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99期2015年5月合刊
一般而言,學習經絡保健者,都期望能對任何亞健康症狀或各種病情,能有一定的穴位來對治。例如頭暈、肚子不舒服,及至臨時血壓高等,能取一定的穴位來保健,以緩解病情。
十七、針灸歌賦與經絡保健
早期學經絡保健時,在網路上查資料,無意中查到了一些針灸歌賦,包含十四經穴分寸歌、十四經穴主治歌、四總穴歌、天星十二穴歌等。後來因興趣,進一步收集了一些經絡穴位歌賦,含二十四總穴歌、千金十一穴歌、中醫常用穴主治歌、百症賦、玉龍歌、勝玉歌等,覺得這些歌賦,言簡意賅,有保存必要,但不易吸收,當時僅作為查閱之用。記得有一次個人在保健過程中,膝關節略有腫痛現象,按揉了附近的穴位,腫痛並無顯著緩解;無奈間,偶而翻閱針灸歌賦,看到一句“股膝疼,陰市能醫”,於是加按了胃經在關節附近的陰市穴,腫痛才得到了緩解。可見針灸歌賦富含各家取穴的寶貴經驗,值得經絡保健者探究。
自古留傳下來的中醫歌訣、歌賦,內容十分豐富,是中醫十分珍貴的寶藏,其中與經絡穴位較有關的,則見於針灸歌賦。這類型的歌賦亦包含甚廣,有人將它們分為經絡腧穴歌、刺法針灸歌賦、針灸治療歌賦、及流注針法歌賦等(註一),對保健而言,重點可放在旨在描述經絡穴位的經絡腧穴歌,及旨在取穴保健的針灸治療歌賦上。前者含十四經穴分寸歌、十四經穴主治歌、十二經脈歌、奇經八脈總歌、十二原穴歌、十五絡脈歌、十二募穴歌、十二背俞穴歌、八脈交會穴歌、下合穴歌等;後者則含四總穴歌、十總穴歌、千金十一穴、二十四總穴歌、天星十二穴歌、中醫常用穴主治歌、百症賦、玉龍歌、勝玉歌、穴性賦等。適合經絡保健歌賦,初步收集如表一所示。
表一、初學經絡保健歌賦一覽表
認識經絡穴位
穴位的保健功能
百病對治穴位
手足十二經所屬歌
十二經氣血流注歌
十四經穴分寸歌
十四經穴主治歌
十二經脈歌
奇經八脈總歌
十二原穴歌
十五絡脈歌
十二募穴歌
十二背俞穴歌
八脈交會穴歌
下合穴歌等
四總穴歌
十總穴歌
二十四總穴歌
千金十一穴
天星十二穴歌
中醫常用穴主治歌等
百症賦
玉龍歌
勝玉歌
通玄指要賦
穴性賦等
一般而言,學習經絡保健者,都期望能對任何亞健康症狀或各種病情,能有一定的穴位來對治。例如頭暈、肚子不舒服,及至臨時血壓高等,能取一定的穴位來保健,以緩解病情。但是令人失望的是“治病無定穴”,對一個病症,究竟應該取那些穴位來保健,可說是人言言殊,這也是我感到十分困擾的地方。例如,我所看過的經絡穴位保健書籍,或由網路找到的類似“百病對治穴位”的內容,其中對治各種病症所取的穴位,存在著很多的差異,使我在整理對治穴位時,難以整出一個令自己滿意的結果,至今依然是“各家併存”的型態,這種多元的模式,顯示出了病症的複雜度。在“針灸問對”一書中,有下面一段對話:
曰:諸家言某穴主某病,其說亦可從乎。
曰:治病無定穴也。邪客于人與正周流上下,或在氣分或在血分無有定止,...,醫者不究病因,不察傳變,惟守某穴主某病之說,執中無權,按譜施治,譬之狂潦泛溢,欲塞下流而獲安者,亦偶然耳。夫病變無窮,灸刺之法亦無窮,或在上下取之,或在下上取之,或正取之,或直取之。審經與絡,分氣與血,病隨經所在,穴隨經而取,庶得隨機應變之理,豈可執以某穴主某病哉。
當風、寒、濕、熱等邪氣進入人體後,會受到體內正氣的抵抗,由於邪氣會隨著人體經絡游走,因此它會在體內各經絡上下流竄,以找到可以停駐之處;而正氣則會將邪氣驅離,故這種正邪對抗是一種持續的過程,隨邪氣上下,沒有一定的處所。邪氣進入經脈,正氣會在經絡上對抗;而邪氣進入血脈時,正氣也會在血脈與之對抗。故病症要隨著邪氣進入的經絡,再取經絡腧穴來對治,不能執著“以某穴主某病”。
當我們查經絡腧穴學或推拿學的書,都可查到各腧穴的定位及主治功能等內容,而在各經絡腧穴的實用書籍中,也可查到那些病症可取用那些穴位來對治。但是由於“病變無窮”,病因及傳變十分複雜,因此對於任何病症,不能固守一定的穴位,而需要作深入的探究,從病因、傳變等,仔細審查,才能對証下針,故取穴保健,有一定的複雜性。依推拿學而言,有近處取穴(即局部取穴)、遠處取穴(主要在所屬經絡上取穴,也包含表裡經取穴等)、及隨証取穴(辨証取穴及取特定穴位)等。
但對經絡保健者而言,我們並沒有足夠的醫學知識,因此只能選取較為簡易的保健方式。我的保健經驗是臟腑不舒服時,先用經絡保健法來保健。例如胸悶、輕微心悸時,先按柔心包經,並取內關、曲澤穴等來保健。又例如腸胃不舒服時,先按揉在小腿上的脾經、胃經,並取脾經的公孫、陰陵泉穴,及胃經上的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等穴來保健。若是勞累不好睡,則取肝經的太沖穴。而對於酸痛或局部不舒服,則先取局部穴位,再取遠處的相關穴位來保健。例如肩背酸痛,先取肩背上的肩井、肩中俞、肩外俞、曲垣、秉風、天宗等穴來保健,然後再遠處取穴,主要取膽經的絕骨穴(酸痛位置在肩井穴附近)或胃經的條口穴(肩周穴,酸痛位置在肩膀附近)來保健。此外,有一些常用奇穴,也是簡易保健的範圍,例如頭痛,指不出固定位置時,可取太陽穴來保健,它可袪除遊走在頭部的風寒,通常可緩解不定點的頭痛。又例如眼睛不舒服,我們可先局部取穴,先取眼睛四週的穴位,如睛明、攢竹、陽白、絲竹空、瞳子髎、球後、承泣、四白等穴;然後再取各經絡對治眼睛的保健穴位,如膽經的光明、小腸經的養老穴來保養;此外也可取奇穴,如位於大姆指背的奇穴-明眼穴、大空骨穴等。
當上述簡易保健法沒能緩解症時,我會嘗試用隨証的方法取穴。例如頭暈,並無一定的對治穴位,而要依辨証的方式來取穴。造成頭暈最常見的可能原因有風、痰、虛等三方面,若是因怒氣、悶氣、或太累導致的頭暈,可能是因肝氣上逆,故可多按揉肝經的太沖穴,以引肝氣下行,而達到緩解的保健效果;若因傷風感冒而導致的頭暈,可試取風池穴來保健;若是因體內痰濕過盛而導致的頭暈,則可取化痰的豐隆、足三里等穴來保健。至於因氣血不足而導致的頭暈,則可輕揉內關、勞宮等穴來保健。有一次,有一位師姐有些頭暈,她並沒感冒,按太沖也沒顯著得氣,於是我試按她左腳上的豐隆穴及足三里穴,結果頭暈有了顯著的緩解。由此可知,多充實一些中醫知識,對取穴保健是有十分助益的。至於氣血較為虛弱而導致的頭暈,我通常會輕揉內關、勞宮穴,使較多氣血回流至心包經,從而有較多氣血能到達頭部,以緩解頭暈的現象。若無法緩解,我只好當場抱歉,回家作功課,查閱各家的對治穴位及手法。其中,查閱歌賦中各家取穴治病的經驗菁華是很有助益的。其中穴性賦,包含了對氣、血、虛、實、寒、熱、風、濕等八種經穴性質作了分類,個人十分受益,故將另以專節的方式來介紹。
註一:請參閱谷世喆等人編著的“針灸經絡腧穴歌訣白話解”,可由 google, 百度等搜索軟體查到書中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