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房間

                                                                                                       文/智惇

三年前,我從祇園寺回到菩提寺,老和尚告訴我,將來可以住到韋陀院,其中有兩間大房間,你可以挑揀去進住。幾個月前,蓮缽師告訴我可先到韋陀院一樓找個房間定下來,於是我從韋陀院三層大樓的各個寮房巡視一遍,發現大樓中的寮房格式大小都一樣,只有一間以坪數言可稱大房間,是個例外,我以為該留給智翔師。無論戒臘、修養、知見,他是唯一進住人選。其他房間既然一樣,也不必去揀擇了。

現在我住的房間一如餘比丘,已經習慣了。家具的擺設,最佳位置也固定了。我現在體會到從坪數大小空間肯定是否大房間,不一定正確。若以修行人而言,修行辦道能安於自在,這個處所就是大房間。讀白雲老禪師所著《學佛之道》〈引讚〉─扔不掉的袈裟,了知師父頭陀行者的足跡。永遠扔不掉的袈裟乾了又濕、濕了又乾。是多麼灑脫自在!累嗎?不會。

今年國曆七月我到普陀山,從舊碼頭朝山九個小時拜到普濟寺。累嗎?沒有!只是最後幾小時左肩疼痛,支持身體站起來不易。夜宿法雨寺山門外,海風吹襲,嚐試一下頭陀行的夜宿,也算不虛此行了。老和尚給我大房間的提示,其內涵大概也是如此罷?!

如果於工作和個人上有太多的自我,放不下以適應環境,又容納不下他人而導致煩燥不安,即使是住在數千萬、上億豪華住宅也一樣難以自在。不去適應環境,卻要環境適應你,可能一輩子只有在「轉」中徘徊了。人或有兩種,一者太過自滿,總以為人不如我,有一點表現就夜郎自大。二者太過自卑,總覺得處處不如人,畏首畏尾,唯恐做錯、說錯。這二種都非中道,都是未發現“大房間”在哪?

如果體會到“大房間”的實質價值,心之所安大可「淡泊、莊嚴、自在」了。大房間以出家人言,不是保守,卻是守本份,至少可從作本位四加行(亦名四善根)《俱舍論》:一、煖加行、二、頂加行、三、忍加行、四、世第一義加行上下工夫。在俗家言,亦可騎驢找馬,充實自己,從工作中提升任事本錢;所以,與其怨天尤人,何不以大房間去容納自己?

又“大房間”的啟示,不該在相上打轉。舉例如下:

一、所謂海潮音:

七月參訪普陀山,夜宿法雨寺山門外,夜闌人靜,海風習習,海浪澎湃,其聲充塞耳際,宴坐靜思,因何而有,何以故?各個海水分子形成海水一片,隨著潮汐、風勢及地形環境,時空的不同,當下衝擊各水點滴,相互牽扯、關連,所發之衝撞聲音及潮水浪花之千變萬化,於聽聲而聯想到佛門寺院早晚課梵唄,有所謂海潮音之說,一句讚佛偈拉得很長,抑揚頓挫,盡曲調變化之多端,所下工夫,令人欣佩。不過所謂梵唄演唱,有其一定之板寮,老任意加上花腔,應是自我表現,海潮音之於早晚課,似乎不應在聲的相上,而是唱誦者無我相之流露,一如海潮音隨緣而引發者,其聲音高低強弱在於詞義內涵的詮釋。

二、讀《中阿含經》對大房間有感:

近讀《中阿含經》,觸發我思,老和尚常說佛法是一連串的為什麼?「所以者何」,是對結果的因的為什麼,「何以故」純就事理而說為什麼。佛陀或諸尊者依於宗因喻,反覆陳述,抽絲剝繭,一音而能普被,隨機攝受,旁敲側擊,內外通透,唐宋以來有許多講寺,是弘法道場,一如千佛山各地之講堂,或有特色的大叢林,有共修或佛學院,凡有修養及經驗的法師,多會留出時間給予共修者或聆聽信眾問難或討論、以雙向交流,相互激盪明其不了的義,問與答都從「何以故」,「所以者何」入手,其實問者亦非無的放矢,答者如一時語結,也不丟臉,至少尚未成佛菩薩,所知亦有不足,是乃情理所容,何況有了不知,正可藉此掀開不具足處,可成為鞭策、精進的動力呢,這也應該是放下身段而轉進提昇的契機吧!

三、四大名山,八大小山等大叢林寺院,無論在相與內涵上都可謂之大房間:

老和尚常說(大意是)我的一堂課若都懂了就夠了。老和尚真的每堂課都是大房間。現在再舉大叢林為例而說明之,大叢林者,有大樹小樹、花草灌木等,其中有毒的,也有可以做救人的藥材,動物則有吃人的老虎獅子,也有草食如牛羊鹿等,一個大寺院被稱之為大叢林,說明該寺院的僧眾五花八門,有善有不善,有菩薩,有羅漢,有阿修羅,還有波旬,雜居一起,能有安寧嗎?所以老和尚曾說大叢林如相安無事,就沒有緣境,菩提從那裡來?修行是個己的事,各人吃飯各人飽,所謂因果自負,一個有修養的參訪者,頂門具隻眼,被知客師招待到後面吃茶(註),以品其風味所在;禪宗所謂到後面吃茶,並不是幾個人聊天喝老人茶談是非,而是在後面轉了幾轉,了此道場家風,寺院風格等特殊風味呢!所以若無十年、二十年以上深入經藏所培養出來的參學隻眼,真得是枉費草鞋錢呢?以參訪者言,事無大小,都是參訪教材,都是領略風味的資材,不然當面錯過。

四、大房間,不執於相,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中阿含 因品苦陰經》下第四:「諸尼犍,行不坐行,常立不坐,受如是苦……以為樂不因樂,要因苦得。」佛言:「我知欲無樂,有無量苦患,我知如真已,不為欲所覆,亦不為不惡、不善法纏!便得捨樂及無上息。」

所以師父常說苦行不是修行,這就詮釋為修行而行苦,存有欲念故。

所以行腳,挑水,劈柴是苦行,如從苦中得修行,因為得修行是欲,如背著竹筏不捨真是苦的行,也是愚痴,一無是處。

因此從苦行中領略大房間的道理,才是行於修,不然只是計較大房間的相,那就捨本逐末了。

以上陳述,拋磚引玉,僅供參考!

註:吃茶、喝茶、品茶是有差別的,品只是分辨,喝在解渴,吃在吃該吃的吃,是參訪者累積往後修行的資糧,所以行腳參訪,不是遊山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