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漫談(四十二) 調節我們的飲食

健康管理漫談(四十二) 調節我們的飲食 /詹天賜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基礎,合理的飲食、適當的運動、常保平和的心情等都是健康的保障。就飲食而言,在這衣食無缺的社會,吃過飽、營養過剩,已成了常態。在歐美,體重過重十分普遍,肥胖率在二成以上的國家比比皆是,而美國肥胖率更在三成以上,已成為健康的一大隱憂。若加上體重過重族群,則歐美體重超標的比例多在五、六成以上了。在台灣,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的一篇文章 (註一) 指出:“依據世界肥胖聯盟(World Obeisty Federation)於2016年公布各國過重及肥胖盛行率(BMI≧25)資料,臺灣「2013-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成人男性為43.7%,女性為30.8%。”可見在台灣,體重過重的比例也不低了。

 

  體重過重再不好好控制,就成了肥胖,而肥胖帶來的健康問題就較為嚴重了。國民健康署的這篇文章一開始就提到:“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呼籲重視肥胖對健康的危害。比起健康體重者,肥胖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超過3倍,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膝關節炎及痛風也有2倍風險。研究證實,當肥胖者減少5%以上體重(如成人90公斤,減少5公斤),就可以為健康帶來許多益處,高血壓、糖尿病等與肥胖相關疾病將可改善。”可見肥胖對健康的傷害是極為顯著的,而調整飲食及適量運動,正是對治體重過重乃至肥胖的不二法門,因此“健康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就成了保持正常體重的關鍵。

 

  飲食調節與健康的關係,如圖一所示。飲食不節制,經常吃得過飽,會造成脾胃的勞累。偶而吃得飽,勞累的脾胃,可以很快的恢復;但若是經常性的勞累,就會有過勞的現象產生。脾胃過勞,就會導致脾胃的虛弱,而脾胃虛弱,運化的功能就會不足,會產生較多的痰濕。也就是說,脾胃虛弱,消化吸收能力不好,身體吸收不到足夠的營養,體內堆積的脂肪過多,痰濕也過多,容易形成痰濕體質。脾胃虛弱導致的超重,反而會有營養不足的現象,於是人會多吃以補足營養,這又會造成飲食難以節制的現象,於是左半圖的惡性循環就產生了。圖中的 + 號,代表同方向發展,例如飲食愈不節制,脾胃就愈勞累;反之,若飲食知所節制,脾胃就愈不勞累。所謂“飲食自倍,脾胃乃傷”,長期飲食不節,脾胃過勞,終會導致脾胃的虛弱。而體重過重,正是一般人脾胃虛弱、痰濕過多造成的現象。此時若還不警覺,反思檢討自己錯誤的飲食習慣,就會往肥胖方向發展,離病也就不遠了。

 

 

 

 

 


 

  預防勝於治療,預防體重超重,就能預防許多的疾病。如圖中的右上方調節機制一所示,若能在脾胃勞累導致脾胃不舒服時,就能警覺到這是身體健康的警訊,而能及時改變飲食習慣,則能很快的使脾胃恢復正常運作。在日常生活中,總有很多況狀,會使我們的飲食得不到控制,例如過年期間,與諸多親友相聚,要節制飲食,實在有點困難。吃得多,尤其是甜點會多吃一點,是春節期間所難避免的,體重上升也是常見的現象。過年後的飲食調節,就很重要了,調節得好,如調節機制一,體重可以回復到平時的水準;但若調節不好,或放棄調節,就能產生左圖中的惡性循環,使體重不斷上升,而導致過重的現象。

 

  一旦體重已造成過重,要調節回來就比較不容易了,如圖中的調節機制二,就要進入長期調節環路。要將已虛弱的脾胃調養回來,這需要較長的時間,在這期間,若再有飲食失控的現象,惡性循環的力量就會增大,會使得調節變得較為困難。何況,脾胃的虛弱,會使得運化的水谷精華不足,人體氣血會不夠用,容易使人肢倦乏力,而失去調節的信心。因此,在脾胃虛弱的時候,若能找個中醫師或營養師等調養,是個不錯的選擇,不要等肥胖了後再來治療,就更費力了。其中的關鍵,在於下定決心,能認識到失去正常體重的代價,更要有回復正常體重的決心,身體力行,調節飲食,常吃八分飽,加上多運動,一、二個月以後,就可能將惡性循環逐步轉為良性循環。常吃八分飽,使脾胃得到生養休息,它的運化功能就能逐步恢復,接著體內的正氣就恢復,運化痰濕的能力也會恢復。加上適量的運動,帶走更多的痰濕,體重就會逐步的減下來,惡性循環就能轉為良性循環,而反轉體重。

 

  人常因貪愛美食而吃過飽,“吃了再說”的心態,容易造成體重超標的現象;尤其是痰濕體質的人,更容易因飲食過量而超重、肥胖。人體有調節的機制,能警覺體重超標,而作出調節體重的行為;只是美食當前,欲望難以節制,長久下來,就會失調,而使得體重超標。體重愈重,要扭轉的決心就要愈大,調節的力度也要愈大,調節所需時間也要更長。我曾遇過一位山友,因肥胖而有三高,但他能下定決心,控制飲食,經常運動,竟然能將體重大幅下降;而她的太太,也是類似的富貴病,卻因沒下決心,身體狀況就差多了。因此,“管住嘴、邁開腿”的規律對病人或一般人都是一體適用的,這些生活、健康上的規律是用來維護健康的,我們一定要有健康意識,及時管好自己的嘴與腳,才能確保健康。

 

註一:請參考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405&pid=8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