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念佛二三事 

                                                                                                       文/弦月

有位居士說他每天都念《佛說阿彌陀經》,經中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他問要如何做到一心不亂;念經時會胡思亂想,要如何才能讓念頭不亂跑;又,要往生西方極樂國土之前,我輩凡夫必須要儲備那些資糧才去得成。

其實我們凡夫那顆未經訓練過的心,總是無法讓它專注在一件事物上,一定會分心,會胡思亂想,或者說一大堆的妄想雜念,不只是念佛或誦經不能專心而已。只因在念佛或誦經時,心情較平靜,更容易發現自己生起妄想雜念。所以俗話才說:「心猿意馬。」心如猿猴,不得暫住;意如野馬,難以馴服。真要做到一心不亂或制心一處,那不是三天兩天或三五年就可以辦到的。想想看,我們無始以來在六道中輪迴,所遭遇到的,所造作的有多少,而「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在我們的識田中成為種子,遇緣即應,想要不讓它起心動念根本不可能。

是不是永遠做不到?那也不是,如果做不到的話,也不必學佛了。古人就說:「一勤天下無難事。」又說:「簷前滴水,階石為穿。」說明了只要有正確的方法,加上恒心、毅力、精進不懈去努力學習的話,成功只是早晚的事。

佛經中有一種數息觀,就是數自己的呼吸,用來對治妄想雜念最有效,如果只是想得到一心不亂,不是要往生西方的話,可以參閱《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七卷〈阿那波那念〉這一章節。

而家師雲老禪師的止觀法門,則教我們練習靜坐時,先去感覺鼻尖的那種觸碰的感覺,但不是用眼睛去看,也不是去注意它。因為鼻尖的細末神經最少,最不易執著。只要意念一起來,鼻尖的感覺就消失了,要再把心念拉回來,重新去感受鼻尖的那種感覺。一次一次的練習,嫻熟了,真正靜下來時,是知道外面的聲音,但是不知它的內涵,知道有音樂,但不知是那首歌。進一步,才由止到觀,去思考,去探討問題,開啟智慧。有心學千佛山的止觀法門的話,請就近洽詢千佛山全省各道場,陸續都有開班傳授。

淨土宗念佛,也不是一開始就能一心不亂,先是認真、持續不斷的念佛,再從一小片、一小片不亂,進步到一大片、一大片不亂,最後才能做到「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亂。」所謂一小片,就是或者先以一句六字洪名為基礎,當中都不要讓妄想雜念摻雜其中。慢慢的,進展到二句、三句、四句、十句、幾十句,即所謂一小片、一小片。一大片呢,中間的距離就長了些,或半小時、一小時、幾小時都能心無旁騖,不生起妄念。

但是念佛念久了,也熟了,就如腦海裡有一台念佛機在念佛,雖然一邊念佛,也可以一邊打妄想,妄想和念佛兩者互不侵犯,又可以同時進行。這不是功夫到家,而是心已經對念佛熟能生巧,可以混水摸魚了。本來是用一個念佛的念頭,去除遣其他的雜念,現在已經失效了,必須加重心的工作量,使它無法「忙裡偷閒」去打妄想。以前印光法師念佛,就用三、三、四的方法,先在左耳邊念三句佛號,再右耳邊念三句,中間念四句,如是一直重複而不亂。有個應慈法師很感興趣,問他這方法是出自何經何典?那位大德所說?說他在經典論典裡都找不到出處。印光法師才說脫胎自數息觀。這幾種方法,都可以試試,看那一種較相應。

還有,家師說念佛要念「南無阿彌陀佛」,不能只念「阿彌陀佛」,因為「南無」兩字是皈投、依靠、親近的意思,才能把你的心願、祈求完整的表達出來。又「阿」字要念「ㄛ」,很像台語「黑」的音,不能念「ㄚ」,因為念「ㄛ」是無的意思,阿彌陀佛意為無量壽、無量光;念「ㄚ,」就沒有「無」的意思了。

又家師認為,學佛起初一些流通的經典,先去涉獵、比較,找出自己喜歡的、條件又符合的,然後才一門深入的去學習。不能人家說好,自己就照著去學,因為每個人的根機、興趣不同,不能盲目的跟隨。他老常舉一個例子,譬如說:沒胃口,吃不下飯,那我喜歡吃辣椒,我就告訴你,吃辣椒就能胃口大開。可是你說不定不敢吃或不喜歡吃,結果,吃下去受不了,連吃飯都倒盡胃口。這就是經典所說的七菩提分中的「擇法覺分」,先去多認識經典,然後進一步去比較、選擇,找出自己喜歡的,又條件適合的法門,然後才一門去深入。

有一個故事說,一個叫化子找了間破廟棲身,結果鄰近有一位老太婆,每天晚上都來向佛菩薩哭訴:「阿彌陀佛啊,請你趕快帶我去西方極樂世界吧,這個世界實在太苦了,我媳婦又潑辣又不孝,兒子又聽信媳婦的話,對我百般的忤逆……」那個叫化子被吵得不能安寧,於是心生一計,躲在佛桌後面,趁她又來哭訴時,代阿彌陀佛回答:「好!旣然妳那麼堅定的想往生西方,我今天晚上就決定帶妳去……」老太婆一聽到「往生」兩字,心頭一涼,那不就是「死」的代名詞嗎!而且又是今天晚上,她都還未交待後事,也來不及見兒孫最後一面。馬上想起兒孫的好,及這個世界的可愛,而產生留戀。於是嚇得屁滾尿流的爬了出去:「阿彌陀佛,我不想去西方了,我還不想死!」以後就再也不敢來破廟了。

這故事說明,這個老太婆最後才發現,她的真正興趣,還是在娑婆苦海裡浮沉流轉,看不破恩愛情執,所以往生西方「厭苦欣樂」這一關就做不到。現實社會裡,也有人念了一輩子的佛,臨命終時,不但佛號念不出來,連別人幫他念佛,他都嫌煩。說他業障現前也可以,真正的原因,是對周遭的一切人、事、物,名利恩愛情仇放不下、看不破,所以去不了西方。有的人淨土學了幾年,後來發現興趣不合,不想去西方了,改學其他的法門,無形中就已浪費了很多的時間,這都是起初沒有做好比較、選擇的緣故。

念佛是一輩子的事,不能半途而廢,要念到臨命終時,西方三聖來接引,才算圓滿完成。學佛也一樣,也是一輩子的事,甚至是生生世世的事,如同「愚公移山」,今生做不到,來生再來;來生沒達成,再下一生,下下一生,否則經典為什麼說成佛要經三大阿僧祇劫呢!就以修定或一心不亂而言,都沒那麼簡單,有人靜坐了一輩子,連「未到地定」都做不到,何況四禪八定、九次第定。《瑜伽師地論》說修定有九住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三摩地、正定)。單看這一大串名詞,就知道學定不簡單。

修行西方淨土法門,大略要儲備三種資糧:信、願、行。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九品蓮台、有帶業往生。這些信心,從深入淨土三經或五經中來。《佛說阿彌陀經》、《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謂之三經。五經則再加入《華嚴經》的〈普賢行願品〉,和《楞嚴經》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願就是願生西方,願出娑婆,厭離娑婆世界之苦,欣慕極樂世界之樂。起信發願之後,就要起行了。行什麼?念佛,及積集善根福德因緣,也就是修三福。現在所謂的念佛,普遍的,都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

念佛時,並不是只在意遍數的多寡。有的人定了功課,念不完,或其他的事耽誤了,就開快車趕著念完。遍數是很可觀,然而內涵呢!念那麼快,能和阿彌陀佛相應嗎?只是口念、意念,沒用「心」去念,或有心不在焉,那只是數目字的累積吧了。倒不如認真用心的念,念得字字分明、心念懇切,遍數雖不多,反而更有效果。

「三福」是《觀無量壽佛經》裡,佛陀為韋提希夫人說的,除了提出十六種觀法之外,還特別囑咐,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先修三福,名為「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三福是:一者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旣稱為三世諸佛淨業正因,如果「因地不真」,難免「果遭紆曲」。可見家師雲老禪師說的對,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並不是那麼簡單的只是念佛而已。經中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許多淨土大德解釋為念佛洪名,就已具足善根福德,絕口不提觀經三福,似嫌以一概全,有違佛意。這僅是個人見解,提供做參考。

又帶業可以往生西方,如果不能,就不必有九品蓮台的設置了,全部都是上品上生。家師特別強調,雖然可以帶業往生,但是一發起願生西方的願之後,之前所造的業可以帶走,以後的就不行,必須受報完才能去。想想也有道理,總不能一邊懺悔,又一邊造業,那懺悔就毫無誠意可言。又以前未學佛,不信因果,無明、無知才造作諸業;現在學佛了,深信因果報應,卻又明知故犯,豈不罪加一等。

去了西方,並不是成就道業了,還必須先待在蓮苞裡,依蓮台品位的高下,把業報消化完了,才上品上生,花開見佛,成為極樂世界的眾生,再聽阿彌陀佛講經說法,依教修行。《阿彌陀經》就說:「種種奇妙雜色之鳥……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果一去就成道,還演暢這些幹嘛。還沒開花見佛,待在蓮苞裡的眾生,也能聽到講經說法的聲音,但不能見到阿彌陀佛。只因極樂世界是個法音世界,不但「無有眾苦,但受諸樂」,而且一邊享樂還能一邊修行,直到「究竟一生補處」,無有退墮之虞。由於依報、正報的受用都非常殊勝,所以同樣是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就少了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

因為阿隬陀佛的大弘誓願,及極樂國土的殊勝莊嚴,修行方法又簡易,可謂三根普被。不僅釋迦世尊極力推薦,歷代淨土大德也大力提倡,更引證很多淨土聖賢往生西方的事蹟,上自高僧、下至凡愚,乃至目不識丁的叟嫗都有份,大有萬修萬人去之勢,成為末法最風行的法門。但是別人能很輕而易舉的去,不表示自己也能如此,因為關係到根機、精進度,所以不能心存僥倖,還是得腳踏實地,念佛雖不困難,也不簡單,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穫。

禪與淨土有人說可以雙修,家師以為不可,因為淨土是肯定的有,一定要執著;而禪教我們不要執著,不要在聲色當中討生活,要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假使我下午修禪,早上修淨土,早上死了,肯定可以去西方;要是下午修禪的時候死了,阿彌陀佛來接引我,我用智慧劍「佛來佛斬」,西方就去不成了,所以禪與淨是不能雙修的。

又,家師說,除非是修淨土法門,念佛想求生西方。否則不管是念佛名、念菩薩名,甚至是拜佛、誦經、拜經、念咒,都不是修行,那只是防禁、依賴、或轉移注意力,在我們還沒有辦法作得了主之前,依賴它,不去造業而已。真正的修行,是「修正身口意的行為」,有缺失把它改正、調整過來,而能做到「不傷害別人,也不傷害自己」,最後到達圓滿,沒有缺失,也就是「零缺點」,就成道了。修行,如果不從身口意下手,想出離三界六道、了生脫死,正如家師喝斥我們的:「別說門都沒有,連窗戶也沒有,你們會悶死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