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衣下有感二則

                                                                                                   文/樸拙子

一、想經
《大般若經》有云:「舍利子,眼處性空故,眼處於眼處無所有不可得,眼處於耳處無所有不可得,耳處性空故,耳處於耳處無所有不可得,耳處於眼處無所有不可得,眼耳處於鼻處無所有不可得,鼻處性空故,鼻處於鼻處無所有不可得,鼻處性空故……」又曰:「舍利子,我於如是諸法以一切種,一切處一切時,求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何以故,自性空故」經文載:「舍利子,我於如是諸法,以一切種,一切處一切時,求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如是反覆、來回,蕩之又蕩,盡虛空界,「無不是沒有,是突破,還有不一定義。」

師父曾說「將佛陀的語言化為人類的語言」,若不能參透法在那裡,這個「無」、「非」的出要又如何把握,讀經至此,我有幸十多年來浸潤於師父著作,逐字逐句硬啃,狠讀不放過一字一句,讀不下去,就此打住,從頭再來,一天兩天,十天八天得其義者才算過關,查字典、翻工具書,得其萬一耶!或是衲衣下的一點自我意識吧!菩提寺進入不二門右側牆壁,雙管所寫怵目驚心的法語提示如石重擊,能不有絲毫迴響嗎?如是「解」:源於善知識的啟示,「行」:必須自己正勤精進,「悟」:從相對中獲取絕對,「證」:彼此無傷害之饒益。

師父所著《禪的智慧(一)》只是敲門磚,供參考,讀之尚且回味無窮,尤以「白雲野語」的提示,真是一字千金,已不能以俗諦計值呢!《般若學疏義》用字之深邃,我有戚戚焉,如「三觀分別義」一一九頁,以三摩鉢提而覺心性,這個「覺」字讀之有如重錘擊中心坎,真是驚心動魄不能自已,身披衲衣怎可為名聞利養而悠游於不二門中,不然「嗟過也!」(《禪的智慧(一)》89頁),死時後悔,來不及了!

恭讀《大般若經》同時參讀《禪的智慧》收益可以不少,這是我第三遍讀《大般若經》,第一次糊里糊塗,第二次有點感受,讀後就忘,這是第三次或可抓住一些回憶,真是越讀越好,經文的深奧,豈是從文字中得法在那裏?所幸十幾年來,笨拙如我、根機差、年齡老,在恭讀師父八十多本著作,至少讀一遍、二遍有的甚至七、八遍,紮下想經的基礎,善知識的啓示惠我太多,師恩難報在此也!

二、行腳
虛歲十七歲離家闖蕩江湖,不到二十歲,就走過大陸五個省,使用的是最原始的交通工具!一直到現在為止,從不想放棄父母賜給我的恩寵。父母亡於何時,我並不知道,直到開放大陸探親後,回鄉見到母親穿過的棉襖,抱著痛哭失聲不能自已,也不知過了多久,才回復過來,這種刻骨銘心的感受,是在大陸各大悠久寺院朝山才有,我不是買不起機車或二手轎車才行腳,而是樂此而不疲。一者、不忘父母所賜,用以紀念。二者是本著出家行者「一鉢千家飯,孤身萬里遊,為出生死苦,饑渴度春秋」的實際體驗。在大陸或台灣,一鉢千家飯是行不通的,那就方便,在早晨出發前準備好午餐時的便當,行腳途中,再隨緣找個地方喝水用齋,療饑病可也。反正肚子餓時什麼都好吃,色香味只是嘴饞者的享受罷了,清末慈禧太后在宮廷習慣於享受,逃難時,肚子餓扁了,吃到窩窩頭還念念不忘呢!

行腳的交通工具既是兩條腿,所帶的隨身物,三衣一鉢不可少,白天走到那裡隨遇而安,晴朗的夜裡,有明月隨伴,有次天黑伸手不見五指,一跤跌倒,乾脆就在路旁待天光可見再上路。為了生死苦,不需計較;饑渴度春秋,是自願,誰也勉強不得,自在灑脫,還有比這更愜意嗎?

行腳可面對不同緣境,順逆兩便,是苦行的體驗,禪修的資糧。以一切種,一切處一切時,無所有不可得,自性空,雖不能頓然紅漆馬桶脫底,總可假以時日、年月,生死死生,在漸修中以無所得為方便,見其功德力吧!


附記:讀《大般若經》雖一再蕩來蕩去,都是自性空故。

(一)這在禪門圓覺三觀中,以奢摩他而入寂靜,以三摩鉢提而覺心性,以禪那思惟而從慧圓覺,可謂從始覺,相似覺而達本覺,任何一種都可通達,亦可互通運用,師父著《圓覺之道》第一頁至五十八頁都有詳盡說明。

(二)從有為法、無為法,從世間法乃至出世間法,都以自性空蕩來蕩去,正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之妙用,突破「業、道」二障,深入真如隨緣不變的理體,及不變隨緣的事用!以上所述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