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看故事 只相信自己的兒子

    「但是,如果僅是分別,無異是表現強烈的自我,陷於計較的諍辯之中;因此,深入的認識,始於分別中珍惜,攝取相對法的價值,出離平常人的許多束縛或造作的不安」

  • 文:信解出處:佛法看故事期數:382期2022年11月

佛法看故事 只相信自己的兒子
/信解

 

有個財主,他住屋的一堵牆,被雨水沖壞了,成了一個缺口。他的兒子告訴他:「趕快把這個缺口修好,不然的話,小偷會從這裡進來偸東西的。」住在財主隔壁的那個老頭,看見了那個牆缺,也警告他說:「不把這牆缺修好,小偷會跑進你家來的。」

 

當天晚上,真的來了小偷,從那個牆缺口進去,偷走了財主的許多財物。財主很稱讚他的兒子,以為兒子有先見。可是,同時懷疑他的鄰居,認為鄰居就是偷他東西的那個小偷。(韓非子)

 

《列子》〈說符〉也有類似的故事:

戰國時候,一個人丟了斧頭,他懐疑是鄰居的兒子偷的;不論從哪個角度觀察,鄰居的兒子都像是偷斧頭的人。

 

不久,這個人找到了自己的斧頭。從此以後,他再觀察鄰居的兒子,無論走路、說話、神色、舉止,一絲一毫都沒有偷斧頭的模樣。

 

人們的眼睛喜歡往外看,耳朵往外聽,無論是人或事物;更喜歡分別是非、對錯、好壞、美醜、善惡、高低、優劣、大小、真假、雅俗等等。對外面的種種,似乎耳聰目明,看得很清楚,聽得很分明,頗具「透徹」的能力。然而有幾個人,當面對他人或事物,看了聽了之後 ,有沒有或願不願意,反過來看看或聽聽自己呢?所以,分別之心,人人都有,唯一不同的是:因計較、執著,就隨著煩惱而轉,常住無明裡。如果去認識、了解,必能有所突破,發現菩提道果。

 

《老禪師的話》〈分別與認識〉說:

 「是非、善惡、美醜,在在都是分別;不捨於自我的意識,抓住的是相對的世間法;好像不能推翻,卻也不能肯定。

 

對錯、良莠、好惡,全賴認識,歸功於智慧的運作,突破的是相對的出離法;有似雛兒脫殼,獲取更多利益。

 

分別是認識的基因,認識是分別的深入;依其基因,不致流於虛妄,深入探討,可以發現利害得失。

 

但是,如果僅是分別,無異是表現強烈的自我,陷於計較的諍辯之中;因此,深入的認識,始於分別中珍惜,攝取相對法的價值,出離平常人的許多束縛或造作的不安。

 

人生的道途上,所謂智愚的差距,應該是肯定於,分別與認識的價值上,進而發現價值的約率,必須了然計較或珍惜成份的比量。」

 

《大般若經要解》(中)〈無別義〉提出分別有自性分別、隨念分別、計度分別三種:

1、自性分別:性是以本體、本質來說,所謂自性,是自從什麼時候開始起,具有這一種本質的意思。如果從本體看,眾生皆有佛性就可見眾生的本體,是對所有的有情眾生而說;而本質,是談一切有情感反應的眾生都具備有佛性。但這種佛性(覺悟的本能、修養),唯獨只有人才有機會表現出來,其他的眾生沒辦法做到。因此,鳥為食亡,魚兒不知釣餌不能吃,飛禽走獸避免不了陷阱的傷害……。如果牠們能夠覺悟,就不會發生這些問題。

 

所謂自性分別,是說現在所表現的這種本質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例如一個學佛的人,他所顯現的覺悟本質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又一般人眼中的壞人,他的壞屬於惡業,難道他一生下來就是壞人嗎?所以,要了解這人的自性惡的顯現究竟從何時開始?必須探討「他自從什麼時候開始起」表現這種惡業?這就是自性,自從什麼時候開始起,具有這樣的本質。

 

2、隨念分別:是隨因緣環境而發起的意念,隨著因緣的不同,完成的意念也不相同。例如人有善有惡,以善與惡來說,善有善的環境,惡有惡的環境,因此隨著善惡不同的環境,於好的環境中,發起的意念是善的,處在不好的環境裡,顯現的意念自然就是惡的。

 

如果深入探討人的意念,會發現人的意念相當奇特。例如不好聽的話,誰都不愛聽 如果出自父母,或兄弟姐妹,或親戚朋友,或同事口中,或是與自己沒有關係的人所說,聽後所生起的意念都不會相同,可見「隨念」關係到隨什麼樣的因緣。父母說的話,就算不好聽也能包容諒解,如果是兄弟姐妹說的,可能吵一吵也就過去了,那與自己沒有任何關係的人說的,聽在耳中就很難受,如果涉及到利益,或許也可以勉強承受。以上種種,都是隨念而起的分別。

 

3、計度分別:計是計較,度是衡量,也可以說是種成分。計度分別是依於自己所計較之成分而產生的分別。例如要渡一條河,心中必然有所計度,會衡量該用什麼樣的方法渡過這條河,思索乘船好?或用繩索?或從橋上走過去?或乾脆游過去?可見計度的「度」是有內涵有方法,並且還要能做得到;如果不會游泳的人想要游過對岸去,就算他的計量是對的,也不一定能得度。所以,計度不僅要考量方法,還要了解內涵,才能肯定是否具足。

 

佛法談分別是關係人會生起好壞、對錯、善惡、美醜等意識形態的相對問題,學佛的人通常認為業不好,道最好,這也是分別,說佛菩薩、眾生,也還是分別。分別的本身,其實沒有好壞,猶如「苦」對於菩薩而言,雖苦卻可以不以為苦,這就是無分別的境界。

 

總之,分別止於計較,是業我。若能去認識、了解,並且珍惜,則是道我。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