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歷程、《桑蒙》──佛法、眾生、願

    不過,若依法華思想說菩薩,當以上行、無邊行、淨行、安立行,乃是諸菩薩摩訶薩中的導師,應列彌勒、文殊、觀音、普賢四大菩薩為代表性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49期2019年11月

心路歷程、《桑蒙》──佛法、眾生、願 /白雲老禪師

 

朝山行腳

 

  朝山,是朝禮四大名山,也就是四大菩薩道場;自古流傳,中國佛弟子以菩薩大願而為學行的典範,無論是出家或在家弟子。除此,便是前往佛教的發源地──印度,行朝禮佛陀聖跡之旅,其意義是發古之幽思,啟今人虔信。

 

  四大名山,分佈中國,其情形是這樣的:

  五臺山──文殊菩薩的住處,屬四大結聚中的風種性道場。  

  峨眉山──普賢菩薩的住處,屬四大結聚中的火種性道場。  

  九華山──地藏菩薩的住處,屬四大結聚中的地種性道場。  

  普陀山──觀音菩薩的住處,屬四大結聚中的水種性道場。

 

  中國佛教以摩訶衍乘為標的,學行菩薩的四大特色,也就是:   

  大智文殊菩薩。大行普賢菩薩。 大願地藏菩薩。大悲觀音菩薩。

 

  不過,若依法華思想說菩薩,當以上行、無邊行、淨行、安立行,乃是諸菩薩摩訶薩中的導師,應列彌勒、文殊、觀音、普賢四大菩薩為代表性;基於此四大菩薩全都示現人間,為教化,為法行,饒益無量眾生,而地藏菩薩,但以地獄眾生為對象;也因此,我不贊成個人或家庭,供奉地藏菩薩。 

 

  中國佛教界所立四大菩薩,未曾建立彌勒菩薩,於全國伽藍而言,仍有雪竇寺及靈隱寺,以是菩薩為主供奉者;因為中國的伽藍中,普遍設立天王殿,其殿所供,悉皆為彌勒菩薩,故有如此現象;唯獨有四大菩薩為名山之說,是因菩薩的發跡因緣而建立的,而彌勒菩薩在中國,但以布袋和尚的姿態出現。  

 

  朝禮四大名山,覲見四大菩薩,多依個人發願而行為;我國自西漢伊始,世俗有遠處進香,許願還願的風氣。依據《鹽鐵論》載:

  「古無出門之祭,後有富者,祈名嶽山川,椎牛擊鼓,戲倡舞像。」

 

   依《西藏新志》載:

  「其熱心禮佛者,不遠千里而至拉薩,向達賴宮殿長跪。」  

 

  《四大名山誌》亦有:

  「信士祈願,朝禮虔求,感應頗驗;每逢香期,善男信女,絡繹於途。」  

 

  但是,出家桑蒙,尤其是禪和行者,輒當朝禮名山祖庭,多以行腳參禮的方式,甚至跪拜行參,作身心的艱苦歷鍊;主要目的,在於藉朝禮的苦行,祈菩薩的加被,脫情捐累,淨滌業障,務期早日成就道業。   

 

  現前朝山,拘於形式,行程極短;尤以行腳之道,更是妙趣奇聞,遠諸虔心誠意。如:

  空中行腳──坐飛機。

  駕車行腳──汽車、摩托車、腳踏車。

 

  誠所謂不是「腳」行,而是「機、車」行,如何表露「虔誠」心意;除此之外,更有「朝山、行腳」的方法,廣行「緣化」之事,難免「名、利」雙收的嫌疑!

  因此,在維護教譽,避免譏嫌的前提之下;固然發心可貴,做比不做好,畢竟「理念」的力量,難以抗衡「無知」的誤會;所以,多想一想總是好的。您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