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具足梵行

雲語書摘 具足梵行
/潛

 

所謂梵行,即修行者所修的清淨行為。

梵的梵名  Brahman,音譯婆羅摩拏,意義為淨行、淨志、靜志,為印度婆羅門教思想的最高原理。佛典中所說的「梵志」,即指婆羅門遊方參學的苦行者,以苦行作為解脫的法門。

 

然佛法中的苦行,是以佛陀六年苦行為始,修學行者,效法佛陀苦行以破除貪著的精神,離熱鬧之處,不樂飾好,心絕貪求,無諸憍慢;並具恆心毅力,以堅挺不移的意志,如浣洗污垢,如冶金淘汰,如清濁求淨,面對無窮業習的自我,從現實中體驗,於體驗中發現自己的起心動念,刻意的認識、了解,必須發現自我感性分別的染著處,因為那是障道因緣,是造業根源,卻也正是開啟「道」的樞機所在。

 

婆羅門把一生分為四期,第一期即稱梵行期,於此期間,遵守不淫之戒,並學習吠陀、祭儀。所以,佛教以不淫,受持諸戒,稱為梵行。然《長阿含卷九》(十上經)以具足禪,於八解脫中,逆順遊行,稱為梵行具足。在《大寶積經卷八十六大神變會》以八正道為梵行,《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五梵行品》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為梵行。又同卷《梵行品》謂,佛陀在涅槃會上說七知,告誡諸大乘菩薩,當知七種善法,如實修養,即具足梵行。七知說明了知的範疇。並非僅限於自我意識,可以說層面極廣。七知,敘述如下:

 

  1. 知法:知契經、重頌、諷頌、因緣、本事、本生、希有、譬喻、論議、自說、方廣、授記等十二部經能詮釋之法。
  2. 知義:知十二部經中一切文字、語言所詮之義理。所以佛法的要義,是在行深智慧,分析問題,化解問題,以至問題的寂滅。
  3. 知時:善知如是時中當修寂靜,如是時中當修精進,如是時中當修捨法,如是時中當供養佛,如是時中當修養師,如是時中當修布施、安忍、持戒,乃至般若波羅蜜行。
  4. 知足:於飲食、衣藥、行、住、坐、臥、睡寤、語默等,常知止足。也就是不貪於五欲,捨棄瞋怒之心,不行愚癡的作為。
  5. 知自:自知我當如是信,如是戒,如是多聞,如是捨,如是慧,如是正念,如是善行,皆悉明了。
  6. 知眾:也就是知他,無論出家在家,天神外道等,當知行儀法則,如是行來,如是坐起,如是說法,如是問答,皆悉明了。  
  7. 知人尊卑:人有兩種,一者信,另一者不信;信者為善人,知其為尊;不信者為惡人,知其為卑。又如聲聞、緣覺的修行者,但能自度,不能度他人,知其為卑;若菩薩行者,能覺行自度,更能度他人,以慈悲心,利益安樂一切眾生,則知其為尊。

可知,具足梵行,即是深知佛陀所說的道理和方法,於一切法不生愛染之心,運用清淨的心行,以大慈大悲,給與眾生快樂,拔除眾生的苦痛;盡形壽,行喜捨心,藉諸波羅蜜的修養功德,饒益無量眾生,即是具足大乘菩薩的梵行。

 

在《休庵詩詞》中有首《梵歌》謂:

 

學佛之道

在於起心動念的時候

不要一味的執著

不要頑固的計較

需要刻意的探討

需要深入的明了

每當知見展現的時刻

想一想

執著的有多少

計較的有多少

是否,發現了一些什麼

是否,有所突破,不同於原有

學佛行者

當你起心動念的時候

不要執著,不要計較

必須思考,必須明了

纔能稱得上修行辦道

纔能說得上如法依教

 

總之,梵行必然經歷苦行的體驗,而所謂的苦行,不是獨居山洞中或自耕自食,乃是面對苦的行為,深入去體驗,從中磨鍊自己,認識、了解自己,並能得到實際的利益,就像佛陀成道前曾在雪山苦行六年,也曾參訪無數的善知識,從中累積了無數的覺悟之因。其他,如十二頭陀行,或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朝山行腳等皆是苦行,所以苦行必須具足修養的利益,如果忽略了這個大前提而行苦行;那麼,即使再「苦」,也無關「道」的修養。

 

所以,修行的方法很多,重點在注意自我的起心動念,並加以維護之。修行全在心念的磨鍊,唯有從心念處著手,方能調理自我的言語和行為;例如選一部自己喜愛的經典,一字一跪拜,從始至終,但不可粗心大意,只知禮拜的虔誠,而忽略了禮拜過程中的起心動念,應當去觀照心念的內涵,尤其是過程中的違逆現象,當以無畏為力用,轉造作成業而變化成道,才是饒益,才是修行,更是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