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看故事 遠水救不了近火

    過去的,是已經運作成的成果;現在的,是正在運作的起因;未來的,是依於起因,憑藉成果,可能發生或同或異的因果關係,也就是人與事的關係法,在佛法中叫做妄想,而妄想中的內容包羅萬象,《楞伽經》卷二略說有十二種妄想。

  • 文:信解出處:佛法看故事期數:386期2023年04月

佛法看故事 遠水救不了近火
/信解

 

戰國初期,齊國是魯國的鄰邦,魯穆公卻不打算和齊國聯盟,反而派了他的公子到晉楚兩國去連和,假如魯國發生戰爭,希望兩國能來援助。

魯國有一大臣認為這種做法並不能解決問題,就對魯穆公說:「越國是水鄉之國,人們都善於游泳。可是,如果我們這裡有人掉進水裡,去請越國的人來搶救,那麼不等人家趕來,溺水的人早就淹死了。又比如,如果著了火,到千里之外去取海水來救火,海水雖然多,等你把海水取來,房子早燒完了。這道理很簡單:遠水不救近火。同樣的道理,晉國與楚國雖很強大,但是畢竟距離魯國較遠,而齊國距離魯國較近,一旦齊國侵略魯國,這種禍患靠晉楚兩國恐怕救不了吧!」(《韓非子》)

 

所謂「遠水救不了近火,遠親不如近鄰」,意思是美好的理想,往往解決不了眼前急待解決的問題;再密切的親戚,不如鄰居能隨時互相幫助。

以生命的價值來說,確定於今天做了些什麼?如果只是等待明天,那只是一點一點的消磨自己,更何況將所有的希望,全都寄託於不能把握的明天。因此,日子的來到,是好好的把握,但絕不是及時行樂;日子的過去,不能是一片空白,而是有意義的記錄。如果能認真現在的所作,點滴都具有饒益;因此,把握每一個現在,才能真正把握住總體的生命。

 

我們人具有身、口、意三種運作功能;過去的,是已經運作成的成果;現在的,是正在運作的起因;未來的,是依於起因,憑藉成果,可能發生或同或異的因果關係,也就是人與事的關係法,在佛法中叫做妄想,而妄想中的內容包羅萬象,《楞伽經》卷二略說有十二種妄想。

所謂妄想,乃虛而不實之想,取種種相而分別計量,不取善見是為妄想;猶如夢幻,亦如龜毛兔角,學佛者如果五蘊紊亂,常住妄想,以之為道,無有是處。

 

十二種妄想,試說如下:

1、言說妄想:指花言巧語,讒言占卜,以至樂音歌詠等,凡能使聽者迷惑,心識生起妄想的,皆稱為言說妄想。

2、所說事妄想:從聽聞中建立的故事,或傳說,或記述,以至謠言訛謬的皆是。

3、相妄想:相即是物相,從物相所生起的聯想,引發種種計量的意念,如地水火風四種性的聚散,因而為計量而計較執著。

4、利妄想:乃貪欲種種財富,擁有種種珍奇寶物,滿足自心以為樂的。

5、自性妄想:謂於自性不知修養而起惡見,自認為本來有道,甚至錯解自己本來就是佛。

6、因妄想:乃不了解「因」義,如業的認識,認為業皆是惡,捨了餘善,甚至以業為敵人,不事道行。

7、見妄想:即是知見不正,或偏或邪,或者顛倒,如煩惱即菩提,原無過錯,卻以回互方式,說「菩提即煩惱」;殊不知,如果菩提即煩惱,又何須修行菩提。因為煩惱是無明,是業惑;菩提是明了,是智覺,是道。

8、成妄想:乃以見仁見智之說,作成決定,不計後果,如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之流者。

9、生妄想:計量有性無性生法,捨棄常住之事,以至變異與寂滅之理。

10、不生妄想:以空亡而謂一切性本無生,抹煞種子因,而言緣生無因之本體性,如不辣的辣椒,不孕的婦女等不生之妄想者。

11、相續妄想:謂財源、水源等資源的綿綿不絕、相續;不了解財源或水源的開發,如敗家子。又如意念的相續,若以一念三千來說,可謂相續不斷。

12、縛不縛妄想:謂縛如繩子打結,把結打開即解;如為煩惱所束縛,是業作之因,有業作,為縛不縛?唯有業因清淨,則煩惱清淨,縛不縛妄想,亦復清淨。

 

以上十二妄想(或謂資料)的蒐集,皆來至自吾人的見聞,思考和修養三方面;而三者的發明,唯識學上有一個完美的方程式,說明能夠發明的理論,那就是一切法的形成,總不離:

種子生現行 

現行熏種子(參閱《迴響集》〈法的形成〉)

 

除了妄想外,尚有雜念,所謂雜念,就是一切有缺失的雜染,往往隨著情感的紛擾而湧現,它的形態是變幻不定的,如:

1、善:是善良的,順益的,一切善根所生的善心。

2、惡:是罪惡的,違逆的,一切惡性所生的惡作。

3、無記:是善惡兼具,善惡不明,亦善亦惡,非善非惡的,不能分別清楚的善與惡。

 

此外,另有修養行者所追逐的淨念;所謂淨念,就是際遇中於人與事的境域中,意念不起染著,常住實相,正心正意,攝收不散,入於清淨;也就是所謂的提起正念,清淨意識,不隨境轉。

 

佛陀的道理方法,是針對吾人的妄想雜念,教化吾人要面對現實,接受現實,於現實中認識自我,發現自我,明白自我的一生一世;好好的,踏實的檢討自我,於善的做了些什麼?於惡的涉及了些什麼?於善惡的局限中,又曾經超越了些什麼?唯有於「生」的明了,未來的死才能得到解脫!也就是佛法在告訴學佛的人,覺悟之道在了生脫死;尤其是出家的行者,除了自我的了生脫死之外,更要為他我的生死,從事度脫的工作。(參閱《禪的語絲》321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