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衣下的足跡 願心

衲衣下的足跡 願心 /釋圓慧

 

曾經在《世界微光雜誌》看過一則報導。一位23歲的台灣女大學生,在約旦安曼當交換生的期間,對於當地因男女不平等,導致女性在升學、工作方面處於弱勢以及難民在當地難以找工作的情況,深受到震撼,於是毅然決然與當地一名巴勒斯坦籍的外語教師成立線上教學平台,以線上語言教學,為約旦女性與難民帶來了新希望。

 

這位女大生成長於一個基督教家庭,從小與父母一起跟著教會到偏遠地區服務。在她高三即將考大學之際,在電視上看到新聞報導的難民危機後,便下定決心,期望將來能為難民服務。

 

在考試順利考取阿拉伯語言學系後,就到約旦進行為期一年的交換學生,在當地,她實際體會到婦女與難民的困境,這樣的時節因緣下,便促使她與其夥伴一起成立線上語言教學平台。

 

當我看到這一則報導時,我深深受到感動與欽佩,但同時我也感到很慚愧。說實在的,當我17歲即將考大學的時候,我是抱持著功利主義的,為自己的未來計算著,怎樣才能有好的出路。

 

事實上我那時所選,真的是我所想要的嗎?實則未然,至少在7年後的今天,如此證實。我曾經說過,在開始學佛修行,接觸佛陀的道理方法後,我才有重新活過來的感覺,就好像迷路的船隻終於找到指引的燈塔一般。可我在17歲時,對未來可以說是茫茫然,反觀那位女大生,她已經找到自己的夢想所在,而她的夢想,在學佛之後的我來看,有更加深一層的體會,就是那一顆為眾生的慈悲之心,深深觸動我的心。

 

以前的我可能不能理解,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支持著她呢?在學佛後的現在,我想我找到答案了!因為「願」。有願,讓她人生有一個目標,即使通往目的地的路上,充滿荊棘,依舊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的確,要達成目標,並不容易,就像老和尚說:「修養是要能表現出來的。」在能顯現出來之前,那是吃過多少無法言喻的苦,才有的成就。的確,她也歷經許多困難的考驗,如在母語與阿拉伯語之間的轉換,使她深受挫折,可是最後她挺過來了,亦如俗言:「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佛法中說「信、願、行」有自信心與堅定的目標,最重要的還是付諸於行動。其實,所謂菩薩的修行也是,如若沒有堅定的願心是無法達成的。有願也要能化為力量去實行,只是這過程肯定充滿荊棘,但是菩薩於苦卻不以為苦,能做到精勤不退。

 

在〈普賢行願品〉中:「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身命。」可知菩薩為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

 

老禪師曾說過:「生命的意義在發揮生活的價值,生活的價值在於饒益眾生的生命。」她做到了,在生活中行饒益之事業,發揮自己生命的光輝,是一位令人敬佩的菩薩。她將自己毫無保留地奉獻出去,就像在佛法中說:「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慈能與一切眾生樂;悲能拔一切眾生苦;喜能見人行善,隨喜功德,離苦得樂,深生歡喜,捨能捨之而不執著或是等念怨親,不起愛憎。」以這樣的胸襟利及於人,在有限的生命下捨我布施,亦如菩薩,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己身求安樂。

 

資料來源

世界微光雜誌 【約旦】23歲台灣女孩蕭潔蓮,以線上語言教學為約旦女性與難民找希望 https://www.lettherebelighttw.org/story/page/133

《佛學常見詞彙》(144)陳孝義 高雄 淨心印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