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若知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53期2020年4月
如果是業,無境可談;如果轉業成道,還得看這個道的成份是聲聞、緣覺的自了、還是菩薩發心的自利利他?因為這關係到覺悟層次的高下,他的「境」也因此而有差異。
雲語書摘 認識體用相境(中) /若知
我們再看「用」,用是作用、效用,再引申起來有價值的含義在內。人依於他的本體內容或者價值觀念,而顯現各種不同的作用。比方有的人奉公守法,有的人會行險徼幸;有的人知足勤儉,有的人貪婪作奸;有的人自私狹陋、所行非義;有的人坦蕩磊落、捨生取義;於是形成生命的格調、價值各有不同。
再看「相」,以體而言,是一個表相,也就是形狀、樣子;以總體而言,它顯現的是一個現象,像團結慶祝、像抗爭示威這些都是。佛法教我們去認識世間的現象,則要從總別、同異、成壞六個方向著手:
以總相來說,好比我們都是人,都在人道受報;以別相來說,雖然同在人道,每個人的個別際遇不一樣,這叫別相。同相呢?是人,都有五官、四肢具足,直立行走,五欲八風相同;五欲是指財、色、名、食、睡五種欲望,八風是世間種種會撼搖人心,如驚濤駭浪、喪人心志的一種緣力,像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謂之八風。異相呢?有各色人種差異,膚髮色澤不同,語言生活習慣不同。成相就是生命發生形成的生相,壞相就是老、病、死等等生命敗壞之相。學佛是要培養我們的智慧,讓我們面對世事,於層面、層次的觀察,都會比較深廣,這樣子才能夠出離無明,不致撼搖心志,被其迷惑。
佛法中除了對表相和現象需要去加以認識之外,前面已經提過,還有一個「行相」的問題。行相,因為關係到我們的心識作用,也就是五蘊中的「行蘊」;老禪師教我們行止觀修養的時候,必須在想蘊和行蘊之間建立起一個間隔,可以想見行相的一個內涵。老禪師曾經說過一句話,告訴我們修行的法則是: 「法義是行相的準則,生死是道業的依皈,舉凡學佛行者,必須以之為座右銘。」
這是老禪師對於學佛人的勗勉,所以行相的觀照,是修行人所必須要致力的一個功夫。尤其《金剛經》中鼓勵學佛人,要從住色布施而後到「不住色布施」,也就是要達到「無相布施」的意境。所以我們首先要明白什麼是「行相」,才知道修行應該如何下手。
再看「境」,境是境界,藉著內涵和修養而呈現,所以佛法談境有別於世間法。像世間法文學中的詩詞歌賦,它都有意境,但不是境界;佛法中談境界,一定是依於「體」來談的。我們已經說過,談境,不離體、用、相。人的本體性既然是一個業識團,那麼境界就是依於這個本體的業識團能否清淨來說的;也可以說,前面我們談過的法界性,就可以決定這個人的「境」,是仍屬六凡?還是已經轉凡成聖?決定於「一切唯心造」!
如果人不像人,做畜生的事,那就是畜生道,因為他種了畜生因。人失人性,不仁厚祥慈,瞋恨心重、好戰鬥勝,那就是修羅性;修羅種性散布在五道中。人不做人事,鬼祟見不得人,這就是鬼魅界性。如果是貪婪、慳吝,苛虐於人,那就是餓鬼種性。為人忤逆,或者是毀謗三寶,造五逆罪,狠戾陰險毒辣,盡失理性,那就是地獄眾生界性。五逆罪就是殺父、殺母、出佛身血或者是蓄意毀壞佛像、舍利塔,還有殺害修行證果的阿羅漢,以及破壞僧團的和合等。這些道理,就是告訴我們,從一個人造作的內涵,可以決定未來受報的境界。
佛門中有一句話說:「欲知前世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事,今生作者是。」可以給我們自己做為觀行上修正的一個參考。
所以學佛,不圖上天道這種善報,修福行善的同時,我們還要懂得道理方法,從心性上下手,轉迷為覺,才有出離三界六道輪迴的可能。「六道」介紹過了,現在來談談「三界」:
所謂「界」就是範圍的意思,佛陀以覺悟的圓滿智慧告訴我們,我們所居住的這個宇宙的範圍是無窮盡的,有「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的說法。
於時間而言,從現在的當下一刻去看,它可以上推無窮盡的過去,一秒剛逝,就成為過去了;下開無窮盡的未來,下一秒的無窮盡時間,都是一個未來;所以說「豎窮三際」,這個觀念是多麼的科學而且合乎實際。從空間來看呢?我們以本位為中心點來做一個認識:往外的擴散,就是東、西、南、北四方,以及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四個角隅,謂之四隅;再加上、下,共為十方。「橫遍十方」說明了空間的無窮、無盡、無邊 、無際。
我們人所知的實在有限,我們連天道的情況都還搞不清楚,僅僅欲界的天道就有六重之多,何況還有色界天和無色界的天呢!
佛陀告訴我們,眾生依自心之造作,依於他的業識性分居在三個範圍,一個就是欲界,一個是色界,還有一個是無色界。佛陀告訴我們,我們生存在一個小世界中,這一個小世界就是一個太陽系,裡面有一個太陽、一個月亮,一座我們肉眼所看不到的須彌大山。以須彌山為中央,它分東、西、南、北四大洲,我們這個地球是屬於南方的贍部洲,或者叫做南閻浮提,指的是我們地球這個區域。我們是欲界的眾生,欲界是眾生因欲而投生在這裡的,所以叫做「欲界」。欲界的範圍就是六道眾生所共同的居住地,這六道眾生最顯著的共同欲望是食欲和婬欲,以及財欲、名欲、睡欲,這便是通常所謂的五欲— 財、色、名、食、睡。經典裡面講,婬欲是眾生輪迴的根本。
在一部很重要的大乘經典—《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中,佛陀告訴我們生死輪迴的祕密是這樣的:「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又說:
「汝愛我心, 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又說:
「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以貪欲為本。」
經中又說:「欲因愛生,命因欲有」,說明了欲界眾生形成的原因。
欲界又分地界和空界二處:地界是五道眾生所共居,空界是天道的眾生的居住地。空界分為六重,叫做六欲天。
第一重是四天王天,通常有規模的寺院進門的第一個殿,就叫做天王殿,其殿兩側都有四大天王像,他們是主掌風調雨順的護法神王。
第二重是忉利天,小世界的須彌山就座落在忉利天的中央。須彌山高大無比,禪門裡面叫它妙高山,它的四面—東西南北各有八重天,一共三十二重,再加上須彌山頂的一重天,共有三十三重天,所以忉利天又叫做三十三天。民間所說的玉皇大帝就是居住在這裡的天帝,他的名字叫做釋提桓因;佛經裡常常提到,他是佛陀在修行時候的一位大護法,常常製造各種緣境來幫助佛陀修行。佛陀的母親摩耶夫人往生以後就上升到此天,所以佛陀曾經上忉利天去度化他的母親。據說欲界的凡夫若其善報能升天,最高就只能到忉利天。欲界的第三重天是夜摩天(惜時),第四重是兜率天(知足),基本上都具備了修養的品質。
兜率天是我們學佛人所特別要去認識的,因為這個天界裡面有一個彌勒內院;彌勒內院是娑婆世界的大菩薩們(阿鞞跋致)所聚集的地方,這些大菩薩們隨著彌勒菩薩在這裡共研佛法。他們都有願力,準備下一個梯次乘願再來,隨彌勒菩薩再來人間,行使他們度化眾生的願望。
第五重是化樂天,第六重是他化自在天。天道眾生都是依善業而受樂果之報,既是業,所以不離輪迴。佛陀為了度化他的親弟弟難陀出家,曾經費了一番心思。難陀的情執很重,跟他美麗的妻子感情很好,所以他捨不下世俗的一切去修行。佛陀要度他,就帶了他穿過一處樹林。樹林裡面有很多的獮猴家族,愛戀互倚,捉蝨為樂。佛陀就問難陀:此猴比你家的美妻如何?難陀沒有領悟,而且很生氣的說:「這怎能夠相比?」佛陀就帶難陀到天宮裡面去,只見宮殿樓台精緻美妙,美女如雲,但是沒有主人,難陀好奇就問:這個天宮怎麼沒有主人?回答說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弟將要來這裡作主人;難陀一聽,好不歡喜,恨不得馬上就留下來,早把美妻拋到了九霄雲外了。佛陀又帶他到地獄去,只見一鼎沸騰的油鍋空在那裡,裡面沒有人。難陀又問獄吏:這鍋為什麼空著?獄吏回答說:等著佛陀的弟弟難陀來下鍋。
難陀嚇出一身冷汗,就這麼天堂、地獄走一遭,難陀驚醒了,再也不留戀紅塵,就隨著佛陀出家去修行了。
所以佛教不同於其他的宗教,其他宗教講宇宙有造物主;但是基督教的上帝,回教的阿拉真主,其實都是天道的眾生。人是天帝的子民,受轄於天帝,順之者生,逆之者亡。佛教則是以覺悟為生命的歸趨,於造作而言,是自己要付出代價,一切自作自受,行善得樂果,作惡得苦果,並不以天堂與地獄來作為賞罰的教義,因為那不是生命的真相;而且天道只是福報的結果,報盡仍要入輪迴,並不是究竟的常樂地,所以不追求天堂的果報,而是講求自性的覺悟。
六欲天之上是色界,色界有十八天,這一界的眾生已經離欲了,他們的心識清淨,受形光潔。色界眾生依於深著禪定而受報,通常謂之四禪天,它已不像欲界的眾生那麼欲垢濁重,他沒有食欲,也沒有婬欲,沒有爭,所以沒有瞋念受報,宮殿勝妙、體瑩光潔,是色中之勝者,所以叫做色界。
既然色界是禪定的受報者,可見禪定不能執著。《金剛經》裡面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是得度的方法,就像我們過河的竹筏子,既然已經過了河,竹筏就要捨掉。法也一樣,不能執著不放;非法則無益於解脫,法都不能執著了,何況是非法!所以《金剛經》裡面提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住,是存在之意;因生住心就會執著,不生心恐怕又會造成斷滅,所以要無所住而生於心。其實「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最能掌握住禪定的真實狀態。
說到「無」,還是要強調一句──無不是沒有,無是有的突破。所以「無住於心」,必須要從「有所住」上去下手,必須面對自己的住心—去做研究、分析、認識,然後才能夠察覺返照而突破。
色界之上是無色界,無色界是四禪八定中「四空定」的受報範圍。這一界的受報眾生已經沒有色界的勝妙形好,他僅僅是識心住於深妙禪定;有的修行人也許會深深羡慕這種甚深的禪定工夫,但是以般若的旨趣來認識,千萬不能起執著,否則耽著禪定,不能得解脫,受報即使千年萬年,或者千劫萬劫,報盡仍然會跌入生死輪迴。記得《虛雲老和尚年譜》中曾提到過一件事,慧遠法師的弟弟從唐朝入定到宋朝,即使入定了數百年,但是出了定還是一個凡夫身,不能夠了生脫死。
所以學佛要追求的是真正的覺悟,唯有覺悟,才可能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於此,佛法中談「境」,它就關係到這層內涵和修養。如果是業,無境可談;如果轉業成道,還得看這個道的成份是聲聞、緣覺的自了、還是菩薩發心的自利利他?因為這關係到覺悟層次的高下,他的「境」也因此而有差異。所以《金剛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無為法是依於有為法來說的,一定要把握住:「無不是沒有,無是『有』的突破,或者有不一定的意思。」
所以無為法不是沒有作為,更截然不同於道家無為的理念,這千萬不能混為一談,因為思想觀念完全不一樣。佛法中談無為法必須要依於有為法來說,有為法,肯定是有所造作,有造作因就要承受造作之果。換言之,有為法肯定是生死輪迴的現象,必須從造作中出離,才能夠超越生死輪迴的束縛。成就這個道業的,通常有四等賢聖:聲聞、緣覺、菩薩和佛。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