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不能只是依賴

    大多數的人的心態像是一個需要別人照顧與呵護的孩子,總是以依賴的方式向他人尋求想要的,但往往所得卻是非己所求。下面的故事是一則值得思考的譬喻:

  • 文: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06期 2006年 8月刊

大多數的人的心態像是一個需要別人照顧與呵護的孩子,總是以依賴的方式向他人尋求想要的,但往往所得卻是非己所求。下面的故事是一則值得思考的譬喻:
有一個人企望得到最美好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於是四處尋求。他遇見一個背袋子的人,說:「把你袋子裡的魚給我一條吧,我看見牠們還在袋子裡扭動呢!」於是那人伸手從袋中抓出一條給他,不過那不是魚,而是蛇。他繼續向前走,見到一個提籃子的婦人,說:「你籃子裡的人參給我一根吧,那是藥中珍品呢。」

婦人從籃中拿出一根給他,不過那不是人蔘,而是罌粟。又往前走他碰上一個背著胡琴的人,說;「請拉一曲快樂的歌吧,讓笑聲伴隨著我。」那人取下胡琴,為他拉了一曲,不過那不是快樂的歌,而是催人淚下的悲歌。他又遇見一位富人,說:「你的慷慨給我一點吧,讓我做個樂善好施的人。」富人從懷中掏出一把給他,不過那不是慷慨,而是吝嗇。他又朝前走,看見一個眉頭緊皺的女人,說:「請把胸中的寬容給我一點吧,讓我成為能容人的君子。」那女人從胸中捧出了給他,不過那不是寬容,而是妒忌。他自問:「人們怎麼了?為什麼把我要的東西都給錯了?」一個聲音說:「他們並沒有給錯,而是你的方法不對,找錯了人。」
站在學佛者的角度來思考這故事的涵義。讓我想起“開拓新的思路(2)一書中的話:「千萬不要認為修行是念經、誦經、拜懺、作法會,或念佛、持咒、打坐,這只是暫時的依賴,不能拿這些當成修行,因為自己身口意的行為還不能作主,還會有偏差、錯誤,因此暫時依賴這些,它們只是一種依賴的方法。」

事實上,剛開始學佛的人,都會依賴,但不能永遠都是依賴,而是在依賴的同時,必須學習道理方法,並試著修正自己身口意行為的偏差。例如初學佛的人,點上三支香往佛前一跪,不外祈求平安、健康、發財、兒女聽話....然種種所求,就憑三支香,跪在佛前,就能得到所求嗎?又點三支香的涵義在哪裡?所以,必須要瞭解這三支香就是供養佛、法、僧;因為佛已具有圓滿的智慧,及完成圓滿的覺悟;因此,欲求圓滿的智慧和覺悟是怎麼得到的呢?就是根據佛所說的道理方法,也就是三藏十二部經典;而經典這麼浩瀚,如何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就必須依止僧,就是依釋迦牟尼佛的制度所建立起來的出家人,出家人是個專業人員,代表佛從事宣揚所說的道理方法。所以三支香的供養,並不是在求什麼?而是效法佛所具備圓滿的智慧和覺悟。如果不瞭解供養三支香的涵義,那麼燒香、拜佛,又有什麼效用呢?

既然誦經、禮懺、持咒、打坐...等方法不是修行,那怎樣才是學佛修行呢?事實上,佛在經典上談修行,是針對我們的身口意行為而說,因為我們面對人與事時,總是挑剔別人的缺失,忽略別人的長處,幾乎無法發現自己身口意行為的錯誤或偏差或感性或理性等問題,如果能刻意去發現自己的缺點,不斷地作調整、修正,那就是修行。所以,學佛怎麼去學?就是修行,也就是修正身口意的行為,因為身口意三者常會出錯,唯有去調整,使不好的變好,好的讓它更好,如此才是修行。

師父經常告訴弟子們:莫把自己當成佛教徒,而不是學佛的人;因為做個佛教徒很容易,皈依三寶就可成為佛弟子,但是否在學佛?也就是有沒有修行?尤其很多人認為修行就是學習法門,或宗派,或拜經....。其實。剛開始學佛要依賴這些沒錯,猶如小孩必須依賴父母一樣,一旦長大,就必須獨立自主,而學佛也是如此,到了某個階段,絕不可以一味地依賴,自己一定要作得了主,可是憑什麼作主?則須學釋迦牟尼佛的智慧。而三藏十二部、八千多卷經典記載了佛陀四十九年所有言語、行為的表現(道理和方法),這些都是佛陀依其知識經驗,在人生體悟中所展現出來的智慧;這種智慧可以幫助我們面對人與事,怎麼去認識、瞭解,幫助我們把不好的轉變為好的,使迷惑的而能明了,所以想化解問題、煩惱、困惑必須以智慧的方式來處理,雖然誦經、念佛、禮拜、供養等方式可以解決某些問題,但那是依賴,佛陀說那麼多的道理方法,目的不是教我們以依賴的方式去信佛,而是去學佛陀的智慧。

然智慧的成就,來自於知識和經驗,累積得愈多,智慧愈高;知識經驗愈貧乏,當然智慧就愈低。再說智慧的形成,則來自不同的人與事,欲蒐集更多的知識經驗,唯有「讀」;因為從各式各樣的人,不同的年齡層和性別,皆可讀到許多的知識,而人都有一個通病,喜歡教,不喜歡讀。所以,唯有用「讀」的心念,才能虛懷若谷,才能不會先入為主;就像是求學的學生,謙恭地向老師們學習。在“禪的語絲”一書謂:「讀自己,跟自己競爭。讀別人,返照自己,可以攻錯;讀眾生,蒐集資料,充實自己的知料庫。」願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