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觀念十境

    「念」於學佛行者而言,在「念念」相續之時,如何把握與維護;依所起之心念,後念相續前念的中間,能夠一念專注於一心,使其不致散亂,即在「念處」的功效,是否具有「道力」的修養德行?

  • 文: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73期2022年1、2月合刊

雲語書摘 觀念十境
/潛

 

觀是從根塵到識智,是思惟逐步提昇的一種修養;也可以說是「五蘊」的調理,於「色、受」之後,從「我想」提昇至「非想」,終而增上為「非非想」的修行之道。(《 白雲深處》第184頁)

 

念是心的發動,於遷流之相,有「前念、念之時、後念」等三度空間。念,但言所對之境,以記憶而不忘者。「念」於學佛行者而言,在「念念」相續之時,如何把握與維護;依所起之心念,後念相續前念的中間,能夠一念專注於一心,使其不致散亂,即在「念處」的功效,是否具有「道力」的修養德行?(《 白雲深處》第261頁))

 

在《 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十三、《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九中說到觀念十境,謂大乘行者,行於菩薩等覺之地,於心念中應該常作如是觀,故又名十念處。念的意境,是意識中所覆藏的內涵,依於現前的處境,不論任何所能引發的情識作用,都能提起正當的意念,涵蓋等覺利益的觀念。

 

念處之說,依於佛陀的教法,最初教二乘行人修五停心觀,為止行人之亂心,是為修奢摩他法;而後教依四念處,以發起行人之慧思,是為毘缽舍那法。但是大乘行者的奢摩他,在止於任何的起心,以了知心生之相;而毘婆舍那,在觀照菩提之境,返了知義,迴菩提功,人法兩捨,入達清淨;務期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生滅中觀照明了,不為相惑,不為境迷,使念成力,轉迷成覺,凡所有舉手投足處,隨順正心正念而如法行持。

 

十念處如下:

1、身念處:除觀身不淨外,必須於身清淨,具戒不犯;常念人身得來不易,應該小心珍重。

2、受念處:除觀受是苦外,必須觀受施養身,粒米如山;常念施主功德難酬,應該功德迴向。

3、心念處:觀心為善惡之本,心為造作之主,起動之時,常念造「業」之作;唯有轉業成道,才能清淨業障。

4、法念處:世間法乃是業感報應之法,於理於事,無非人之所為;因此,報身住世,常念出離(突破),勤修正法。

5、境界念處:境是修養的內涵,所具內涵,必有範圍,亦如事業,修行者有隨緣之功,隨順之德,故應常念個己的修養,與道相應。

6、阿蘭若念處:遠諸塵囂,清淨塵緣,一心行處;常念極靜之所,以為修心養性的方便,減少染著隨順的機會。

7、都邑念處:城市村落,眾生雲集,殺盜晦淫,博奕、酒肆、歌舞等行,無非盡歸聲色世界;住欲離欲,是行者必修課程,少欲無欲,於都邑不可戀處,常念清淨,遠諸染著之境。

8、名聞利養念處:觀名如大樹,利如碩果,如樹的驕矜,如「果」的炫耀;聞達往往徒耗時光,利祿往往摒棄空閒;修行者於心清淨,常念時空的可貴,生命必須把握剎那。

9、如來學問念處:如來乃是圓覺的境界,欲求得如此的境界,必須學問具足;因此,修行者常念,從有學到無學,從有問到無問,是為修學的畢生事業。

10、斷諸煩惱念處:因無明而起意念,因意念而有造作,因造作而生煩惱;如是理障、事障、定障、智障,凡起心動念處,舉手投足處,在在都是業。期於行者的修行,即在清淨過去的業,不造現在的業;因此,斷除煩惱,突破無明,常念正勤精進,才能轉業成道,創造未來究竟圓滿覺悟的勝行功德。

 

《正法念處經偈釋》13頁,謂如來成就大悲,如夜時月光,如月之清涼,如深處浩海,安住不動如須彌山;甚深嚴淨的慈悲之心,攝化無量無邊眾生,故於心念的安居,常住三種念處。

眾生信佛,佛不起執著而生歡喜心,常安住於正念正智之處。

 

眾生不信佛,佛亦不起憂惱而有失意心,常安住於正念正智之處。

 

同時有信與不信者,佛亦不生歡喜和憂惱,常安住於正念正智之處。

 

因如來已成就十種智力,所以善知世間,善解世間法;能開啟眾生之智,教導因緣法則,因果業報,自然之性;如何從世間法中避免不了的分別裡,怎樣去照見起心動念,認識分別時的利與害,而於其中發現菩提之道。

 

又聲聞法也有三種念處,以成阿羅漢為目標:

 

性念處:謂無生空理以斷煩惱,即所謂的慧解脫處。

共念處:乃從性念處而具足三明六通,即所謂的俱解脫處。

緣念處:乃從三藏十二部經而悟達,即得成就阿羅漢,亦即所謂的無學住處。

 

總之,佛陀教止教觀,迴小向大,為趣菩薩之道,於心行處設正知解,為求得證故;綜觀佛典之要,乃離塵遠俗,突破自我,無非皆從「念」中,隨緣維護,入正法之諦義,見真如之無為,圓滿無上正等正覺的果證。

 

所以,佛弟子修行辦道,於「念」之中,必須入住正法處;而正法處的內涵,總歸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捨、念天、念出入息、念死(包括自死、他緣死)等範圍,以明了「生」之道,而得解脫「死」之縛,方是正信佛弟子之行。(《白雲深處》2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