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金剛經》聲聞行人斷惑證真之旨趣(上)

    『聲』是指佛陀藉聲音而傳達、所宣說的種種道理方法;『聞』是指聽的作用,從聲音而聽得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

  • 文:若知出處:學術論文期數:350期2019年12月

從聲聞行者的修證試論《金剛經》聲聞行人斷惑證真之旨趣(上) /釋若知

 

提要:

聲聞是佛法三乘行人之一,乃佛陀時代聽聞佛陀聲教而證悟的出家弟子。根據《解深密經》卷二第五〈無自性相品〉提到,聲聞有兩類︰一類是一向趣寂聲聞,即永沈於無餘涅槃者;另一類回向菩提聲聞,即回心轉向大乘而證無上菩提者。

我們生存的娑婆世界是個堪忍的五濁惡世,佛陀慈悲,發願於五濁惡世成就佛道來救濟沉淪苦海的眾生;佛陀成道後最初於鹿野苑度五比丘,首先開演的便是四聖諦法,隨後以十二年演《阿含經》,其中有許多離苦得樂的道理與方法,弟子聞聲受教,依法進修,乃至聞聲悟道,即得證空住寂,出離輪迴。

《金剛經》有品特闡釋聲聞行者的修證意境,對聲聞沉空守寂有提昇效益之助,謹拈出以感恩佛陀對聲聞行者諄諄教誨之苦心。

關鍵詞

三轉法輪   三向一果  有餘涅槃  無餘涅槃  回小向大  回自向他  究竟涅槃

一、引言

人是六道眾生之一,眾生依於業作,在三界六道輪迴,這個範圍,名之娑婆世界(註1)。娑婆世界是個堪忍的五濁惡世(註2),眾生不知不覺,於無明中造作,在生死中輪迴;最悲哀的莫過於,沉於苦猶以苦為樂,如魚游水、如蛆戀糞,真乃無明之極,佛陀稱為「可憐憫者」!

佛陀發願於娑婆世界成正覺,救度此穢土的眾生。當佛陀在菩提迦耶菩提樹下成道後,感慨道「法爾如是」,佛陀覺悟的證知是:原來眾生同具這種智慧眼,但因為無明所覆,以致無法顯現本有的智慧光芒,當眾生還處在迷惑中時,他們也沒有辦法接受這些道理;所以佛陀雖然悟到「法爾如是」,可是卻不想對眾生宣說,後來經過梵天王的啟請,請佛陀悲憫眾生,宣說法要。世間固然有許多眾生無法理解接受,可是還有許多深植菩提種子的眾生,他們渴望著佛法,於此因緣佛陀才應允說法,這是佛陀度眾的緣起。(註3)

改變心意後,佛陀最初到鹿野苑三轉法輪度五比丘:「(這五位比丘,母系有憍陳如、阿說示〈馬勝〉,父系有跋提、十力迦葉、摩訶男;他們原本都是追隨悉達多太子一同苦行的人,當看到悉達多放棄苦行後,以為悉達多退失了道心,於是相繼離去)。當佛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後,到鹿野苑度化五比丘,對他們三轉法輪,首先示轉:『此是苦也,此是集也,此是滅也,此是道也,此示四諦之四相』,憍陳如立即證悟;接著佛陀第二勸轉:『苦當知,集當斷,滅當證,道當修,此勸諦之修行』;接著證轉:『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斷,滅者我已證,道者我已修,此佛自舉己為證也』,其他四位比丘相繼證悟。此三轉中,上根者以第一之示轉,中根者以第二之勸轉,下根者以第三之證轉,而各悟道。」(註4)

這是佛陀最初說法──三轉法輪,所轉即苦集滅道四聖諦義,隨後佛陀以十二年演說《阿含經》聲聞教義,除四聖諦外,還有三十七助道品(註5)、十二因緣、五蘊空義等諸法要,度弟子無數。一般經典所舉大比丘人數為一千二百五十人(註6),皆大羅漢,都是聞聲受教而得度者。

聲聞的目的在離苦得樂,苦是業果的現象,若要消滅苦,就必須要有道理方法,依教如法修行,修行證驗,進入法身境界的時候,他可以把這個色身,於面對現實種種苦的時候,做到我空法有,超然入寂,這種離苦得樂,就是成就道業的方法。

二、聲聞的修證

白雲老禪師在《大般若經要解》第三十五集〈聲聞果證之識〉中提到:

「聲聞,可以簡單的說:『聲』是指佛陀藉聲音而傳達、所宣說的種種道理方法;『聞』是指聽的作用,從聲音而聽得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所以說『佛陀之聲、眾生之聞』,至於依此修行的學佛者,則稱之為聲聞乘行者。」這是對「聲聞」首先必須建立起的概念。

「習聲聞法的聲聞乘行者,若依般若經上的相關文字記載而介紹,則『聲聞』分別有『決定聲聞』、『退道聲聞』、『應化聲聞』、『增上慢聲聞』,以及『大乘聲聞』五大類別」;這是細分,約分則為《解深密經》所提「一向趣寂聲聞」和「回向菩提聲聞」兩類。因為退道聲聞、增上慢聲聞性屬決定聲聞,即定性聲聞;應化聲聞則屬外顯羅漢相內密菩薩行的聲聞菩薩,係大乘聲聞。

文中又說:「至於聲聞之果相,一般經典上則談羅漢四果,或說聲聞四果,唯獨般若經對於聲聞果相,特別分作『三向一果』、『四向四果』及『四果定位』三類,細作說明:

三向一果,包含『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四者,其中『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屬於三種向位,『阿羅漢』則是一個果位,綜而稱作三向一果,是聲聞乘行者在修養成果與境界上的差別。聲聞的最終修養成就,是證得阿羅漢果位,但在尚未完成阿羅漢果位以前,則另有三個趣向的機會,亦即行者在修養上一旦達到了須陀洹的境界,就不一定要經歷斯陀含、阿那含的過程,直接就能向於阿羅漢,成就果位;一旦到達斯陀含的成就,也不須經歷阿那含,亦可直接向於羅漢之境;到達阿那含的修養之後,那就更有機會直接成就阿羅漢了,所以前三者稱作『向位』,最後的羅漢成就才真正屬於『果位』,是聲聞修養的最終成果,這就是三向一果的過程與差別。

四向四果,其所謂『四向』是依行位而言,『四果』則以定位來說。聲聞乘的阿羅漢果位,必須完成無學位,並進入涅槃,如此才堪稱圓滿成就羅漢之果,如果具備了羅漢的境界與修養,但尚未進入涅槃,則只是完成一種行位,是屬於阿羅漢的行位,而不是果位,也不是定位;此外如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同樣都有趣向羅漢的機會與變化性,所以無所謂『定位』可言。『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四者於行位而言,又稱作向位,同時也可以稱作果位,因為完成了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或阿羅漢,已是一種結果的形成,只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所成就的結果,不是最後的圓滿結果,所以『四向』是以行位而言,『四果』則以修養所證得的結果來說,這就是四向四果的定義與內涵。

四果定位,『定』是肯定之意,那麼,聲聞乘四種決定的果位在行位上如何肯定呢?經典上說明:『須陀洹果,斷三界見惑已盡,預入聖道法流,故稱預流果位。』所以須陀洹的身分肯定在行位上已斷除『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之見惑。…『須陀洹果』又稱作『預流果』,是為已入聖流之意。

斯陀含,經典中說明『於欲界九品思惑中,前六品已斷盡,後三品猶在,當於欲界之人間或六欲天受生一度,為一度往來者,故稱一來果位。』表示凡到達斯陀含行位,具足斯陀含修養之行者,處於三界的欲界環境中,面對煩惱的顯現以至消化的過程(此一過程以思惑而言,共可分作九品)(第三節圖表可參考),已能具足九品思惑中的前六品,但後三品尚未完成,所以仍須住欲界,直到當生結束,來生再來一遭,『斯陀含』即依此現象而說。『一來』表示仍須『再來一次』,並且於再來之世成就,完成『一來果』,也就是斯陀含果;所以『斯陀含』也譯作『一往來』,表示欲界之前六品已斷,後三品未斷,故須再來一次,於來生圓滿九品中的後三品,繼續其聲聞修養。

阿那含,經典中說明『於欲界斷後三品思惑盡,不再來欲界受生,入於色或無色界而不還者,故稱不來或不還果位。』阿那含,一般譯作『不往來』或『不再來』,其行位已肯定具足思惑品後三品之思惑修養,故不須再來,當生即得成就;亦即其前一生已完成斯陀含之因,具備九品思惑中前六品的修養,所以再來之時能具備斯陀含的樣子,繼續修養以斷後三品,終不再受生死,不再來去,當生『從斯陀含之因,到阿那含之果』,所以,阿那含果又稱作『不來果』或『不還果』。行者自完全斷欲界煩惱而進入色界、無色界,不再來之後,即已完成阿那含。

至於阿羅漢,則在完全斷盡色界、無色界之一切見惑、思惑,圓滿修養後,才肯定證得羅漢之果;羅漢(阿羅漢),中文譯義為『無學位』,表示於所應學堪稱所作皆辦,所學皆已圓滿,如此是為羅漢果證之境。」 (註7)

再看《長阿含經》卷二提到:「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賢聖之眾」(註8) 。這〝四雙八輩〞,似已成為後世論述聲聞成就之專有名詞(註9),影響深鉅,翻開《佛學大辭典》,它的註釋就是「小乘四向四果之聖者也」,所以只要談到聲聞的修證,通常四雙八輩為其定解。

但是當我們翻開《佛說四十二章經》(註10)的首章,經文提到: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

可見聲聞修證並不是四向四果的固定模式,而是〝三向一果〞的修行方法。何謂〝三向一果〞?前已略言。

白雲老禪師在《解惑篇》中釋疑說:「我先要提醒大家:聲聞乘並無四果,只有三向一果,須陀洹、斯陀洹、阿那含是三個向位,都可以向到阿羅漢果,果只有一個─阿羅漢果」(註11),這是聲聞的修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