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問題的方法(續一)

    例如戒煙,說易實難,煙癮一旦形成,沒有痛下決心是很難戒掉的,而且對健康而言,成功的戒煙,也可能為時已晚,這就形成了困境。

  • 文:詹天賜出處:思惟園地期數:380期2022年9月

分析問題的方法(續一)
/詹天賜

 

  問題的解決,有理論上的困境,也有現實上的困境。理論上,「有問題但不知如何解決」是困境,但知道如何解決而不依法解決,也是困境。在日常生活中,有時道理與方法是顯而易見的,但執行起來有困難,這種知易行難的的現象,真正的問題在於有效執行的道理與方法上。例如戒煙,說易實難,煙癮一旦形成,沒有痛下決心是很難戒掉的,而且對健康而言,成功的戒煙,也可能為時已晚,這就形成了困境。有一位年已八十的老山友,提到他過去抽了數十年的煙,直到七十幾歲健康檢查時,照了張X光片,醫生說他肺部有點問題,他才痛下決心戒煙,但他已感到上山時較喘,目前也只能維持一週爬二次左右的小山,以保持體力。因此,有時解決問題的瓶頸,在於實踐的道理與方法。以健康為例,強烈的健康意識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但沒有深刻的病痛,人又不容易形成強烈的意識,健康的問題便由此而生。

 

  每人都有習氣,要改變不良的習氣,常是十分困難的。當我們感覺不舒服到診所、醫院檢查後,若發現有某種慢性病的傾向,或是在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血脂三高前期時,一開始醫生通常會建議先調整生活方式,包含飲食、運動、心情等。雖然是慢性病前期,但它使我們面臨著一個揮之不去的困擾,擔心疾病旳上身,及煩惱是否需要終身服藥的問題。如果我們能遵照醫囑,慢性病前期的狀況是可以逆轉的,只是要改變現有生活方式,真正實行起來是相當不易的。美食當前,“吃了再說”的心理,常使我們飲食失控。於是在個人健康管理上,有健康管理師的出現,扮演著促進個人健康的角色,提醒我們隨時要注意健康問題。但要改變生活上、心理上的習氣,終究要靠自己,沒有足夠強度的健康意識是很難實現的。也就是說,對健康的忽視,是一般人的習氣,只有出現嚴重的警訊,才會警覺到健康的重要性,這時想要挽回健康狀態,可能為時已晚,或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了。

 

  其次,在有關人的問題分析上,時間也是個重要的因素,這是因為社會系統有其歷史性,每件事情總有發展的過程。考慮時間因素後,分析問題的複雜性增加了,但解決問題的契機也增加了。期望狀態是當事者設定的,隨著環境條件的改變,及知識經驗的增長,期望狀態 (目標) 是可以改變的,現有狀態也可以改變,而消除差距的概念與方法也是可以改變的。例如帶小孩,以前靠的是長輩的經驗,現在可以在網路上查到各種相關的知識與經驗,過去是資訊不足,現在則是資訊過量,困擾各不相同。做研究亦然,早期從事研究工作,搜集相關文獻資料成本高,現在則可下載各領域主要期刊的文獻,在這方面可謂今昔有著天壤之別。過去看碩士論文,文獻回顧篇幅不多,現在則常占論文過半篇幅。因此,人的問題常是動態的,我們對問題的界定是要常回顧的,困擾煩心的部份,有時會因環境條件的變化而改變,問題也需要重新檢討與界定。

 

期望狀態

 

  期望狀態是當事者所設定的,它可以是感性的,也可以是理性的,所謂“人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誤會或是一時的衝動,或是一種對未來美好的期待,都可以把它看成是不切實際的妄想。婚前兩人都有美好的願景,當時所呈現的都是美好的一面,能包容、欣賞對方,許多的自我意識隱而不顯,似乎一切多是美好的。婚後則要共同面對生活的各種細節、要顧及雙方的家庭,有了小孩後,又有小孩教育等諸多問題,美好的期待成了一場“誤會”,因而有時會起分手的衝動。人的感覺是十分微妙的,有緣千里來相會,業緣的力量是難以抗拒的,它所形成的期望狀態感性成份重,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業緣總是複雜難解,當發現期望狀態落空後,若能因對人生知識經驗的增加,重新調整期望狀態,改變自己的行為,透過自己修養的提升,不斷影響身邊的人,也許有因理解而相互珍惜的可能。老禪師常講要以修養影響別人,要返照自己,這是實修的道理與方法。所謂“不管人家對不對,自己一定要對”,這是求人不如求己的真諦,自助而後天助,結局很可能是更圓滿的。

 

  期望狀態在管理上可以看成是目標,設定合理的目標是計劃的一個主要工作,因此當事人所設定的目標,是期望狀態的明確表達。在組織的實際運作上,目標的設定是管理者的一個主要職責,而確保目標的達成為控制,也是管理者的重要職責。對個人而言,目標常是“明確”的,但常無法去完成它。大家都期望健康,而健康的基礎,包含戒煙、不酗酒、節制飲食、適量的運動、常保平和的心情等,是大家所理解的,只是實際生活上常不去面對它、實現它。常見的情況是:工作太累了補一補,慰勞一下,多休息時看手機而不運動,日復一日,直到健康警訊響起,才注意一下,沒事後依然故我,可見習氣力量之大。健康意識總要等到健康警訊到來之後才能提起來,這也是健康問題產生的一個根源。

 

  每人的期望狀態都不一樣,例如小學生考試成績,有的考98分要擔心回家被責備,而有的考個60分卻照樣快活,這是因為期望狀態不同所致。目標設定為滿分者,稍一疏忽考個98分,就自覺沒達到目標;而目標訂在及格者,60分就心滿意足了。因此,目標的設定因人而異,也會因環境條件而異。

 

  若考慮時間因素,一般可分為短期目標或長期目標,也可分為短、中、長期目標等。短期目標是在現有資源條件下,所設定的目標,而長期目標則考慮在更充分的人力、技術、資金、設備等資源的取得下設定的目標。此外,也有系統學者亞可夫 (Ackoff) 提到的一種長遠而無法達到、但可逐步接近的目標,他稱之為理想。對人生而言,理想是很好的期望狀態,雖不能達到,而心嚮往之,只要一步一腳印,逐步接近它是可能的,理想也可作為設定長短期目標的一個主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