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演講 王維筆下的親情、詩情和禪意(三)

    王維詩寫得好、王縉文寫得好,王維畫畫得好、王縉書法好,因為各有所長,他們不會彼此嫉妒,是良性競爭

  • 文:編輯部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 341期2019年3月

專題演講 王維筆下的親情、詩情和禪意(三)
時間:107年6月24日
地點:菩提寺視聽教室
演講者:鍾玲教授
 

再看一首王維為跟王縉分別寫的詩,〈別弟縉後登青龍寺望藍田山〉。寫詩的年份不知是在安祿山之亂前,還是之後;王縉外放去當官,如是之前,兄弟兩人先回藍田別墅探媽媽以後,王維送弟弟上路。如是之後,兄弟兩人回藍田相聚,再別離。中國古代自從漢朝開始,有「帳飲」的送別習俗,帳飲就是在郊野官道上張設帷帳,宴飲送別。當時送別送上五哩十哩都有可能,兩人可能都騎馬,預約官道上的驛站或亭子,在那搭帳棚吃東西、喝酒。那時候才是真正道別了,不是在家門道別,不是在城門道別。何以古代人如此長情?現在你送走了人可以在視屏上見面說話,以前哪能?以前一別可能三年見不到。所以以前別情更濃。

 

我們一起來讀王維的〈別弟縉後登青龍寺望藍田山〉:

 

  陌上新離別,蒼茫四郊晦。登高不見君,故山複雲外。

  遠樹蔽行人,長天隱秋塞。心悲宦遊子,何處飛征蓋。

 

先分析題目:跟弟弟分別了以後,王維「登青龍寺望藍田山」,青龍寺在陝西西安城郊,城東南的鐵爐廟村北,在地勢高峻的樂游原上,日本學僧在青龍寺學密宗,故青龍寺為日本真言宗的祖庭。所以王維是到位置比較高的寺院,登高望遠,望藍田山,藍田山有他的藍田別墅、他跟弟弟才相聚過的地方。藍田別墅也是在長安東南方向的終南山脈。

 

「陌上新離別」剛剛講過,別離不是在城門,陌上是什麼意思啊?陌、就是阡陌、田壟,就是田裡頭的橫的豎的小徑。陌上新離別、就表示那個驛道、大路旁邊就是田,他在那個地方剛剛跟弟弟道別。「蒼茫四郊晦」,天就暗下來,四面的郊野也暗下來,心情也暗下來,很難過。「登高不見君」,王維就到青龍寺的高處去望驛道,看不到弟弟的馬車,去了哪裡了?

 

「故山複雲外」,故山又在雲外,故山應該指他們兩個人遊玩的藍田別墅所在的終南山,連終南山都給雲擋住了。「遠樹蔽行人」,因為剛剛別離,他趕到青龍寺高處,以為看得見弟弟的行蹤,但是樹又把弟弟的車馬擋住了。「長天隱秋塞」,秋塞是指長安向東有潼關,向北有吉安、榆林,向西有嘉峪關,那些邊塞都遠遠的在雲層的後面,或者是天際那邊。「心悲宦遊子」,王維的心為宦游的弟弟而悲傷。宦遊通常就是貶官上任的行程,赴官位的所在,稱之為宦遊。由任職的外地回朝廷也是宦遊。

 

「何處飛征蓋」,「征蓋」是什麼?是一種代名詞,以部分代全,征蓋是車上面的蓋頂,以蓋代車本身。王縉應該是坐馬車。「飛」指旅行之快速,弟弟你那個飛快的馬車去到哪裡了。這首詩〈別弟縉後登青龍寺望藍田山〉中,他提幾次弟弟?我指用了多少個意指弟弟的代名詞?中國古典詩中,很少用汝、君、你、爾之類的代名詞,通常都省略。我們看裴迪寫的《送崔九》,裴迪是王維交往最密的朋友,崔九是王維的小舅子,他們三人也是在藍田寫詩歌唱和的詩友。這是裴迪寫的《送崔九》: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莫學武陵人,暫遊桃源裡。」

 

「歸山深淺去」,你(指崔九)去到深山或近人煙的山,「須盡丘壑美」,你一定要盡情的享受山丘深壑之美,「莫學武陵人」,不要學那武陵人去桃花源,進去了就很快出來,「暫遊桃源裡」,不要只是到桃花源暫時一遊。你看這首詩有沒有用君、爾、汝這些代名詞?一個都沒有,全省略了!可是王維的詩〈別弟縉後登青龍寺望藍田山〉犯詩歌的常規,他提了好多次弟弟,數數看幾個?用了四個代名詞:見「君」、蔽「行人」、宦「遊子」、題目的別「弟」。提那麼多次是古典詩裡少有的。這手法也是一種強調,弟弟不斷在詩裡頭出現,強調他對弟弟的懷念。

 

756年夏,王維五十七歲時,安祿山攻破長安,稱帝以洛陽為都。王維被安祿山的軍隊押送洛陽,他裝病吃瀉肚子的藥不上朝,安祿山還是叫他當他原來的官,即「給事中」。王維被軟禁在菩提寺,裴迪來探他,他念一首自己寫的詩給裴迪聽,「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僚何日更朝天。秋槐葉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前兩句很要緊,表現出他懷念唐朝:天下千萬戶老百姓都在傷心國破了,什麼時候百官再去朝拜唐朝的天子呢?這首詩裴迪帶出去傳開了。

 

現在講弟弟王縉的遭遇。安祿山之亂時王縉跟著李光弼鎮守太原,太原在山西中部偏北。757年正月,史思明發兵十萬進攻太原,太原城守軍只有一萬人,十比一,這個仗怎麼打?李光弼很厲害,居然大敗寇軍。他先用拋石機器,殺了一萬攻城的敵軍。又用地道戰,把地道挖到敵營,忽然半夜軍隊由地道出來,殺他一兩萬人。不久洛陽局勢生變,安慶緒把爸爸安祿山殺了自立為帝,史思明就帶部分寇軍離去。圍城寇軍還是剩下九萬人,但氣勢弱了。那時候李光弼的敢死隊沖出去,斬首七萬寇軍。唐朝打了痛快的一次勝仗,758年唐朝廷論功行賞的時候,李光弼說王縉幫了不少忙、出了計謀。王縉因戰功升為刑部侍郎,司法部門的副首長,正四品官職。

 

757年九月郭子儀的軍隊收復長安,十月收復洛陽。這些「偽官」由洛陽被解送回長安,包括王維。朝廷論偽官的刑罰時,王縉說,將我的功抵我哥哥的過,我放棄刑部侍郎的官位,請免我哥哥的罪。再加上那首經由裴迪傳開來的詩,朝廷也知道王維心向朝廷,所以赦免了王維投敵之罪,讓他在朝廷當跟以前等級一樣的官,太子中允。並收回王縉刑部侍郎的官位,另派降一階的官職。急功好權的弟弟,為了救哥哥,會連軍功都放棄,感情是很深的。

 

760年,王維六十一歲時,王縉被外放擔任蜀州刺史,也是三品或四品的大官,可是外放多少是降級的,因為他沒有辦法參與朝廷大事。現在輪到哥哥救弟弟了,王維寫了《責躬薦弟表》上給皇帝,責備自己兼推薦弟弟,說自己在忠方面,在政績方面、在義氣方面、在才跟德方面,都不如弟弟。所以他想放棄他的官職引退,換一個在朝廷的小官職給弟弟,讓王縉能回長安。王維又在表中又說:「兩人又俱白首,一別恐隔黃泉,儻得同居,相視而歿。」兩個人都白頭了,一個六十一歲、一個六十歲,在古代六十歲很老了,在現代還算壯年。他們兄弟都老了,一別恐怕就不能夠再見,生死兩別了,讓他回來的話,我可以望著他而瞑目。寫得很動人,那時候王維大概知道自己身體不太好,死期將近,所以祈求唐肅宗放他弟弟回來,也知道弟弟有才能,在朝廷可以大有作為。所以他們兄弟是恩恩相報的因緣,弟弟當年這樣救他,才三年前,現在輪到他這樣救弟弟。

 

第二年,王維寫了《謝弟縉新授左散騎常侍狀》給唐肅宗,他弟弟真被封一個三品官職回朝廷了,所以他寫了謝狀給皇帝,以謝皇帝封弟弟回朝廷做左散騎常侍。狀中講「斷行之雁,飛鳴接翼....不勝戴荷,踴躍之至。」想像排人字形的飛雁,有一行中斷了個位子,現在落單的雁飛回來,能夠一面飛一面呼應地叫,比翼雙飛,兄弟感情很深!王維過世的時候是761年七月,弟弟不在朝廷,因為肅宗又把他派去當地方官,山西鳳翔府的府尹。《舊唐書》王維傳說「臨終之際,以縉在鳳翔,忽索筆作別縉書。」在王維臨終的時候,因為弟弟在鳳翔,趕不回來,他就要筆來寫了一封信給弟弟,王維深愛弟弟,一直到死都是這樣。

 

我們可以理解王維何以這樣對王縉,王維是個充滿了愛的人,愛弟弟妹妹、愛媽媽,也愛一些美好的事物。可是他弟弟不是個滿心溫情的人,王縉有剛猛霸氣的一面。我覺得人可以有很多面,王縉把他最人性的一面給了家人,他對哥哥一向 非常好,兩個弟弟都帶出去做官。現在的問題是:兄弟差別這麼大,哥哥王維謙和、好施捨,弟弟強勢、貪心,怎麼能成為生死之交呢?這是一個果有很多因的案例,我們要照白雲老和尚教的,探索這些不同的因,是那些因造成他們生死相許的果?我們無法談前世因緣,就談現世的因果。

 

第一、他們一起長大,王維是位包融、友愛的兄長,所以弟弟妹妹敬愛他是自然的。因為他愛護、拉拔弟弟,王縉必會敬重哥哥。第二、兩兄弟在佛教家庭長大,從小一同禮佛、打坐、吃素,都是和睦相處,不是有紛爭的關係。第三、兩人才華相若:王維詩寫得好、王縉文寫得好,王維畫畫得好、王縉書法好,因為各有所長,他們不會彼此嫉妒,是良性競爭。第四、個性互補,一個是溫和、柔韌,一個是強勢、剛硬,所以兩個人聯手對外時,相輔相成。必然是幾十年來王維全力照顧王縉,王縉才會捨官救哥哥。王維對弟弟的犧牲相救,深深感動,才也犧牲官位成全王縉。彼此互為因果。(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