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衣下的足跡 青銀世代的對話

青銀世代的對話 ──搭起心中的橋 /恕

 

一、你是誰   

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說,環境變遷讓不同時空條件成長的兩代人,成為無法理解的兩類人,他以「陸上與海上的兩種人」形容青銀兩個世代。前些時候在聯合報論壇中有刊出「青銀對話20/60」,除了顯示青銀世代大不同,《聯合報》於三月中刊出更多「世代共容-理解與溝通」相關報導,探討如何讓不同世代消弭歧見,跨代協力,共創台灣美好的未來,努力讓台灣更好。

 

書寫《厭世代》的吳承紘也說,作為六年級前半,他和上個世代的父執輩一樣,都受到台灣經濟成長的庇蔭,佔盡好處,「愛拚,就會贏」是定律;但一九九○年代經濟最高峰後出生的青年,面對工作消失、薪資停滯,看不到未來,加上全球化經濟的問題,對某些社會議題、政策立場的反差,讓青年與掌權的三、四年級鴻溝一再擴大,「『厭世』成了共同語言」。他們譴責上一代留下一個爛攤子,說:「來點負能量吧!你一直這麼努力,一定不知道耍廢有多舒服吧?」、「我想要說的,前人們都說過了/我想要做的,有錢人都做過了/我想要的公平都是不公們虛構的。─〈爛泥〉,草東沒有派對」

 

銀代指責年輕人也成了流行,年輕人身上的標籤何其多--「草莓族」、「魯蛇」;說台灣年輕人「只會追求小確幸」;甚至有人說,年輕人不願吃苦:「如果我是年輕人,就算是沒薪水的工作,我也願意做」。有某位企業家還說,「年輕人很會花錢…應該要少花點」;即使「暫時吃苦,但老闆看到你很認真,就會幫你加薪」。

 

銀代的斥責讓掌握網路話語權的青世代爆炸,反擊方式是:惡搞動畫、到粉絲頁按負評、灌爆留言,要小編「出來面對」。每天,總是不斷和各式負能量戰鬥。這類的貼文引發年輕世代,甚至廣大上班族共鳴。總結那些被稱為「魯蛇」或「厭世代」的虛無與憤怒,他們的說法是:「年紀輕輕就能買房的,一定是家裡有錢。出國留學念名校的也是家裡有錢,早早結婚生子的也是家裡有錢。他們不只有錢,還有房。」如此,青銀兩代何時能走出情緒的不滿?

 

二、傳承、接棒──代代的賡續

論 “工作技能”、“電腦”、“傳播”與“科技”、“外語能力” ,現代的年輕人都比以前素質高很多,可是他們面臨的環境卻是嚴峻的,因為工作職缺越來越少,又背負上一代的期待與壓力,銀代對他們的期待是:「肯吃苦一定能成功,不成功表示你沒吃苦!」這令他們產生不被理解與接納的不滿。以前常說的「戲棚下站久了就是你的!」這個觀點青代已不相信了,這完全與他們的經驗不符合,他們只希望有更多的資源,期待銀代能多放手,多鼓勵與提攜。雖然某些企業界也給了青年更多發展的機會,可是有沒有實際去理解青年人真實的經驗、生活與感受?許多網路平台依然沒有加速人們的交流,反而造成更多的衝突與區隔。銀代認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身而為人想得到什麼就要付出代價,你們青年人熟悉網路,在上面憤怒、揶揄“已有的體制”,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備受年輕人喜愛的YouTuber「冏星人」也提醒青世代,「你可以憤怒,只是你花太多時間憤怒,你的精力就不夠給你拿來成功了」。其實每個時代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各個時代都有可以開創的先機。另一方面年輕人也要思索,這麼多人當中人家為什麼會選你?你總要告訴別人你自己會什麼?可否深刻的理解「不是每個世代都非常公平」,教育需要時間,深入問題的脈絡需要時間、由壞轉到好也需要時間。顯然兩代呈顯的是“接棒”、“傳承”、“公平”等問題,針對青銀對話,在〈天下經濟論壇〉的講演中,女作家龍應台說:「在資訊龐雜和爆炸的年代,“不信任”這件事,已經是一個全球的大趨勢,不信任的對象是機構和制度,不管是媒體、大學、法院,或是更直接一些,是那些有話語權、有決策權的人,是我們這代人。」

 

所以銀代要常警惕:自己永遠不要成為“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大人,凡事能保持開放、聆聽、同理的態度;而青代也不要一味的否定上代吃苦、奮鬥、創業的經驗。青銀對話,必須多下點功夫去了解對方不同的立場,雙方都要發揮心智的力量去突破、融合,開創更好的局勢。如果世代之間沒有落差、青年人沒有抱怨,社會也不會進步,因此盼兩代激勵出心靈的火花,多交流、理解與欣賞,也許銀代願意將世代的棒子交到青代手中,說:孩子!可喜!你們能走出象牙塔,跟我們這幾個世代的人做銜接──銜接歷史的智慧、情感,以及累計了好多代的專業知識,這樣台灣社會定能融合成為一個整體,並且一起向前!

 

三、 厭世產業卻是“正向”的負能量

細思:所謂的“厭世”真的是厭世嗎?就以LINE貼圖的厭世系語言,也深深吸引青世代的心。「活著好累,一起厭世吧」、「白眼女孩的厭世人生」、「厭世廢話」、「厭世文青」等,以厭世為名發想的原創貼圖就高達兩百多種,而且持續推陳出新,迄今沒有流行消褪跡象。厭世系相關字眼席捲各種社群平台,厭世變成這世代共同語言,也形成意料之外的「厭世產業」,青代能從憤怒、恐懼感中抽離出來,從事生命的整合── 從“廢柴、負面”起跳,看著磅秤的指針奇蹟的由負轉正。

 

所以厭世代的文宣與理念翻個滾,有的還蠻正向的,青世代的厭世或許可以這麼說:「它只是表象,背後其實是積極的。」例如:大家透過網路互相鼓勵取暖,互相建立一個集體的認同,對於某些既得利益的權貴嘴臉揶揄一下,發揮前人所無的想像力,慢慢的厭世代做出的回擊已成為“無用之用”的論證。就從2016年起有「每天來點負能量」、「厭世動物園」的問世,直到去年「草東沒有派對」拿下金曲獎。

 

所以看似無用卻生猛有力的厭世商機,繽紛多采的辯證潛用,「正負─負正」從模糊的概念到心靈的豐足,展現“突破自我”的精神蓬勃。厭世經過轉化,竟然在嘈嚷的廢墟上開出美麗的鮮花。

 

 

 四、從唯識學的「三性三無性」來看這個轉化的問題

佛法唯識學有談到三性與三無性,所謂“遍計所執”、“依他起”與“圓成實性”。(資料參考千佛山雜誌330、331、332期.雲老禪師的《唯識法相學》)

 

雲老禪師說:

「“遍計所執性”是依於普遍、依人的本質而言,都是在這種分別計較上去執著發生的。意念之所動,才會有這種計量、執著,因為前面是說人依業力而來,普遍都是這樣,所以才叫做“遍計所執”」

 

 「“依他而起”,依什麼他?譬如依於業,在某一種環境它會起變化,像惡行的人有時也會產生善行;善的可能也會有惡的行為。所以同樣依於業也可以進入到道,道也有所謂的邪道、正道的差別。可見依他而起,這個“他”非常廣泛,不是一個單一的“他”。」

 

三性的應用方式就是從“依他而起”來看“遍計所執”的計執,從看到對方進而去調整自己,絕不是去修理別人;譬如:青銀兩代的生活與經驗,依他而起的“他”皆不同,各自有所屬的世代潮流,呈現不同的政治、文化、經濟的氛圍,依“他”具足的因緣與因果都不是單一的。

 

就以這件事來看,年輕人靠厭世「脫魯」,從虛無中找力量,形塑出各自特有的文化,可見好不一定好,壞也不一定壞,奇的是“厭世”的負能量竟能變成文化商機。大家都知道,從iPhone問世、臉書出現了,Google、Airbnb、Kindle、Android 都出現了,人人手上有一個知識革命的武器,青年人的反擊力、訴求都與以前不同,所謂廢柴反而創造了新的商機。一般認為要取正面的能量,不要用負面去思考與因應。可是厭世代的正負──負正翻轉,卻是甜蜜的負荷。

 

所以需要多方瞭解、體諒,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場要求別人:「你不對,你要改!」如果能從“依他而起”下工夫,就可以改變他原有的本質,得到的是圓滿成就、有饒益性的“圓成實性”。當你有所執著,靠修養的智慧能化解這些執著的問題,得到一個圓滿的結果,這就完成了圓成實性,這才是談三性。

 

「如果“遍計所執”是一般的概念,還不能否定必然有“依他而起”的不同的差異相,這裡面依遍計所執就有突破的現象,就不會執著於遍計所執了,為什麼?因為它還顧慮到依他而起...」

 

即使年輕人在悶經濟底下,舞台與機會都很小,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衍生出來的負能量都會帶來商機,因為他們成功的搶食了大眾的「注意力」。精神科醫師作家王浩威也認為:「這個網路數位時代,與四年級生看到的世界諸多不同,年輕人應該勇敢面對自己生存的時代,即使銀世代『卡住位子』,但那些位子(產業)也都過時了!」他鼓勵年輕人以世界公民的角度去理解新的時代,找到自己的位子,就別哈銀世代那些老舊的位子,畢竟成長的初心不是為了互相傷害,而是為了自他的利樂幸福。

 

五、精神的勝利法

事實上,厭世的療癒市場奇大,除了成為台灣年青世代顯學,韓國、日本也孕育不少厭世產業。韓國去年厭世臉,厭世插畫、厭世樂團等也紛紛出籠。日本年輕人則流行人生只求「年薪三百萬日圓」的貧窮卻充實的「貧充」精神勝利法。所謂「山不轉則路轉」、「你不能改變世界,就改變自己吧!」譬如過著節流樸實、自然減碳的生活;雖然不是每個世代都很幸運、平等,但是只要努力、不放棄,都有可能走出一條路來;真誠相信「日日皆是好日」,期許每一天都是一次歲月的微旅行。

 

緣於「人生有涯」,在有限的壽命中,我們無法預知生命的長短,但我們卻可以決定個人生命的厚度。生命的創造原是不斷的修正自己,如果覺得討厭吃苦,只求安逸,那是跟命運示弱;「自尊、自重」與「尊他、敬他」是必須的。畢竟大江東去,大浪淘沙,浮浮沉沉是生命的功課,不妨勇敢的迎接不同的變化。成長是什麼?是不願辜負生命提昇的初心,所以與其感謝那些傷害過你的人,不如先感謝那個沒有被傷害壓倒的自己,說不定哪一天否極泰來,你又走出心靈富足的一條路來,這即是所謂的“精神勝利法”。

 

六、走出同溫層的泡泡

女作家龍應台認為:青銀世代之間不是分水嶺,而是斷崖,因為分水嶺還可以爬過去,但我們現在比較像是“斷崖”,中間沒有橋。她鼓勵跟她同世代的人走出同溫層泡泡,啟動架橋的信任工程,可是責任在斷崖那邊還是這邊?她覺得「是在我們銀代身上,我們要從同溫層走出來,謙虛地認識這個時代的邏輯和深層規則,可是這是一個好大、好大的挑戰。」

 

試問這世代給了年輕人什麼希望、機會與期待?一向青代被譏為“草莓族”,上一代憑什麼這麼說?四、五級生,時代給了他們很多機會,可是路佔要津的他們會不會從主核中心看不到邊緣的問題?就怕自己身在同溫層的泡泡裡,對全球化、新科技帶來的遊戲新規則沒有很多認識,然後覺得青代總是叛逆、搞怪。龍應台又說:「如果我們不想從不信任的斷崖掉下去,就要從同溫層泡泡出來。只有我們出來,才能在這個斷崖架橋,開啟一個重建信任的大工程。因為我們都知道,信任是社會資本,一個開放社會如果缺了信任這個資本,整個機制會走不下去。」

 

何謂「同溫層」?全球都有「同溫層」的,同溫層(stratosphere)」這個概念,大約一年多以前就在全世界受到關注。在氣象學中,同溫層是指大氣層中的平流層,在平流層裡面,大氣基本保持水平方向流動,較少有垂直方向的流動。就像在這新傳播時代,社交網路的發達帶來信息爆炸,乍看人們接觸信息的管道、內容、數量都極大豐富了,然而網路虛擬世界,群體迷思反而更加凸顯。無論是國外的推特,臉書,Instagram,還是中國的微博,微信朋友圈,人們往往會追蹤與自己立場、觀念接近的信息源,屏蔽拉黑自己厭惡的相反意見者。久而久之,看到的都是自己愛看的、熟悉的資訊。它們在你身邊豎起一道又一道厚厚的圍牆,在同溫層的泡泡裡,我們是如此的狂妄,面對外來的世界卻又如此軟弱,「同溫層」使你更自戀。

 

那該如何「逃離同溫層」呢?首先,要多傾聽他人的心聲;其次拓寬信息來源管道,多閱讀,多思考;培養多元興趣和廣闊視野,不要把一小塊天地當做世界的全部。所以不管青代、銀代,莫要待在舒服的同溫層泡泡裡,令彼此間的對話將變得更困難,出來透透氣吧!(資料參考《天下雜誌》)

 

七、搭橋“溝通”的願景工程

前已說聯合報在今年的三月中,陸續推出「世代共好」三部曲:「共容」、「共榮」、「共融」,探討世代的“理解”包容、職場“傳承”共榮,讓台灣成為各世代“安適”的共融之地。禪行者自在灑脫,著重於心念的莊嚴,言行的清淨,生活的澹泊,雲老禪師講到千佛山女子佛學院的院訓──「清淨、莊嚴、淡泊」時,首先提醒須有“包容、謙虛、共識”的修養;也就是具足“包容、謙虛”才能達到最後的“共識”,充分闡釋「世代共好」三部曲:「共容」、「共榮」、「共融」的真義。

 

何謂好壞?當一切用心過、努力過,經過咀嚼,那個美好才會出現。唯有超越正反、好壞兩面,視野才會寬闊。深信在青銀兩代的思想森林深處或可找到一泓清洌的甘泉。若能召喚「搭橋」的共識,國家社會才能融為一個整體,又如:兩方有人要過橋,卡在“獨木橋”上,真的就過不去了嗎?其實於“法”上的思考就不必在獨木橋這個“實相”上打轉,可以呈現另一種智慧的、饒益性的意境。如果執著在“瓶、鵝”或“獨木橋”的實相上,不知轉動有限的物質的相,以達至精神上的境用,即使禪師叫喚一聲“某甲”,學人一聲應諾,也未必出得身來!

 

搭橋工程願景令人想到杜甫的詩:

「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這種人溺已溺的悲憫心、濟度天下蒼生的懷抱,青銀兩代都可以實際去行!當熙熙攘攘的塵世,人們產生鴻溝時,不妨搭起一座心靈的大橋吧!令兩岸、兩代不同觀點的人,都能在這座橋上,自由無礙的穿行往來,不論天晴天雨互相問好,不會擦肩而過,也不會冷眼相對。即使橋身小,然而心靈大度,舉手投足不失活潑自如,相信這樣的一座橋定能承載許多彌合與連結。善惡,是非,美醜,成敗,貧富……等等,一切唯心所造;吾人生活於暫短的幾十年,如果把理智抹煞掉,把感情投擲在煩惱和緊張的情緒中,遠離了人生的一份真實──平和,安詳,當然,旅程上的日子,便是厄苦交織的一片灰色了。什麼是成功?我認為能創造人生的價值意義,跟別人產生美好的連結,這就是成功的最好註腳。(本文部份資料參考聯合報)

 

最後再以 雲老禪師在《禪的智慧2》(跨過間隔)內文說的,作為警示共勉:

在境與心,事與理相對的間隔中,往往多少人視同萬丈鴻溝,在畏葸的心情之下,而頹然捨「道」,心甘情願徘徊於「境和事」的一邊,遙望著「心和理」不及而自怨自艾;很少有人面對現實而行深般若,求得處之泰然的平靜生活。

  這就是人類的弱點,惟有仰賴善德的棒喝,像醍醐灌頂,頓然去病醒迷,昂首挺胸地跨過間隔,越過鴻溝,到達理想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