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的培養

    《大智度論》卷二十七:「除二邊說為中道,佛以慈為首。」又《阿育王經》卷一:「佛滅一切漏,有無比大慈悲。」所以一般來說,佛以慈悲為懷,菩薩也以慈悲為懷,其實學佛的人無不以慈悲為懷。

  • 文: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41期 2009年10月刊

《大智度論》卷二十七:「除二邊說為中道,佛以慈為首。」又《阿育王經》卷一:「佛滅一切漏,有無比大慈悲。」所以一般來說,佛以慈悲為懷,菩薩也以慈悲為懷,其實學佛的人無不以慈悲為懷。

《大智度論》卷二十七又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可知,慈是與樂,給與別人快樂;悲是拔苦,拔除別人的痛苦。

中國的佛教屬於大乘佛法,強調菩薩法的自利利他,不僅要給與別人快樂,也要給自己快樂;也不只是要拔除別人的痛苦,也要拔除自己的痛苦。所以,雲老禪師在《開拓新的思路第1冊》〈大乘菩薩的修行—四無量心〉說:「不傷害別人,就必須要做到拔除別人的痛苦,給與別人快樂;同樣,要不傷害自己,也必須能拔除自己的痛苦,給與自己快樂。」

以世俗的觀念來說,慈是指仁慈的心,悲是指悲憫的心懷。我們也知,佛法是以世間法為基礎,進而去提昇、增上,以達到超越,或說出離世間的境界。所以,慈悲的修養必須從仁慈悲憫上著手。例如:父母對待子女的那種感情,那份心境,肯定是一份慈悲心,且是無條件的付出,不求酬報,是完完整整給與的精神。而佛法的慈悲,即是以這一種基礎為出發點,慢慢將其擴大,從父母對待子女的心態、情感,漸漸提昇、擴展到自己子女以外的他人,這正是佛法中所談的饒益眾生。如《大智度論》卷五十三說:「所謂大慈大悲心,於眾生如父母兒子己身想,何以故?父母兒子己身生愛,非推而愛也。菩薩善修大悲心故,於一切眾生乃至怨讎同意愛念,是大悲果報,利益之具都無所惜,於內外所有盡與眾生。」

然而有許多人誤解慈悲的真義,認為給人好處、方便,或是有求必應,不需要任何條件,甚至滿足對方的「為所欲為」,如此才是慈悲。其實,佛法談慈悲—拔苦與樂,絕不是以婦人之仁,或過意不去的方式去行。因為只要是人,必然會經歷屬於自己的苦樂。佛法所說的拔苦與樂,並不是告訴學佛的人,拔除別人的苦,給與別人快樂,沒有任何的限制、要求或規範,也就是絕不是盲目的行慈悲。因為人有貪、瞋、癡等業的問題,而且經常都只照著自己的看法、思想去表現各自的行為,所以往往不是傷害了別人,就是傷害自己。如果一個人不去製造痛苦,有需要他人為其拔苦嗎?如果把個己的本份做好了,那麼仍需要別人給與快樂嗎?

因此,雲老禪師在《老禪師的話‧慈悲的培養》中說:「不傷害他人,也不傷害自己;當然,最好是幫助他人得到利益。因此,先從『不要一味的計較』上下手,進而時刻提醒自己,要『珍惜現前所擁有的』。‧‧‧‧‧‧唯有培養慈悲之心,纔能行於不計較,去珍惜的生命流程中。」

可知,慈悲的旨趣,是生命流程中的內涵,建立在拔苦與樂的前提下;生命的關係者,不外是「人」與「事」,基於彼此相互的運作,必然會發動每一個體的欲望;因而,多少分別意識便隨著變化,產生不同的作用,展現於人與事的時空之中。

例如,日本臨濟宗的開山祖師榮西禪師(西元1141~1215),宋朝時曾至中國遊學,習臨濟宗黃龍派禪法,後住在建仁寺,一日,來了一個窮人哀求著:「我家貧,已絕炊數日。夫婦子息兩三人,即將餓死。請慈悲相救。」此時,禪師房中未剩餘一些衣類、食物、財物。禪師想了又想,想不出辦法。剛好有一些打造的銅,是造藥師佛像背光要用的,他取下來打斷,彎成圈之後,交給窮人,說:「拿去換食物充飢吧。」窮人高興的走了,可是弟子卻說:「這是佛像之光,拿給俗人,豈不是佛物私用?」禪師答:「沒錯。但想想看,佛過去世在行菩薩道時,連身上的肉、手足都割下施給眾生。對那即將餓死的眾生,即使把全部佛像給他,還正契合佛意。我自己即使因此造罪墮入地獄,也要救飢餓。」

所以,在有意或無意中,當問題發生了,卻也是認識問題的時刻;如果能夠面對問題的關係基因,從中實際的去認識,瞭解,必定會發現自己所忽略的「只是一味的計較,卻不曾珍惜現前所擁有的。」如果能認識計較的傷害性,瞭解了珍惜的重要;那麼所有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了;而人與事的內涵,將會是慈悲的生命流程!例如:世間人一旦發生了糾紛,起初可能只是爭辯,繼而發展到爭吵,吵到不可開交時,可能動手打人,最後就是造成傷害。那學佛有定的修養者,就會冷靜、沉得住氣不與人爭論下去,因為他知道繼續爭吵並不能解決問題,唯有認識、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才有化解問題的機會。

雲老禪師曾說:「眾生要慈悲,行者須喜捨。欲大慈大悲,得受苦受難。」也就是說眾生需要得到的是利益,不希望受到傷害;而人都願意別人給,卻不願意給別人,所以喜捨是奉獻自我,然必須具備條件,因為要幫助別人,總得要捨棄一些什麼。猶如觀世音菩薩能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必定曾經有過受苦受難的歷練,才能瞭解眾生的苦難在哪裡,而適時的救助苦難眾生,化解眾生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