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願─在家與出家修行的差異

願,是指內心的願望,如心願、志願、意願等。據《放光般若經》卷三〈問僧那品〉、《無量壽經》卷下等記載,佛菩薩皆於發心之初,志求無上菩提,誓度一切眾生的宏願,如見眾生苦而發「眾生無邊誓願度」,見煩惱重而發「煩惱無邊誓願斷」,見應修法門而發「法門無量誓願學」,見涅槃真理而發「佛道無上誓願成」的四大悲願,又稱四弘誓願,這是菩薩行者的志願。

願,其實每個人都有願,差別在於願的廣大或狹小,及願的正與偏而已。從進幼稚園起,老師都會問「長大要做什麼?」就已經有願的理想灌輸。上了小學、中學、大學等的教育目標,也都離不開願的理想,成家立業了,仍是朝著願的目標努力。可以說,人都是依願而生存、奮鬥;所以,有願就要付之於實踐,實踐就是行為造作,此行為造作便會構成感果與業因;故眾生依願而生,此願的動源在業,所以依業而造業,才有生死輪迴的現象;學佛的人,不管在家、出家,也是離不開願的範疇,然因在家、出家身分立場的不同,修學的環境也不同,又接受的磨練方式更不相同;因此,修行的成就當然也不一樣。

學佛談願,是指覺悟之願、離苦得樂之願、菩提心之願,願要去行,才是真正的修行者。學佛修行須能自利,才能談得上利他。利他行的心,就已具菩薩的願,要自利利他,須先明心見性(指佛性的顯現),就必須修心養性;而要修心養性,則得依照佛陀的道理方法,依教如法去修,這些道理方法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

以戒而言,在家有五戒、菩薩戒;出家有沙彌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在家學佛,皈依三寶後,欲提昇自己的修養,先須建立佛法的正知正見,開始修學戒定慧,於戒先學習五戒,進而受持五戒(指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能持五戒後,發現不夠,想更提昇自己的修養,可受菩薩戒,進而再提昇學佛的修行境界,可發心出家,受具足戒成為比丘或比丘尼。戒的層次是慢慢提昇、增上的,持戒須依自己的環境許可與否,能持才可受戒,否則受戒而不能行持,則是明知故犯,罪加一等。

從學戒、受戒、持戒中漸漸提昇修養。所謂戒,就是於有犯的機會而不犯,如螞蟻在身上爬,會癢,甚至會被咬痛,而把螞蟻抓走不傷害牠,即是有犯而不犯,能不犯,就能保護自己;能不犯,就有了定的修養,定的修養有層次,如四禪八定、九次第定——滅盡定(為八地以上的菩薩修養),那伽定是佛陀的定,所以,定的功夫也是一步一步提昇、增上的。

定,就是不亂,能於混亂中力求冷靜,心平氣和面對人與事,並能化解因人與事所滋生的問題,要做到不傷害而是饒益的話,就須有智慧的修養。智,是凡一切的知識與經驗;慧,是以智為基礎,運作智使成為力量,化解問題,結果是肯定的饒益,這才是慧的表現。當我們正處於迷惑而不能明了時,於此之時,要力求明了,則須具備本錢去運作止觀法門:止於一念,研究、分析、認識;觀照菩提,察覺、返照,以達運用思想,發揮智慧的效益。智慧的養成則靠時間、環境的細心培養,智慧愈高,所表現的就愈圓融無缺失,不會造成彼此的傷害,而是饒益功德。

有「願」一定要行,如普賢菩薩有十大願行、藥師佛有十二大願、阿彌陀佛在因地有四十八願。修行離不開戒定慧三無漏學,而且三者須相輔相成才能達無漏的境地;如偏於戒的遵守,而不學定慧,那麼在家學佛的就會發現:不學佛,日子過得很快活,為什麼學佛守戒後「這不能做,那不能去……」把自己束縛起來,而朋友們也越來越疏遠,家人也把自己當成怪物,不可理喻,甚至誤解佛教。其實,持戒是為了不傷害別人,也不讓自己在修學的過程受到傷害,更不是拿戒去要求別人,或指責別人犯戒,這是佛陀制戒的原因。

如果偏於修定,忽略了戒與慧,就會躭於空亡,像木頭、石頭一般,也會造成傷害;如果偏於慧的追求,而不管戒與定,此慧就會成為乾慧,只會空談,猶如說食數寶,對自己、他人毫無利益可言。因此,戒定慧三者一定要並行,才能稱無漏學,卻不可單獨說戒無漏學,或定無漏學,或慧無漏學。所以,修行要戒定慧並重,但因出家、在家的戒法有別,身分立場自然就不同,又願心的不同與修學環境、磨練方式的差異,因此道業上的成就當然也不同了。

在家學佛,如有家室,必須負起對家的責任與義務,更有工作和事業的發展,除此,尚有親朋好友的交誼應對;所以,學佛親近善知識,接受佛法的熏陶,只能利用空閒時,而學佛的願力,因為有家的原故,往往受到局限。通常在家學佛,都是願家庭吉祥平安,進而願了生脫死,離苦得樂,修淨土法門者,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此而已。但出家修行者的責任,則是荷擔如來家業,續佛慧命,饒益有情眾生。為了具備人天師範的資格,在清淨的僧團,行者必須放下自我意識,接受各式各樣的調教與磨練,例如深入經藏的研究,日中一食、夜不倒單、打餓七、禁足等苦行,和參訪善知識、行腳等心性的淬鍊。

中國佛教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法的宗旨在自利利他,而中國的民族性、文化向來具有利他的精神,所以大乘佛教能與我國的民族性、文化相融合,這是佛教能在我國興盛的原因。大乘佛法的精神在行菩薩道,要行菩薩道,須發菩薩願,菩薩的涵義:指能發菩提心的有情眾,培養智慧,以求菩提道果,發慈悲喜捨的心,普度眾生。

《老禪師的話.僧尼的三方向》謂:「出家為僧尼,雖然不定個個為「法」之「師」,但必須選擇如下所舉的三條道路之一:

一者、學戒修定,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而后弘法利生,普濟群命,即法師之類。

二者、學戒修定,於佛法建立正知正見;而后聚積善信功德,普濟群命,即慈善工作者。

三者、學戒修定,常住法海,於僧伽藍中,盡諸本份,老老實實的追求解脫之道。

如是三者,三種方向,身為僧尼者,必須取其一;方不負信施,方稱知道,不至為「披毛戴角」而憂煩。」

在家學佛有完成了生脫死的可能,但要如法依教才行,如果不如法不依教,即使出了家也不能達涅槃的境地。在家學佛不學出家法,在家學佛是要把自身的問題化解,難免保有自我意識,若為提昇修養境界,可一門深入,除皈依三寶外,可依個人環境、能力受持五戒、菩薩戒,但要受戒後必須依教如法。出家修行不容許擁有自我意識,修苦行是磨練心性,尤其是發菩薩願的行者,欲成為人天師範,知識經驗是越豐富越好,所謂天上的要知道一半,地上的要全部知道,如此才能接引不同根器的眾生,所謂應病與藥;若是一般的行者,則但能了生脫死,入涅槃境界即可。

願是必須自己能夠做得到,且是心甘情願無絲毫勉強的,決不受任何障礙的影響,盡心盡力去實踐,才可以稱為願。發願不要隨便,應切合自己的能力,量力而為,發了願卻做不到,則是大妄語。每人可依自己的興趣、條件、修養去發願,因此願的大小是可以隨著修養的提昇,而漸漸擴大自己的行願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