨在不要毀犯,強調身、口、意生起造作的時候,不可以任聽逐境,應當止於寂滅而不發生造作行為,才能化解分別的心念,不至為之束縛,而能入達解脫之道,常住清淨業識,所以說戒具足調伏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