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48期2019年10月
這有三大部分:一個是名言,一個是色識,一個是煩惱。
大乘起信論 染熏 /白雲老禪師
談了這麼多,還是在染淨分別上面,前面對染與淨有了一些認識,現在再進一步深入地去瞭解;染是怎麼形成的?淨是怎麼形成的?這一個形成是來自於慢慢累積,叫做熏習而成,熏習是一種修行上面慢、慢慢調整,慢、慢慢完成的,常常講習氣,習氣怎麼來呢?習氣是一種在時間、空間中,慢慢累積起來的。所以講熏叫做熏習,看「染的熏習」,聽這個名詞,有一點怪怪的,誰願意染,去做熏習,不是說怎麼樣去學染的熏習,而是去認識染是怎麼熏習而成。這有三大部分:一個是名言,一個是色識,一個是煩惱。
名言、色識、煩惱是三個範圍,煩惱比較容易瞭解,可是色識跟名言,究竟說什麼──
第一個講「名言」:
名言──以白話來講,有些前輩,或尊宿,或高僧大德,或世俗的學者專家,他們所遺留下來的言句,都叫「名言」。可是有一些沒有名氣人的話,是不是叫名言?所以談名言,不是說有名氣的人,才叫做名言,以現在的方式來講,在媒體上或在有聲書,或是平面的書,或講網站、各種媒介體,從上那裡到一些什麼而完成的就叫「名言」。舉個例子,過去要讀四書、五經,裡面動不動孟子怎麼說?孔子怎麼說?老子怎麼說?這是中國儒家的一種語氣的名言。在佛教裡面就會提到,釋迦牟尼佛怎麼說?什麼菩薩怎麼說?甚至還有什麼祖師怎麼說?這一些都叫做「名言」。如果染熏造成執著,就是一種從見聞中間熏習而成的話,很容易瞭解「名言」就是從這見聞中間完成的。
第二個講「色識」:
色識──談「色」,不是單一的講色,是講色塵緣境中間,所認識瞭解的,叫「色識」,前面談名言是有限的一些,「色識」這個空間就大多了。所以色塵緣境就關係到什麼?睜開眼睛看到的,豎起耳朵聽到的,甚至於鼻子聞到的,經過這些根與塵相接觸,產生意念,然後引發五蘊變化,這一些都叫色識,可是最後還是經過五蘊,從色蘊到識蘊,以「色識」的一個名詞組合,還是從五蘊上面去完成的。「色」,不是單單談五蘊的色蘊之色,它關係到前面的色法,還有法塵和色塵;也就是從色塵的認識,法塵的認識,以及到色法的認識,最後,顯現出所謂的色識熏習;也就是說,一個色塵緣境包含了一切,這是第二個。
第三個「煩惱」:
煩惱──為什麼還要來一個煩惱?難道說,從煩惱中間可以熏習嗎?這又關係到這些文字的排列,因為從名言而造成煩惱,這是染熏;因為從色識造成煩惱,這叫做染熏。所以不要搞錯了,以為染熏有三大類,其實是兩大類而形成煩惱,都免不了會形成煩惱,因為會形成煩惱,所以才有染熏。要不然,名言也可以得到利益,色識也可以得到利益,得到的利益是一種結果,而名言會顯現煩惱,色識會顯現煩惱,也是一種結果。所以「染熏」,從名言上面造成煩惱的,從色識上面造成煩惱的,這一種叫染熏。雖然對名言、色識都瞭解,為什麼從名言會造成煩惱?從色識會造成煩惱?因為「染」而成為執著,這種執著是來自熏習。
「菩提」是一個很好的東西,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東西?!《法寶壇經》裡談到,什麼菩提跟樹的問題,明鏡與台的問題,可以發現那些名言。如果從書本上面談菩提,經典上面常常提到菩提,菩提是個什麼?它說菩提是一條道路,這種道路照著去走,可以達到覺悟的境界,也叫菩提。可是菩提有其因,也有其果,「因」是什麼?講菩提因,是覺悟之因,那不對;菩提果就是覺悟之果,也不對,為什麼?菩提的因,以覺而言,好像沒有錯,可是怎麼去覺呢?覺從哪裡來?所以為什麼談染熏、談煩惱要知道,所謂菩提是從煩惱中顯現,煩惱中有菩提,可見菩提因是什麼?菩提因是煩惱果,菩提果是什麼?菩提果才是所謂的覺悟果或者覺果。
從名言上面,不管是經典上的,或經律論,或一般人寫的心得報告,或者一些書,從上面得到一些什麼?尤其佛教界有各種不同的法語、開示,裡面都有名言。如果不深入瞭解,很容易造成煩惱,好像我剛剛說的菩提。
其次,進一步看色識,是從色塵緣境上面形成煩惱,因為有染的心,才會去熏習,熏習什麼?從名言上熏習,從色塵緣境上去熏習,所以有時,好像一輩子,都在修行辦道,事實上都沒有出離煩惱,都在煩惱中間打轉。所以色塵緣境,會形成煩惱也好,名言會形成煩惱也好;事實上,用一個最簡單的說法,是因為「其中有我」,是「我起的染心」,是「我在那裡熏習成的」,是「我執著於名言」,是「我執著於色識」,所以才會煩惱。
我常說一句話,佛法是對人說的,人常常忘了人的自我,談什麼佛法?名言是人我、他我,依於人的自我去執著於他,會造成煩惱的話,就是染熏;同樣色塵緣境,也是他我、人我,如果那個自我,因為他而造成煩惱,也是染熏。可以去發現一個問題,什麼問題?有一句話,「盡信書不如無書」,是所謂的「名言」。有時候看所謂的高僧大德留下很多名言,結果呢?就執著於那一些,最後呢?就死在那一些所謂高僧大德留下來的言語裡面。為什麼會死在那裡呢?因為從來沒有去面對、去認識、去瞭解,只是隨著所謂的高僧大德留下來的名言,在那裡熏習,為什麼?以一種執著名言的方式在熏習。看看過去也好、現在也好,所謂的高僧大德,是有很多名言,可是這些名言,是不是每一句都適合你?從這名言上面,都能得到好處,是不是如此?如果是,當然結果就不是煩惱;如果最後連自我都被抹煞了,就沒有出離的機會,肯定形成的就是煩惱。所以這種熏習,是因染心而熏習,並不是對與錯,而是說執著這是某某高僧、某某大師、某某長老說的。
現在台灣,我經常講現在很少人談到佛怎麼說?都是談過去一些,你從來也不知道的,過去大陸也有一些所謂的高僧大德說的,從來也沒有見過他,根本只是聽人家的傳聞而已,最後呢?很可能因為中國人有一種習慣性,所謂地域觀念。是屬於哪一個地區的人,這個地區出家的,往往他的後代子孫都認為這一些都是高僧大德,在這地區以外,因為你陌生沒有接觸,也就因為這個樣而造成什麼?有名言的染熏,有色識的染熏,最後都是煩惱,為什麼?人家那麼好,我為什麼不能那麼好?要拼命去學習像他一樣,最後還是在那裡學人,從來沒有學佛,因為只是以一種染心在熏習。
從名言、色識上去熏習,最後當然都是煩惱,因為從來沒有機會?!人的自我,是要從人我、他我上面去認識一些什麼?瞭解一些什麼?發現一些什麼?甚至還能突破一些什麼?就等於我常說,學佛即使學釋迦牟尼佛,也應該怎麼樣,把佛陀的語言轉化為人類的語言,而為人說法。如果只是用佛陀的語言去說佛法,人家永遠聽不懂;就好像我寫的書,太多都是佛陀的語言,究竟在說什麼?的確,漢文的基礎,或佛法的基礎不夠,真的不知道在說什麼?就像我現在所講的染熏一樣,染熏有三種,其實染熏只有兩種,為什麼還有第三個煩惱?是因為關係到名言而造成煩惱,因為色識而造成煩惱,這就是一種染熏的現象。所以有很多人看我寫的書,都會提出一個問題,有很多實在看不懂,我說其實不只是你看不懂,跟我出家的徒弟,跟那麼久也不一定看得懂;如果經過我加以講解說明,就很容易瞭解。
因為很多的所謂名句、文句、文身以白話來講,就是經典裡面的文字與意境,以及偈、頌種種不同的體裁,如果不能深入認識,只是在上面打轉的話,就像平常,在作早晚課,或在作法會,念經、拜懺一樣的方式,念了半天究竟裡面什麼意思不知道?所以有時好像是在修行辦道,在誦經、在禮懺,說不定完成的都是染熏,一種染的熏習,而不是淨的熏習。因為只是執著於名言,於色識中討生活,最後還是煩惱。
作晚課,天天都在唸「是日已過」,還有的人唸到流眼淚,其實在流眼淚,就已經是煩惱了,是日已過究竟怎麼樣呢?後面很重要的一句話「如救頭燃」是火在燒頭,還不著急嗎?可是著急還是煩惱,怎麼辦?這一天過去了不是問題,而是這一天把握了多少?才是問題,把握面對的是什麼?身口意的行為能把握多少,就有多少修行。當然不可能只是以自我意識,所以染熏還是要從名言、色識上面去行,還是免不了會造成一些煩惱。
不瞭解也是煩惱,認為這個說得不對,懷疑它還是煩惱,甚至否定它,也是煩惱,沒有一樣不是煩惱;問題是從名言造成的煩惱,色識造成的煩惱,在煩惱中作什麼?如果只是隨著煩惱在打轉,身口意都是在煩惱中間討生活,根本談不上修行,雖然有行為,可是都是染的熏習,不是淨的熏習,染的熏習是一個必然的行為,問題是從這個染的熏習中間,能不能使名言不要成為煩惱,使色識不成為煩惱,相反的能從煩惱中間顯現菩提?講到這裡,我提醒大家一下,千萬不要說,這個染熏,如果是要出離,使名言成為菩提,使色識成為菩提,是不對的!而是說從名言會形成為煩惱,從色識也會成為煩惱,但是煩惱顯現了,究竟能把握一些什麼?
認識多少?瞭解多少?又能不能化解它?如果能,的確就不會是染熏了,為什麼?變成一種道的修養,否則,就是一種染的熏習。所以道的修養,談到菩提、煩惱,必須要瞭解,千萬不要用一種相對法,於佛法不太瞭解,佛法是絕對的,是怎樣去出離的;老是用相對的去看,因為名言成為煩惱,名言也可以成為菩提,那不是菩提,如果連煩惱,都沒有顯現的機會,更不可能有菩提顯現的機會。因為人是隨業而來,避免不了從名言中會形成煩惱,從色識中會形成煩惱,一旦形成了,在煩惱中怎麼去面對?能化解它就顯現菩提,才叫做修行。
染熏,並不一定說是不好,若染熏能成道,就是很好了。如果隨著染熏在那裡轉,隨著名言轉,隨著色識轉,最後都是隨著煩惱轉,就錯了。在此,不是教人們用相對法去看問題,於佛法必須知道法義的目的,就是怎麼去出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