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看故事 種楊樹和拔楊樹

    所謂修行辦道「如履薄冰」,指修行者對自我行為造作的警覺,猶如行走在薄脆的冰河上,唯有戰戰兢兢的,才能免於踩破冰層,掉到冰河裡。

  • 文:信解出處:佛法看故事期數:388期2023年06月

佛法看故事 種楊樹和拔楊樹
/信解

 

楊樹是一種最容易種活的樹;要是在春天裡,隨便折它一條壓枝,插在地里,很快地就會生根,長出葉子來。楊樹雖然容易種活,要是叫十幾個人去種一整天,卻叫一個人來拔它,那麼,只要一會兒工夫,就可以統統拔光。這是什麼原因呢?就因為拔樹要比種樹容易得多。(韓非子)

 

所謂「破壞容易,建設難。」世間任何事情,在開創之初,無不是困難重重,胼手胝足,打下穩固基礎。但要破壞,何其容易;所用心維護及營運,開創之初的心血,馬上會化為烏有。看看世間大樓爆破的影片,一剎那間,碎石瓦礫,灰飛煙滅,一切回歸於零。

 

學佛修行也是如此,所謂「道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猶如逆水行進的船,在水流的衝力之下,唯有持續划動手中的槳,不歇息的維持在精進的行為下,船才能往前不後退,否則稍一休息,船必後退,絕不會停滯原位,可見過程中根本連休息的機會都沒有。

 

佛法是依於人、事、問題而提出許多道理,並教導修學者如何突破的方法,使問題化之於無形。在三十七助道品中有四正勤「斷斷、律儀斷、隨護斷、修斷」的修行方法。勤是指一心精進,專注於一念,把握當下,投入修行辦道的行為。斷,是斷除。行於正勤,是為了有所斷除,期望由勤而斷,入達正斷,這是正勤之所以相關於正斷的原因。今試說如下:

 

  1. 斷斷:意思是如果能斷除,要斷除什麼?例如五戒的不飲酒,是遮戒,由於酒精令人神智不清楚,遮掩智慧而引發殺、盜、婬、妄的行為,觸犯了戒;為避免傷害、懊悔,告誡能斷除飲酒,就不會犯錯,這才是斷斷的用意。

 

  2、律儀斷:就是斷除身、口、意行為的錯誤。律儀包含戒和律及法,所以律儀綜合了戒法和律法。律指戒律,儀是威儀;所謂「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凡在家戒、出家戒都屬於律儀的範圍。依於戒律、威儀可以斷除身口意的殺盜婬等十惡行。學佛者依戒律維護起心動念,使身口意清淨,貪瞋癡淡泊,遠離是非口舌,這就是莊嚴的內涵;例如十善行,能做到就能莊嚴自我,如果不能莊嚴,表示可能犯殺盜婬等錯誤行為。可見,依律儀能莊嚴戒律與威儀,能這麼做到,就不會做出種種不善的行為。

 

  3、隨護斷:就是隨時隨地於任何時間、空間,都不忘維護自我的起心動念,注意身口意的行為,不使之犯錯,這就是修行辦道,是隨護斷的法義。也就是沒有時空的分別,隨時隨地小心謹慎,唯恐造作成業;在任何時空去維護道業,並且在每一當下照顧身口意,及起心動念的修養。

 

  4、修斷:就是修正偏差,錯了的行為,使之不再發生。也就是修行是修正自我身口意行為的偏差,不是拿著數珠念佛,或盤腿打坐,也不是看經、拜經。這些方式只是「防禁」,藉著念佛或盤坐拜經的投入,以減少犯錯的機會。防禁,是防止犯錯的做法,但不表示是修行;在有機會犯錯時,還能做到不犯錯,才真的有修行。人難免犯錯,可是修行者於錯誤必須修正,並且長久不間斷的去做,使犯錯的行為逐漸減少。修斷是依於修行的精神,以精進的態度,不忘自己是學佛的人,不忘身分立場,即使行為偏了,也儘快修正,或於未錯之前,思考而不使偏差發生。當內在的思想把握了,外在的行為也就不成問題,這是依修正而斷除偏差,稱之修斷。

 

以上所說的四正勤,是四種不同的方式去行,有精進的內容,但不是談精進,勤是不斷的行,以達目的,所以稱「正勤」,也是不間斷的勤於修養、改錯,使行為表得越來越好,而斷除缺失,故也稱正斷。從斷斷、律儀斷至隨護斷是道理和方法,而修斷才是運用道理方法去完修養的結果。以一般來說,修行辦道的過程,難免產生迷惑,也難免退失道心,這是不知修行辦道所為何來而生起的現象;因此,四正勤首先建立起斷斷的知見。所以,佛法是幫助我們斷除世間的缺失與問題,了解這個道理,才具備斷斷的知見。

 

已經建立起斷斷的知見不夠,還要有方法,必須從戒律、威儀上著手,以「律儀」作為最好的行為方式,隨時隨地注意自己在身口意行為的造作。從「斷斷」的知見,及「律儀斷」的著手,到「隨護斷」的隨時照顧身口意行為,維護起心動念,以至「修斷」的修正錯誤,使錯誤愈來愈少,直到斷除由業而生的造作行為;這其中有道理、有方法,並且透過漫長的修行過程,達到目的。

 

學佛者有缺點,是因為修養不夠;始終做不好,是因為知見未建立;如果知見建立了,依下手的方法時時刻刻確實的做,將會完成一份真修實養,所謂修行辦道「如履薄冰」,指修行者對自我行為造作的警覺,猶如行走在薄脆的冰河上,唯有戰戰兢兢的,才能免於踩破冰層,掉到冰河裡。唯有懂得道理方法,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於行住坐臥中的吃飯、穿衣、睡覺的任何地方都運用得上。佛門中說「平常心即是道」,就是關於任何時刻起心動念的把握,能把握則處處皆是道,才有顯現道的機會;否則,隨著色塵緣境打轉,最後是業,而不是修道。《大般若經要解》(中)〈三十七助道可通菩提(三)──四正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