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淨業行人

    貪瞋癡最強烈猶如熾盛之火,而於財色名食睡有強烈佔有欲之人,於心念中充滿了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之相。

  • 文: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54期2020年5月

雲語書摘 最大的功德在那裡 /潛

 

所謂淨業行人,就是學佛的人,也就是修行覺悟的行者。

業,是事業,是行為,是造作行為完成之後的結果;也可以說正在造作之時,也叫做業;因為正在造作,是一個過程,造作完了,有一個結果,所以稱之為業。業可分為三大類:善業、惡業與無記業(不能分辨是善或惡的)。那淨業,即是清淨的事業或行為。

 

佛陀的教法中,謂學佛者應遠惡向善,已善者,更為增上。又說應淨業修道,已修者更加精進。所謂道,就是行為調適之後的修養功德。所以學佛者的畢生事業,就是了生脫死;而佛法的要義,就是於「生」的了知,於「生」的解脫;那麼,「死」是所作皆辦,於「報身」的作最後交代。

 

佛法以世間法為基礎,於人之「生」,關係到現實中有許多不可避免的問題。例如:

貪、瞋、癡、慢、疑、見等是「煩惱」的現象。

 

財、色、名、食、睡等是「欲」的問題。

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是順暢與違逆的原動力。

 

所以佛陀說:貪瞋癡最強烈猶如熾盛之火,而於財色名食睡有強烈佔有欲之人,於心念中充滿了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之相。可知,所謂「淨業」,其實就是針對「三毒、五欲、八風」等問題的調適,進一步能夠化解這些問題;必須清淨自己的身口意三個造作之能,即所謂的三業:於身,指一切行為動作。於口,指凡是語言道說。於意,指所有思想觀念。

 

每個人都有貪瞋癡的煩惱,但是佛法中卻沒有現成的菩提,如果有心求得菩提,化解無明的煩惱,最可信也可靠的辦法,就是當煩惱生起時,不要只是計較、執著,必須深入認識、了解,務期於其中有所發現,才能有機會獲得突破;也就是說菩提是從煩惱中顯現的。

 

說到欲,人人都有財色名食睡的欲求,也極易形成貪瞋癡慢疑見的煩惱;然而每個人對欲望的需求,有觀念、心態上的不同,只要有欲,必然有貪,或貪多與貪少的問題,而貪的過程中,是否傷害別人,滿足自己?依佛法來說,在學佛修行過程中,貪是免不了的,但要怎樣慢慢從多減到少,以至減到不貪了!所謂不貪就是不會造成彼此的傷害,如果任何一方會造成傷害,仍謂之貪。

 

人的世界,是業力所成,因業而有是非、對錯、好壞、美醜、垢淨、善惡等相對的情識作用;使得起心動念中,於五蘊的「受、想」盡是憂喜、悲歡、稱譏、苦樂、讚損等染著的分別意識;而許許多多止於造作的行為,都是依情識而起作用,依作用而生分別意識,總是局限於因業而隨業,不斷地發起貪瞋癡慢疑見,隨著情識分別,而淪落無盡的無明煩惱。 

 

如果懂得人的原有業性,能發現「業」與「道」的微妙關係,所謂「業中有道」;因為煩惱是業,菩提是道,要轉煩惱為菩提,必須面對煩惱,透過認識、了解,務期於其中發現菩提;這豈不是轉業而成道麼!如何轉?如轉惡為善,只能稱為善道,不是佛道,必須依於佛陀的道理方法照著修養,也就是依戒、定、慧三無漏學的幫助,調整為道行,就能轉業為道。

 

在《觀無量壽經》中說到欲求往生極樂國土,有三種淨業,是往生淨土必修之行:

一為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為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為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一般說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具足信、願、行三大資糧,可是,它的內容是講究修福功德。修福功德有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告訴我們,為人子女要孝養父母,為人學子該奉事師長,面對眾生要慈心不殺,此外,還要照顧自己的身口意,修十善業,不可以造惡業。

 

第二個修福功德是要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如果做到莊嚴清淨,即使去不了西方極樂世界,也可以到天道受福報。若只是戒行莊嚴、不犯威儀,仍不夠,一定要受持三皈,才是三寶弟子,具足這身分,才有機會具足眾戒。

 

第三個修福功德是發菩提心,也就是發起大道心,還要深信因果,才不會犯錯造作惡業;經常讀誦大乘經典並受持菩薩法,更要奉勸他人修學彌陀淨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九品蓮台的品位要增高,必須要修福功德,到了極樂世界,能上品上生就愈快成為極樂世界的眾生。

 

總之,人會不自在,是因無明煩惱,因染著而放不下;而無明是業力所至,染著往往是欲念所使;如果能從「業和欲」二者著手,那麼,無明可以明了,染著可以清淨,因此淨業和少欲,便成學佛人的畢生課題,所謂了生脫死的修行,正是建立在淨業和少欲的基礎上;而修行之道,就是修正身語意的造作行為,務期突破無明、染著,而入於明了與清淨的境界;所以說修行,就是修正行為,具足德養;而辦道,就是辦理覺道,厚植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