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業的形成

    《大寶積經・卷九十六》說:「閻羅常告彼罪人,無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日來,業報自招無代者。」這便是自作自受的詮釋。

  • 文: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50期2019年12月

雲語書摘 業的形成 /潛

 

  業的梵語音譯是羯磨,就是造作的意思。業是身、口、意造作時所形成的結果。
  於身指一切行為動作,是造作之用。
  於口指凡是語言道說,是造作之本。
  於意指所有思想觀念,是造作之源。
  業,有善,即好的;有惡,即不好的;有無記,即不能辨別是好或不好的等不同的性質。任何身口意的造作必然成為業因,於將來會感招苦或樂的果報。
  《楞嚴經?卷四》說:眾生具有殺、盜、淫三種造作之業,生起各種感應的果報;所謂「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係依殺盜因緣,而有命債還復的果報;「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係依淫業因緣,而有心色相應的果報。「唯殺盜淫三為根本」,隨業隨報,無有窮盡,故稱業果相續。
  身口意三業有十惡行,不可掉以輕心:
  身業有殺生、偷盜、邪淫。
  口業有妄語、兩舌、惡口、綺語。
  意業有貪、瞋、癡。
  這十惡業行為,於造作的範圍,有自己造作,或教他作,即唆使他人造作,或見他作,自己隨順造作,或見作隨喜,即使是一句「不要緊」或說「隨他」,皆係造作。
  可見業的形成,來自自己的身口意於殺、盜、淫等的造作;依照造作的性質,而承受不同的果報,所以攝護身口意,是學佛行者必須修養的主題。
  《法句經故事集》第五品謂無明的人以為「這是我兒子,這是我的財富。」事實上,此身不為己有,更何況兒子和財富呢!
  在第五品中談到關於吝嗇富翁的命運:阿難達是舍衛城非常富有的人,但卻吝於布施。他常對兒子牧拉斯理說:「不要自以為有錢,我們不應該花錢,反而要更努力累積財富,否則財產會日漸減少。」他在屋裡埋了五甕的金幣,但未告知任何人。
  富人死後,投胎到離舍衛城不遠的乞丐村。從他母親懷孕起,所有乞丐的收入就減少,他們認為其中一定有個不祥的人,就逐步過濾,最後判斷這懷孕的婦女就是禍首,於是驅逐她離開村子。後來,她生下一個醜陋、人見人厭的兒子。每次她出去乞討,就能得到他人的施捨,但帶著兒子一起去乞討時,什麼也得不到。所以等兒子長大後,她要兒子單獨外出乞討。當他走到前世的家時,他那些孫子們看見他醜陋的外表時,心生恐懼,就叫僕人把他趕走。
  這時,佛陀也在城裡托缽,看見這件事,要阿難去請牧拉斯里(乞丐前世的兒子)前來一談。佛陀向牧拉斯里說:「這乞丐實際上是你前世的父親。」但他不相信,佛陀叫乞丐去挖出那五甕金幣,牧拉斯里這才相信。此後,他們成為虔誠的學佛者。
  可知,眼見耳聞的聲色是吾人最容易為之迷惑而造業。聲是音,是響;色是相,是質礙。聲與色是世間不可或缺的現象,在六道輪迴的眾生,無不為此現象而迷惑,長久地沉淪在聲色的見聞裡,發起貪、瞋、慢、疑、見等無明煩惱。
  無明是不得明見,如處於暗室,缺少般若的光照。煩惱是煩身惱心,如處於飢渴,不得菩提的法食。於是,短短的數十年,一味地在聲色裡追逐,在分別中強烈地計較和執著,只憑個己的好惡之心,發動或貪、或瞋、或癡、或慢等不同的無明煩惱。例如因業而生起是非、對錯、好壞、美醜、垢淨、善惡、大小等相對的情識作用;使得心念的所起,於受、想中盡是憂、喜、悲、歡、稱、譏、諂、損等染著的分別意識,譬如時下的3C產品風潮,對人類所造成的影響,尤其是視力的傷害,如乾眼症、視網膜剝離、青光眼、近視、弱視等,可謂之頗為深遠。展現眾人眼、耳的無常現象,多數人似乎被聲色之相所迷惑,很少有人從現象中去發現:
  是何因緣,形成如此?
  是何因果,造成如此?
  人類的環境,是業力所形成的,身口意的造作行為,幾乎皆依情識而起作用,依作用而生分別心,總是侷限於因業而隨業再造作;正因為如此,佛陀的教法才說:眾生迷惑於聲色,而發起貪、瞋、癡、慢、疑、不正見,隨著情勢去分別,乃淪落至無盡的無明煩惱裡。但是,佛陀也說:「業中有道!」
  《白雲深處》〈力源的修養〉中提到:
  煩惱是「業」,菩提是「道」;務期轉「煩惱」而成「菩提」,面對煩惱,於其中發現菩提;豈不是所謂的轉「業」而成「道」麼!聲與色是人世間的現實之相,是人就不可能與聲色脫離關係;但是,迷惑或覺悟,則在具有主宰力的「力源」,是業力?或是道力?因為主宰是決定,如果力源是分別「業、道」的不同。首先必須認識「業、道」的效用;也就是選擇的時候,要有比較的能力,這種能力就在認識業、道的利、害後,再作選擇,選擇有利益而無傷害的結果。因此,面對聲色是迷的話,它的力源是業;是覺的話,它的力源是道。所以,聲色於學佛的人來說,是否具足修養?確立於是「業的力源」,則隨業而轉;相反,是「道的力源」,則轉業為道。
  《大寶積經?卷九十六》說:「閻羅常告彼罪人,無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日來,業報自招無代者。」這便是自作自受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