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菩薩心性

    《思路》謂:「善心加愛心,等於慈悲的實踐。憐憫加同情,只是婦人之仁。」

  • 文: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91期2023年09月

雲語書摘 菩薩心性
/潛

 

菩薩的梵文全名是菩提薩埵,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薩埵是有情感的人。所以,菩薩一詞,可以說成:(1)是已經覺悟了的有情感的人,(2)是指正在修學的菩薩,也就是正在修學覺悟的有情感的人。但是,梵語的菩薩,意思是犁頭,指犁前面的三角鐵;因為在中國用字講究簡潔,所以把菩提薩埵用簡單的方式說為「菩蕯」。

在中國是以菩薩行為做為學佛的指標,因此菩薩行道,是以「慈悲」為懷。慈悲,其實是以「仁」為基因;仁在《說文解字》謂「親」,在《中庸》裡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論語學而篇》謂:「汎愛眾,而親仁。」所以,佛教中說慈悲之義,在拔苦與樂,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踐履,怨親平等而大行。

所謂心性:心是每個人的我,性就是本質、本體;所以,菩薩心性,就是說菩薩的本質、本體。一般說的「菩薩心腸」,就是代表慈悲的意思;簡言之,就是不傷害他人,也不傷害自己;如果有能力,就儘量幫助他人得到利益,這就是慈悲。

《思路》謂:「善心加愛心,等於慈悲的實踐。憐憫加同情,只是婦人之仁。」但是,一般人多以「婦人之仁」為標準,而蓋定慈悲的真義;基於凡夫眾生的意志力,在物質層面上超越了精神層面;譬如說「給予錢財就是愛」,「送個紅包就是敬」,好像是「愛、敬」的最好表現,肯定於物質行為。雖然,愛、敬之時,少不了物質行為,有所謂「一點心意」;不過,獻上一份「心意」時,其間所包含之意是如何?虔誠?尊敬?亦或「拔其苦」?「與其樂」?或者只是一份憐憫,一份功德之心?佛法中講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更強調拔苦與樂,為的是饒益娑婆世界的眾生,度脫堪忍之苦;於現實生活中,不為貪、瞋、癡而長久地處在無明的業惑境域裡。(參閱《白雲深處》〈慈悲的真義〉)

眾所周知,佛菩薩以「慈悲」待眾生;而修學菩薩行道,應當學習菩薩心性;所謂「眾生要慈悲,行者須喜捨。欲大慈大悲,得受苦受難。」(《老禪師的話》〈慈悲喜捨的要領〉161頁),故知,慈是要拔除別人的痛苦,悲是要給與別人利樂,喜是心甘情願的做,捨是以慈悲為基礎,要歡歡喜喜、心甘情願的去付出,這樣才是慈悲喜捨。

以一般學佛來說,就是談慈、悲、喜、捨,其修養是有限的;一旦修養慢慢提昇,地位提昇至四地菩薩以上,就叫做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如果八地以上的菩薩以至成佛了,就稱為無量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從有限量的以至無量的慈悲喜捨,是從修養慢慢提昇的,都是以幫助眾生要付出的條件來說的。因為人帶著業來受報,肯定要面對很多的苦受,想逃避都逃避不了;所以,慈悲喜捨不是對自己,而是對眾生的一種付出,要拔苦與樂,就必須具備修養的功德。

然而從修養上成就功德,要如何著手呢?前面提到「欲大慈大悲,得受苦受難」!為什麼要為別人付出,以大慈大悲這一份心,自己要先承受這些痛苦?因為從修養中,如果自己不曾體會那些悲苦的話,就不知道眾生的苦究竟怎麼樣!根本沒有辦法化解他們的苦,也無法達到大慈大悲。例如「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這十九字聖號,說明了要「大慈大悲」就要能「救苦救難」,要救苦救難就必須體會「苦難」;如果有「受苦受難」的經驗,那能付出的就完全不一樣,不只是慈悲,真的可以做到喜捨!所以,絕不是不經過修養而完成修養的功德價值,就能做到慈悲的。

為什麼在行為中很難表現慈悲?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的自我意識,佛法中說親疏平等,就是親近的人對他要慈悲,陌生的人也要對他慈悲,但一般人總有分別心,以自我意識去分別:這是家人,那是同學,那個我不認識,這跟我沒有關係,很容易產生這種現象,因此無形中把這份慈悲心打了折扣。

不管是物質或精神的幫助別人,其實並不是慈悲;如果一個家庭貧困,沒飯吃,幫助他有飯吃,有衣穿,似乎很慈悲,但如果你不再資助,他怎麼過日子?所以,這樣的表現只是一份「善心」,不能稱為慈悲。真正的慈悲,應是面對這種吃、住、穿都有問題的人,最好的方法是:如果他有專長,幫他介紹工作,就可以維持生活;如果沒有專長,但有體力運用四肢,也可以找到工作來維護生活。雖然沒有給他多少,事實上已幫助他,解決他根本的問題,如此才談得上真正的慈悲。

總之,學佛行者初發心,不一定能行慈悲;但是,從「仁」下手,一念之仁若能持之以恆,必成功德。進而,若能提昇則可以見道;如果再增上而不稍懈,必能圓具大慈大悲!要展現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就必須突破自我意識的障礙;人之所以太過「自我」,只因不曾修養菩薩四無量心的功德;若能刻意效行菩薩,培育菩薩胸懷,則行道中所有起心動念,必具菩薩的功德;那麼於身口的造作,悉皆是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菩薩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