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行---深入的認識之心得感想

                                                                                                         文/小葉

上白下雲老禪師一開始開示,便破題點出觀行必須要深入的認識,他老人家說:「就一個人本身所認識的能力條件來看,有淺的看法,有深的看法,而其深可達到不可思議的境界,這就是我們說的觀法。但是,也非一開始便能達到那不可思議的境界,剛開始依自己的能力慢慢去認識,而這種認識可能是自我意識,自己的分別心而產生計較執著,我們就可以發現裏面有個問題,起分別心的力量是什麼,一定有一個發起的力量,就是知識經驗,就是自我意識,自我意識的內涵就是知識經驗,把知識經驗發揮成為一種力量,產生的自我意識,也就是分別的一種力量,這個必須要把握,這是原理原則,這如果把握得好,不管是理門或行門,才知道怎樣使自己慢慢提昇,不管是從知識經驗的累積,智慧的提昇,都是一個基本的概念。」

聽到這樣的開場白,讓當場的我為之震驚,原來自己的知識經驗,能幫助自己往上成長,也能成為一種障礙,能讓自己累積知識經驗,也能讓自己起分別心,能是助力也能是阻力,而其不同處是,有無深入的認識,有無把握那一念有96識的五蘊。猶記得教授師們於課堂中不斷的提醒,面對人事物的問題時,往往一開始容易生起分別心,這於人是一種自然的現象,但初念所起的念頭,都是不可靠不可信,因那通常是一種計較、執著,應該不應該、對或錯。千萬不可陷入於這個分別的漩渦中,因待時機因緣成熟時,不是傷害自己就是傷害別人。因此,須從粗相到細相,去研究、分析、認識,進而察覺返照,作深入的認識。

一次又一次的去認識,就如釘釘子般,一回又一回的來回敲打,才能將那釘子釘進去,待到將釘子釘到完全與板面一樣平整時才算完成,但其過程乃須忍受其中的辛苦與挫折,若中途就宣告放棄,便永遠無法見到一個平整的板面,而是個有缺陷的板面。想要深入的認識不是一夕可成,也不是一蹴可成。是的,自己仍要透過佛陀的道理方法,先建立起知見,解行並重,於解行中不斷累積自己的知識經驗,反覆再反覆的剖析之後,自己所忽略的問題,提醒自己再深一層的認識,從每一次自以為是的認識中再去發現,再去認識。一層一層慢慢的建立起來,我想那才能達到老禪師所說的,深到不可思議的境界吧!

老禪師開示中說到:「不管任何的事,都能作深入的認識。處處都是道,抓住了就是你的,否則就只有當面錯過。」他老人家舉了數則要大家行止觀的例子,其中之一是「在千佛山有一種要求,做錯了挨罵心甘情願,沒有做錯挨罵,還要心甘情願。」

是呀!做錯了挨罵是應該的,但沒有做錯,為何還要被牽連一起挨罵呢?

老禪師接著說:「觀行,去觀,去想想看,作深入的認識,沒有做錯,為什麼要跟他一起挨駡,絕多數人都是這種反應,為什麼會如此,因為只是用自我意識去分別、去認識,從來都沒有修過觀行的方法。世俗有句話,將心比心設身處地,都是一種觀行的起碼方法。」

是呀!不是去計較執著他人所犯的錯,也不是一昧的怪罪他人的錯誤,導致自己無辜被牽連受罪。而因去研究、分析他人的等等狀況,後去認識問題之所在,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他人多想一分,多體諒一分,多包容一分,才會不易陷入計較執著裡面。

老禪師又說:「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是何意?難道沒犯錯的你,以後就不會犯錯嗎?做錯了挨駡心甘情願,沒有做錯挨駡也要心甘情願,什麼叫做觀行,法在那裏?要能把握。」

是呀!難道,自己會做得比他人好嗎?難道自己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嗎?內心諸多的“是呀”,也都是他老人家提點了之後,才生起自認為的“是呀”。但是,自己究竟真正把握了多少?又是個大問號?

他老人家也提道:「一個真正懂得佛法的人,他幾乎時時刻刻都有修行的機會,正面的也好,負面的也好,善的也好,惡的也好,都會去把握機會,能把握機會的人就是修行人。」就如前面老禪師所提的例子,如果當下有把握住些什麼的話,一回又一回的從中發現些什麼,認識些什麼,那麼這一點一滴累積自己的資糧,依教如法來修養,修正自己的身口意。待往後自己有本錢、有能力,去面對不同的人事物,才不會一直不斷的重蹈覆轍,犯了與別人相同的錯誤,或是自己從未化解的錯誤。

另一則印象較深刻的觀行例子是,他老人家說:「慈悲喜捨,慈悲二個字,可以做假,喜跟捨沒辦法做假,假慈假悲的人很多,可是假喜假捨很難。慈悲就是拔苦與樂的心,第一個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是無量無邊的,而且是歡歡喜喜去做,可是歡歡喜喜,你就會執著功德,所以要捨,捨那個自己的我,我們常常忘記還要具足四無量心。」

就一個慈悲喜捨,雖不常常掛於口中,但也常常從別人口中聽到,並不陌生的四個字。可是,自己從未真正去思考過其中的內涵。老禪師的《學佛之道》中有略提到慈悲二字如下:

慈是與樂,悲是拔苦;《涅槃經》及《智度論》中說慈悲有三種:一是眾生緣慈悲,二是法緣慈悲,三是無緣慈悲。其精神是以一切眾生的平等觀念為出發點,絕不局限於自我或者狹隘的他(她)為中心目標(因為尚有更多的牠與它);遠超過異教的博愛(因為博愛僅僅限於人類)。《般若經》中說:「向諸生物,恒起悲心,拔其苦,恆起慈心,與其樂。」向諸生物四字,不正是反應了慈悲心的無量境地麼!

單就慈悲二字,老禪師概略的解說,就足以讓我慚愧不已。原來,憑自我意識解讀的慈悲,就如一盆水,灑在熾燙的柏油路上,一下便揮發不見,那樣的淺薄。而他老人家提到,假慈假悲的人很多,可是假喜假捨很難。一般要做到拔苦與樂,只要自己的條件允許,物質或精神層面的東西都能給予。但是,想要做到如老禪師所說,歡歡喜喜的捨,捨到連自己的那個我都要捨盡,那是多麼的不容易呀,因為一般人大多都會執著於功德,所以,喜捨談何容易。但若能掌握自己所起的執著,把握當下的起心動念,返照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捨下那份功德,日子久了,終有一日,能達到歡歡喜喜,且是連自己的那個我都捨了。

最後一則也是自己最有感觸的例子,老禪師說:「談觀行,深入的認識,人都認為自己很了解自己,自己很認識自己,如果真有那麼好,為什麼一點點不如意那個無明火就冒三丈,如果了解自己就不會發無明火了,自己如果了解自己,就可以心平氣和。」

沒錯,絕大部份的人,都自認自己最了解自己,但真正最不了解自己的卻是自己。這也是為何自己總是見不著自己的盲點,見不著自己的問題所在,而當他人有意或無意的告訴自己種種缺點時,還會一味的築起那高丈般的圍牆,防衛他人,捍衛自己,辯解這是他人不了解自己的關係,辯護自己並無此缺點。就是不肯好好行止觀,好好深入的認識自己。如老禪師所說的,如果真那麼認識自己,為何還會

生起那無明火,燒得自己及他人都受到傷害。這個例子如當頭棒喝,敲得我慚愧呀!

當自己不夠深入的去認識時,生起的都是自己的自我意識。如同老禪師所說的:「觀行是一個深入的認識,這是一個解釋而已,觀本身要去察覺,不去察覺的話,還是用自我意識,那不是深入的認識。」

〈白雲小語〉有一則是這麼寫:
愚癡的人 到處尋找智慧
智慧的人 到處搜集智慧
到處尋找的
往往當面錯過
到處搜集的
結果智慧如海

自己已錯過太多了,若想要智慧如海,就該好好把握每個當下,不論是好的或不好的,順境或是逆境,把握住每個緣境所起的念頭,好好的認識每個念頭,一回又一回,一遍又一遍,時時提醒自己,抓住的就是自己的,抓不住的只有當面錯過。老禪師如此慈悲的耳提面命,自己能不多用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