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在知恩

孝,具有善、畜、好、養等多種意義。世俗習慣,謂恭儉以事親,稱為孝道;並強調完美的孝,是以順從為標的,因此說到孝,自然就把順連貫在一起,稱之孝順。除了奉侍父母之外,凡是美好的德行,亦稱孝,而善意的作為,也稱順;也就是一切美好善意的言語、行為 ,都可叫做孝順。

恩,指別人給的好處與深厚的情誼。

佛陀在世時,有一年飢荒,很難托缽到食物。有位弟子看到佛陀臉色菜黃,虛弱無力,就以三衣換得一缽飯供養佛陀,但佛陀心領弟子的情義,不肯接受。弟子言:「佛是三界福田,聖中之極,尚言不消者,除佛之外,誰能消也?」佛言:「你有父母嗎?」弟子言:「有。」佛言:「把飯供養父母去。」弟子言:「佛尚云不消,我父母豈能消也?」佛言:「得消。何以故?父母生你,予你有大重恩,為此得消。」

詩經「蓼峩」謂:「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是天罔極。」

在父母恩重難報經說到母親對子女有十大恩德:1懷胎守護恩,2臨產受苦恩,3生子忘憂恩,4咽苦吐甘恩,5迴乾就濕恩,6哺乳養育恩,7洗濯不淨恩,8遠行憶念恩,9深加體恤恩,10究意憐愍恩。

本事經亦記載:假令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擔母,盡其壽盡而不暫捨,供給衣食醫藥,種種所需,猶未能報父母之深恩。

五分律卷二十謂: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並以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故當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必得重罪。

有關父母的深恩與子女應孝順父母的教誡,在佛教的經典中,可謂多得不勝枚舉。所以,子女侍奉父母。當感生、養、育等辛勞與艱苦的恩澤。因為無有父母,則沒有「我」的存在。許多人要待到自己有了兒女,才能體會父母所付出的辛酸。然現今的社會,時潮變化太快速,人人自顧不暇。難免自私自利,要報父母恩,孝順父母的子女,是愈來愈少不易了!反而不時有殺父、殺母、殺長輩師長等亂倫的消息,不時登上報紙、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

尤其是已開發的國家,也意味著是高齡社會,銀髪族或多或少都有慢性病纏身,如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洗腎、糖尿病、中風、失智症...等,都會造成子女的負擔與壓力,尤其是自己的母親因中風病倒後,如何照顧、幫助母親恢復健康,像從前一樣,手腳靈活、運作自如,是我們子女努力的目標。幸好,大家都有共識,就把照顧母親當作是一種修行的方式去行。如今五年已過,雖未能恢復至不再仰賴他人的協助,然最艱辛的日子悄然渡過,只要持之以恒的作復健、針炙,注意營養的均衡,多喝水外,更願「承三寶力」的加被,祈求母親的福慧與日增長,愈來愈明白自己病倒的原因,以及學會用佛法的方法來面對所遭遇的業報。

自古以來,中國的傳統總認為佛教最不重視孝道,因為出家人沒有婚姻關係,所以就沒有後代子係,往往就以孟子離婁篇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來評論出家人。其實,佛教談孝道,除了當生父母之外,還有無始以來的父母。一般所謂的孝道是以當生父母為對象,佛教謂之小孝。而所謂的無始父母,則是我們人,生生世世都在六道中輪迴,歷經了太多的父母,說不定舉目抬眼中,所接觸的任何眾生,其中便有我們過去世的父母。所以,以出家人而言,捨棄世俗的一切,雖然不能像世俗人一樣的孝順父母,但因修行故,以慈、悲、喜、捨的心量,加上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修養,面對所有的一切,都是以無始以來作為對象;因為眾生隨業,在六道中來來去去,以出家人普度眾生而言,在他所度的眾生中,說不定就有他的過去世的父母。所謂度,重點在於離苦得樂,或是為之解脫,而孝順父母,不就是希望父母能離苦得樂或是解脫輪迴之苦嗎?所以,出家人對無始以來的父母以「度」的方式,來幫助他們離苦得樂或解脫的這種情感,就稱之為大孝,也就是化小孝而為大孝的最上殊勝行為。

勸發菩提心文謂,有十種因緣方得發起菩提心:1念佛重恩,2念父母恩,3念師長恩,4念施主恩,5念眾生恩,6念生死苦,7、尊重已靈,8懺悔業障,9求生淨土,10思正法久住。由前五項的念恩因緣,讓我們瞭解了菩提心發起,必須以感恩心為基礎;而菩提心是諸善中之王,以中國佛教而言,是菩薩法,菩薩的涵義,是指能發菩提心的有情眾生,以培養大智慧,向上求菩提道果,而竭盡大悲心,順下而普度眾生;這上求下化,說明了以菩提心為出發點的修行者,不僅是自利,同時更講求利他的饒益功德。

師父在「學佛之道」一書中說到佛弟子應有的認識謂:身為佛子,必須具正確的觀念,甚麼是正確的觀念呢?佛陀恩重,父母恩重,施主恩重,以及生死最苦,業障最苦等不可或忘的觀念。如具備了這些資糧,時刻充實於思想之中;然後化思想為行為,則凡事沒有不能成辦的,凡道沒有不能圓滿的,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