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漫談(三十四) 29種長壽按摩法(續)

    我是看過清代按摩經後,才開始重視胸腹部的保健。自古按摩有不為異性患者按胸前、下腹部的古訓,因此,按摩胸腹,最好是自我保健。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338期2018年11月

健康管理漫談(三十四) 29種長壽按摩法(續) /詹天賜

 

29種長壽按摩法 (續)

 

胸部保健

 

 這位老中醫對胸部的保健,提出了揉胸脯、豁胸廊、蘇華蓋等方法,在穴位保健則有“點膻中”之法。所謂揉胸脯,指的是“以兩手掌按在兩乳外上方,旋轉揉動,順逆時針各揉10次。”兩乳外上方,為心經、心包經循行路徑,用手掌按揉,可以較大範圍的按揉到這兩個經絡的循行路徑,能暢通心胸之氣。豁胸廊,則指的是“兩手微張五指,分別放於胸前兩旁的胸壁上,手指端沿肋間隙從內向外滑動,重複10-15次。”胸前肋間隙是各經絡穴位集中之處,包含腎經、胃經、心包經、心經、脾經、肺經(較高處) 、膽經等經絡的穴位,而由內向外滑動,則可將穴位的濁氣推向側面的膽經,由膽經將濁氣帶走。尤其是胸部曾受外傷撞擊或跌傷者,揉胸脯、豁胸廊是很好的保健手法。我曾經在高速公路上遭遇車禍,被大貨車由後撞擊,後車窗被撞到玻璃完全不見,作完筆錄後,車子仍可開動,當時並無明顯外傷,只覺得肋間被安全帶肋緊,不太舒服。果然二、三天後,肋間開始疼痛,到一家國術舘調養了一個多月,才漸漸緩解下來。現在則知道,當時受的是內傷,微血管多處破裂淤血,內部淤血要袪淤活絡,找中醫師治療,會開些正骨紫金丹或血府逐淤湯 (看受傷部位) 之類的藥,以化解體內的淤血;而體表的傷,則要透過按揉的方法,用手掌按揉胸部傷處,並用手指按揉傷處肋間,才能將因受傷產生的淤血濁氣帶走。

 

  我是看過清代按摩經後,才開始重視胸腹部的保健。自古按摩有不為異性患者按胸前、下腹部的古訓,因此,按摩胸腹,最好是自我保健。揉胸脯、豁胸廊等方法,非常適合自我保健,對心胸之氣的疏通,大有助益。至於“蘇華蓋”,指的是“端坐,心神寧靜,深吸一口氣,然後慢慢呼出,重複10次”,也就是做十次的深呼吸。一般的呼吸到肺部,可進行肺循環,而深呼吸到腹部,腎主納氣,故深呼吸可以說是肺與腎兩臟的運動。至於吐氣,有六吐 (一納) 之法,一般人所作的深呼吸比較接近其中的呼法。人在生氣時,若能靜下來多做深呼吸,也有寧心止怒的功效。

 

  在穴位保健上,老中醫提出“點膻中”的方法,指的是“以拇指肚稍用力壓兩乳頭連線中點處(即膻中穴),約30秒後突然放開,如此重複5次。”膻中為心包經的募穴,也是宗氣匯集處,常保健,有助於肺、心兩臟進行“司呼吸”、“貫心脈”的作用。

 

腹部保健

 

  老中醫對腹部的保健,提出了舒大腸、分陰陽兩種方法。舒大腸指的是:“一手叉腰,另一手五指張開,指端向下,從心口窩,沿臍兩旁向下腹部,再向右向上至右肋下再向左。即沿大腸走行方向擦揉10次。”由心口窩推到下腹部,可推到任脈、腎經、胃經等經絡,這時會帶走一些胸腹部的邪氣,再向右時,可將這些邪氣帶向胃經的氣沖穴附近,使邪氣走向胃經,而不停留在下腹部。然後向上可推到升結腸,至右肋再向左可推到橫結腸,故有舒大腸的作用,便秘時不妨做看看,平常就多多保健更好。“分陰陽”指的是:“以肚臍為中心,兩手虎口相對,平置於臍眼左右,兩手向內向外揉撫,共10次。”以肚臍為中心摩腹,是常用手法,兩手交义或兩手虎口相對,可加強一點力道。

 

肩部保健

 

  在肩部保健方面,老中醫提出抓肩肌及捶兩肩的方法,抓肩肌指的是:“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配合捏起左肩肌,左手則捏起右肩肌,交叉進行,各10次”。肩肌較為僵硬是現代一般白領人士的通病,上班使用電腦已是常態,肩膀過勞也就頗為普遍,過勞則氣血補充不及,會有氣血滋潤不夠,導致較僵硬的現象。加上風性輕揚,肩項是風寒匯集處,肩部受風寒、酸痛僵硬也就成為許多人的毛病。以右手拿左肩肌,以左手拿右肩肌不失為是一種簡易的保健方法。在保健實務中,肩膀緊是許多人的共同問題,用手肘按揉肩井大筋是我們的常用方法,效果還不錯。“捶兩肩”指的是“左右手握空拳,在對側上肢從肩到手腕扑打共20-30次。”這裡的捶兩肩其實主要在敲心包經或三焦經,若是敲打內側則為心包經,敲打外側則為三焦經。敲打內側,不但有舒筋活絡的功用,也有疏導心包經的作用,能改善輕微的胸悶現象。

 

腰、臀部保健

 

 在腰、臀部保健方面,有搓腰眼及揉環跳兩種方法,搓腰眼指的是“兩手緊按腰眼,用力向下搓到骶尾部,左右手一上一下同時進行,共30次。”腰眼穴位在腰部距離第4腰椎3.5寸左右的凹陷處,是腰部酸痛的保健要穴,它與旁邊的腰宜穴同是腰部保健要穴。這兩個穴位同時又是閃到腰的保健要穴,一般對於閃到腰的狀況,我們通常會取這兩個位在髖骨上緣的穴位來保健,效果還不錯。由腰眼用力推到骶尾部,是膀胱經的循行路徑,經過胞肓、秩邊兩個穴位,這段經絡若不暢通,會阻礙背部的經絡流向腿部的氣血,而影響到腳部的活力。

 

  揉環跳指的是“坐位或站位,左拇指端揉左側環跳穴(股骨大轉子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處),再用右手拇指端揉右側環跳穴,交叉進行,各10次。”環跳穴是臀部、腿部酸痛的保健要穴,尤其對於上年紀的人更是如此。我們在經絡保健時,經常遇到從臀部到腿部整條都酸痛的狀況,一般而言,若腿部的酸痛部位在大腿外側,則可判定為這段的膽經不通,關鍵穴位為環跳穴;若酸痛部位在大腿後側,則可判定為這段的膀胱經不通,關鍵穴位為胞肓穴與秩邊穴。取環跳穴時,可將一腳放在樓梯 (或小椅子) 上,若是右邊痛,則將右腳放到樓梯上,這種姿勢可以較容易的取到環跳穴。若有調理床,將右腳屈曲,就可以很快地取到環跳穴按揉。若取對穴位確實按揉,酸痛通常能即時緩解。當然,平時就保健環跳穴,可預防日後臀部到大腿外側的酸痛。

 

手部保健

 

  在手部保健方面,老中醫提出甩雙手、頂十指、捏虎口的保健法,“甩雙手”指的是:“兩臂自然下垂,向前向後甩動30-50次。”甩手是常見的方法,隨時都可進行保健。“頂十指”指的是:“兩手掌心相對,左右手指用力相頂共10次。”十指的保健方式還有很多,網路上可查到十指保健操、十指空抓法等。十指的運動,對腦部是有幫助的,十宣穴就在指尖附近,老人家若常頂十指,或常用十指敲打桌面,對預防老人痴呆是有助益的。各經絡的井穴都在手指頭附近,井穴有醒腦、安神的作用,十指的運動雖不一定按到穴位,但多少也有些醒腦的作用。“捏虎口”指的是“以右手拇、食指捏左手虎口,再以左手拇、食指捏右手虎口,各10次。”虎口內有大腸經的合谷穴,它與肝經的太沖穴,均為著名的氣穴,經絡保健有所謂“開四關”之說,四關指的就是兩手兩腳上的這兩個穴。拿捏虎口,可保健大腸經在手上的經絡及經筋,若多拿捏在虎口內接近合谷穴附近的筋肉,保健效果就會更好。

 

腳部保健

 

  在腳部保健方面,老中醫提到了擦大腿、揉腓腸、旋膝蓋、掐跟腱、搓腳心等五種保健法。所謂“擦大腿”指的是:“兩手抱緊一側大腿根部,用力下按到膝蓋,然後擦回大腿根部,來回共20次。”來回用力按擦大腿,可一次保健到腿部三陽脈 (胃經、膽經、膀胱經) 及三陰脈 (脾經、肝經、腎經),倒也簡易實用。  “旋膝蓋”指的是“兩手掌心緊按雙膝,先向外旋轉10次,再向內旋轉10次。”這也是常見的保健方法,能使膝蓋的活動較為靈活。

 

 “揉腓腸”指的是:“以兩手掌挾緊一側小腿肚旋轉揉動,每側30次”。小腿肚是由淺層的腓腸肌所構成,兩側各有一大塊肌肉,用兩手掌挾緊,剛好一手挾緊一塊腓腸肌,旋轉揉動這段膀胱經的經筋,有很好的保健效果,保健後走起路來有較輕的感覺。“掐跟腱”指的是“以拇、食指掐跟腱,每側掐20次。”跟腱指的足跟到小腿後方的一大塊肌腱,也就是俗的“後腳筋”,長約十餘公分,它是腎經與膀胱經的分水嶺,拿捏後腳筋,可同時保健到這兩個經絡及其經筋。  “搓腳心”指的是:“兩手搓熱後,用手搓兩腳心,左右各搓80次。”搓腳心與泡腳,是許多養生保健專家建議在睡前進行的保健方法,搓腳心可搓到腎經的湧泉穴,而手心有心包經的勞宮穴,以勞宮對湧泉,有促進水 (腎為水臟) 火 (心為火臟) 交融之意。

 

 看了這位老中醫的29種長壽按摩法,使我回顧了自己的保健方法,雖然對大部份的內容並不陌生,但受益良多,有許多的保健方法是我所不熟悉的,例如“浴頭”、“假梳頭”、“磨鼻背”、“頂十指”、“掐跟腱”等,都十分簡易實用。但如何將這些方法,落實到日常的保健,就要依個人的時間、身體狀況等,作出妥善安排。對養生保健而言,充實知識經驗固然很重要,但身體力行更為重要,否則“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例如按摩穴位,要能確實,得氣 (有酸痛麻等感覺) 才比較有效果,因此還是需要用點心。我們可以把這29種保健法看成是一個百寶箱,如何運用這些寶物,以保健身體,還是要靠個人去善用,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健康終究還是要靠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