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研院園地 談晉文公的生平和誠信

    晉文公一生傳奇,遇無常變化,最後在歷史記載中留下不少典故,到底他的誠信是實是虛,亦無從考究;我們佛弟子鑑古論今,最少要做到「諸惡莫作」。

  • 文:編輯部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50期2019年12月

佛研院園地 談晉文公的生平和誠信 /祺

 

  姬重耳生於公元前671年,父為晉獻公,母為戎族的狐姬

  其繼母驪姬於前665年生下兒子奚齊,即陷害重耳三兄弟包括其兄申生及其弟夷吾,重耳被晉獻公派守蒲城,其兄申生則於翌年被驪姬害死,重耳亦被父親派勃鞮追殺但失敗,重耳選擇「子不與父戰」而逃走,逃往狄族人的地方,自此開始了流亡19年的生涯,所經地方包括狄、衛、齊、曹、宋、鄭、楚、秦八國。

在狄國 (656-644)

  重耳先在狄國住了12年。前651年,晉獻公逝世,荀息當宰相,驪姬立其子奚齊為君,不久,奚齊及驪姬被里克殺死,荀息自殺,里克派人迎接重耳回國即位,重耳辭謝。前650年,重耳之弟夷吾自立為晉惠公。

在衛國(644)

  前644年,重耳發現有人行刺他,又逃到衛國。衛國看他是個倒運的公子,不肯接待他。他們只得一路行去。

在齊國(644-639)

  前644年,晉惠公派勃鞮第二次追殺重耳,重耳沒死,覺得不能在狄國多留。他決定去齊國,希望得到齊國的幫助和保護。齊桓公贈送他20輛車馬,並將宗室女齊姜嫁給他。重耳在齊國過了5年安逸的生活,放棄了恢復君位的願望。

前639年,齊桓公死後,齊國發生內亂。妻子齊姜及忠臣趙衰和咎犯勸告重耳趕快離開齊國,但是重耳不肯。因此,趙衰等人讓重耳喝醉了,把重耳抬到馬車上離開齊國。

在曹國(639)

  重耳和他的忠臣到了曹國不足一年就離開。

在宋國(638)

  前638年,宋襄公熱情地款待了他,並贈送了20輛車馬給他。

在鄭國(637)

  前637年,重耳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詹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但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詹勸告,對重耳不予禮遇接待。 

在楚國(637)

  同年到了楚國,楚成王設宴接待他並問他以後打算如何報答楚國?重耳如何回答呢?請看下文(其二)。楚國大夫成得臣建議楚成王馬上殺死重耳,以免給自己留下後患,但是楚成王沒有採納他的意見。

在秦國(636)

  最後,重耳到了秦國,秦穆公熱烈地接待了他,並將宗室女子五人許配與他,其中就有秦穆公的親生女兒懷嬴。

  後來重耳又跟楚成王、秦穆公等人結成了好友,當然對那些戲弄了他的國家也記在了心裡。秦晉之好、退避三舍、割股充飢、野人賜土等等這些故事都是發生在這段時間裡。

返國即位

  最終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晉國當了國君。由於他嘗盡了世間冷暖,所以他回國之後能正確處理各種事務、善待百姓,最終成為一代霸主。

 

誠信

  這是我們從歷史書中自有關晉文公的生平,可這樣一位知禮守義的君主,孔子卻說了一句令人耐人尋味的說話:「晉文公譎而不正」。意思就是說晉文公詭詐而不正派。

  原話還有後半句,是「齊桓公正而不譎。」這是怎麼回事呢?孔子為什麼對晉文公有如此評價呢?孔子只是下了這個斷語,但並沒有解釋。

  那麼,到底晉文公是否有誠信呢?

  以下三則記載,展視了晉文公具誠信的一面。

其一、《左傳 ─ 燭之武退秦師》「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譯文:  晉大夫子犯請求出兵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個人(秦伯) 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用散亂(的局面)代替整齊(的局面),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就離開了鄭國。

 

其二、《左傳 ─ 僖公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軍三舍。」又二十三年:「退三舍闢之」。

譯文:楚成王問晉文公打算如何報答楚國宴待之情。重耳回答:「萬一晉國和楚國之間發生了戰爭,我願意命令軍隊撤退三舍(即九十里)」二十三年後,晉文公於兩軍相遇的時候,「撒退九十里相讓」。

 

其三、《呂氏春秋》晉文公伐原與士期七日,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謀士言曰:「原將下矣。」師吏請待之。公曰:「信,國之寶也。得原失寶,吾不為也。」遂去之。明年復伐之,與士期必得原然後反,原人聞之乃下。衛人聞之,以文公之信為至矣,乃歸文公。故曰「攻原得衛」者,此之謂也。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不若勿得也,必誠信以得之,歸之者非獨衛也。文公可謂知求欲矣。

譯文:

晉文公起兵討伐原國,跟其將士說七天攻下原,如七天不能攻克,便班師回朝。謀士進言說:原國快要攻下了,請稍等一些時間。晉文公回覆說:誠信,是國家的寶物,我不能不守。於是,撤兵返回。翌年後再攻原,與其將士說一定可以攻克原國而回,原國人聽了後,認為文公以誠信治國,於是,歸順了。

所以,亦有這樣的說法。文公不是不想得到原國,而是不想在失去誠信下而得到原國,不能以不誠的方法而得到。一定得以誠信得到,這樣,可得到歸順的國家會不止是原國、衛國。可以說,晉文公清楚知道自己想得到的是甚麼。(也難怪孔子評他「譎而不正」)

 

  根據歷史記載,晉文公的一生,因環境的影響而充滿了變化,在19年的流亡生涯中,經歷了被刺殺、被屈辱、被奚落,亦有雪中送炭以及利益交換的複雜人事關係,當中充滿了人情冷暖,其中獲多名妻子和忠臣的支持,又接納了曾追殺的將士而重用。因為有了寶貴的經驗,明白老百姓要求一個有誠信的君主。所以,在下達命令的表現上均重誠信。以下有關重耳逃亡時期,其臣介之推給他的贈言,亦有可能給他一個重要的信息,就是為君者必須“常清明、常自省”。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一生傳奇,遇無常變化,最後在歷史記載中留下不少典故,到底他的誠信是實是虛,亦無從考究;我們佛弟子鑑古論今,最少要做到「諸惡莫作」。

願將此「割股侍君」名句紀念古大德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