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定是為了面對散亂

    師父在「老禪師的話」一書中說:「學戒,為了防止過犯。學定,為了面對散亂。學慧,為了避免愚癡。」

  • 文: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28期 2008年8月刊

師父在「老禪師的話」一書中說:「學戒,為了防止過犯。學定,為了面對散亂。學慧,為了避免愚癡。」

什麼是定呢?

簡單的說法,就是不亂、不散亂的意思;也就是制心一處,專注意念,一心不亂,專注不亂等都是「定」的樣子。

定包含了幾個不同的名詞:三昧、三摩地、奢摩他,及毘婆舍那,甚至四禪、八定、九次第定等都含蓋在內。

三昧(音默)是梵語,譯為正受的意思。一個人能夠心無旁騖;完全投入其中,不會生起其他的意念,這種現象叫做三昧,例如看書至入神了,有人站在身旁都不知道,甚至叫他也都沒聽到,這就是一種三昧的現象。所以,三昧是制心一處,將精神集中在一處,強調的是正,而不是隨心所欲的,也就是不偏邪的。所以,三昧只是一種定的剎那顯現現象,不是「定」的境界,只是一種不亂的現象而已。

三摩地是梵語,譯為正持的意思,也就是正正當當的護持,沒有偏差的護持。持,是維持、堅持的意思,維持什麼?堅持什麼?能提起正念就叫做三摩地。依於人免不了有妄想雜念,會昏沉,陷於失念;所以,提起正念,就是入三摩地。

奢摩他是梵語,止的意思;毘婆舍那是梵語,觀的意思。止,是止於情識分別時的任何一念;觀,是觀想察覺於意念中的覺悟之機。也就是止於一念,研究、分析、認識;觀照菩提,察覺、返照。以定而言,止於一念於意念生起的時刻,再從中去觀照,深入地去探討,是思惟逐步提昇的一種修養;也可以說是五蘊(色受想行識)的調理,促使「色、受」之後,從「我想」提昇至「非想」,終而增上為「非非想」的修行方法。所以,止觀所得的結果,就是四禪、八定。

可知,「定」簡單的說即是不亂,也就是身、口、意不亂。如果修四禪、八定、九次第定等這些禪定功夫,此時這「定」不只是不亂而又涵蓋了「禪」在內,也就是「運用思想,發揮智慧」的效益。

人由於妄想雜念紛擾,常常心不在焉,煩身惱心,坐臥不寧,沒有耐心做完一件事,又常計較自己的得失,急於成功...,所以經常處在散亂的情緒中而不耐煩、煩躁,有這些現象是因為「定」的修養不夠;是人本來就有這些習氣問題存在,所以必須修學治「心」的功夫。

在千佛山有專門修學治心的修養課程,亦即以靜坐、止觀做為修養的基礎;先從「定」下功夫,也就是以靜坐為基礎。師父在:“學佛之道”一書中「修持法要」一章說:

「行者修學,任何時地均可行之,先盤(除散盤外)腿趺坐,最好行單盤法;也就是一腿曲於下,一腿曲於上,腳側置於下腿彎合之縫處,切忌置於大腿上。上體自然垂直,小腹放鬆,切忌挺胸提肚,保持有彈性之直身勢。兩手分別重疊,手掌心向上,大拇指尖微微相接觸。直頸莫用力,兩目閉合,不可微睜。舌的位置同平常閉嘴一樣,不得故意向上或向下。思想貫注於鼻之尖端,如妄想起,則鼻端成空寂狀態,也就是說思想沒有貫注於鼻端了!所謂修定,就是不讓思想亂竄而攝亂心神,念之貫注鼻端,即此作用也!但思想一定會亂竄,稍一不注意,便離鼻端而他去,而行者修定,便是忙於思想貫注鼻端之作用。」

因此,靜坐有了基礎,就可以進入到止觀的修養。因為定是須要經過「止」與「觀」的修養,才能發揮定的價值,也就是「運用思想,發揮智慧」的饒益;如果只是傻傻地坐在那裡,那是麻木而不是定。

我們在面對人與事時,身口意的行為難免會發起亂相,不管是感性的、理性的,例如:把別人的問題攬到自己身上而自怨自艾,或把自己的目標定得不切實際,或牢牢記住多少次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及別人待你的態度如何不友善,或喋喋不休地批評、挑剔、埋怨、小題大做等亂相;因為有這些亂相,所以才須要調理自己的情感,使自己能夠不亂,因此就有靜坐、止觀法門的學習,學習靜坐、止觀的方法,能幫助我們面對亂,進而做到不亂。這種修養的方法,在千佛山的「止觀法門」中,僅止於初階而已;要完備「止觀」的修養,必須要圓具「三止三觀」,甚至更多;如此,就可以自問題的發生,表現詳盡的過程,而獲得完美的結果;則可以使迷惑的人,轉向覺悟的道路,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勝境!

定,對修學佛法的人來說,是一種基礎學。以中國佛教而言是菩薩法,而菩薩行道幾乎都要有定的基礎,如此對自己的修養或別人才能有所幫助,也就是在面對可能會亂的緣境下,能夠做到不亂,是必須具備的一種資糧;否則,自己都亂了,怎麼去教別人「定」?

總之,定是針對我們的身、口、意來說,就是使身體的行為不要亂,言語的行為不要亂,意念思想的行為不要亂;可以說身口意三者的行為都要修養不亂,這樣才是所謂的定。學習「禪定」,如果不懂得道理方法,一定會學得不好,也容易著五蘊魔,五蘊魔就是強烈的自我意識,也就是以自己的看法,一味地強調自己,否定一切,表現出來的完全是自私自利的行為;這種現象的產生,就是把運用思想的道理方法弄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