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60期2020年11月
在那時,要改革印度的學術思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初佛陀也是很小心的在做這個事,很多人都不瞭解釋迦牟尼佛講眾生平等,但為什麼一開始還不讓女子出家?其實這是一個時代背景、環境的關係。
佛說四十二章經(一之二) /白雲老禪師
前些時候,媒體主持人李先生訪問一位出家人,李先生講話是口無遮攔的,他問法師:「出家人怎麼看美女?有什麼感想?」法師就回答:「用白骨觀。」
問「那是怎麼個觀法?」就舉例說,在寺院的禪堂裡,掛著很多美女的像,在那中間擺一個骷髏,就是死人的頭顱。李先生問:「美女的像從哪裡來呢?」回說:「菜市仔!」( 菜市場! ) 菜市場有美女的像賣嗎?所以叫做鬧笑話。明明看到是很俊的男人、很美的女人,真正能夠把他當成一個死人骨頭來看嗎?再說佛教的禪堂裡,有沒有這種做法?我是頭一次聽到呢!這是大法師在電視上面講的。
因為李先生畢竟各式各樣的書都接觸過,所以有時不要以為人家問一句話,你或是抗拒、或是否定,都很容易表現有沒有修養,有沒有智慧。如果以心出家來講,我問大家:比丘看到了世俗的美女,或是比丘尼看到了世俗的俊男子,人家問了,要怎樣去表達?
過去我跟大家講過,大家還有沒有印象?其實不管比丘、比丘尼,看到了,以人來說,不管是俊男、美女,佛陀講得很清楚:年長者視為父母,年紀大的把他當父親、母親;年近似者,就是年紀相差不多的,把他當成姊妹、兄弟;年幼的把他當成兒女。經典上講得這麼清楚的話,為什麼硬要去否定不美不俊呢?因為沒有得到佛陀的智慧,佛陀的智慧就是在經典裡,要運用得上才有;運用不上,經典是經典,你是你!
人家問一句話,結果啞口無言。再不然,就是用世俗的方式去回答人家:「我是出家人!」或回「阿彌陀佛!不要談這個。」我說那叫做害怕!有什麼不能面對的?就是看提起的正念是什麼?這是談到關於表面出家跟內心出家的差異。
出家以後對父母,在經典上所說的是針對父母,不談兄弟姊妹。為什麼只談父母?因為這一生來到世界,是因為有父親、母親,而後才有我,所以經典只談現世的父母;出家,對現世的父母要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通常說,出家了,對現世的父母還是要孝順,可是已經不在他們身邊了,怎辦?所以就有這麼的一句話:「化小孝而為大孝」!這怎麼說呢?自己如果還有兄弟姊妹可以照顧父母,自己出家的話,可以不需要待在他們身邊,同樣有人照顧父母;如果不符合這個條件的話,你就不可以出家。必須符合這種條件,才能出家,為什麼?父母沒有人照顧,不可以撇開他們去出家,這是出家的先決條件;是面對現世的父母所必須要注意的。
剛剛說要化小孝而為大孝,因為除了這一生的父母之外,無始以來,還有多生的父母。如果以在家身,可以待在父母身邊孝順他們,可是過去世那麼多的父母,怎麼辦?出家以後,才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眾生,這些眾生裡面,可能就有過去累劫的父母,可以用佛法幫助他們,這就是「化小孝而為大孝」的說法。
剛剛談了出家的概念,現在談出家以後要如何才能證果!要證果當然有它的過程,其實在家也一樣;學佛必須要學的三個大前提,就是:戒、定、慧三學。我先聲明一下:因為《佛說四十二章經》、《八大人覺經》、《佛遺教經》都是佛對聲聞比丘講的,我現在則是用菩薩法來跟各位介紹,這一點要搞清楚。
因為用聲聞乘的方式來介紹,方法會不一樣,而中國的佛教,畢竟是以菩薩法為主;如果談出家的過程要證果,聲聞乘只談戒,不談定、慧;菩薩法不可以用這種方式,必須要談戒、定、慧。看經文上,談戒是兩百五十個戒條,其實還有沙彌、沙彌尼戒,比丘、比丘尼戒的不同;經文裡幾乎沒有談到比丘尼;我告訴各位,因為聲聞乘裡沒有比丘尼。
佛陀容許女子出家是後期的事,原始佛教的時代,是不容許女子出家的。所以在當初,最不服氣的就是釋迦牟尼佛皇親國戚中的女性;直到後期,因為佛陀所表現的思想,優於當時印度的十一大宗派所表現的道理方法,於是佛陀完成了第十二大宗派,佛陀學派是後期的事。
在那時,要改革印度的學術思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初佛陀也是很小心的在做這個事,很多人都不瞭解釋迦牟尼佛講眾生平等,但為什麼一開始還不讓女子出家?其實這是一個時代背景、環境的關係。
還是用菩薩法來介紹裡面的內容!出家之後首先要有戒,談到戒就要有律,通常「戒、律」是放在一起的;以聲聞乘來講,戒是五分法,菩薩乘所說的戒則是四分法;中國的佛教是菩薩法代表性的區域。為什麼有這種分別呢?我剛剛說了,當時在印度有十一大學派、七十二種外道,可以說都已經根深柢固了。釋迦牟尼佛要想改變那種環境,使大家知道真正人的生死問題,必須要非常小心謹慎。凡是十一大學派,甚至七十二種外道某些好的地方,他都不排斥。甚至於還會運用在他的思想理念裡,也就是,他並不是完全否定所有來強調自己的人。
有很多人,尤其是近三、四百年,佛教或其他宗教對釋迦牟尼佛的認識,是愈來愈陌生了。要不就是把原始佛教搬出來,要不就是把儒、釋、道放在一起,甚至還會說:釋迦牟尼佛是以慈悲為懷,他的包容性,應該是什麼都可以;可是不要忘了,釋迦牟尼佛不是彌勒菩薩,我們講的彌勒菩薩,也不是布袋和尚;所以所謂的包容性,假使這麼說好了,人家拿一把刀子要砍你,那你就說:砍吧!難道這就是包容性嗎?這不是包容。
所以佛陀提出很多的道理方法,一方面要適應於當時環境,還要使別人能夠接受,是很不容易的事;可以說,智慧若沒有達到圓滿的境界是做不到的!哪怕釋迦牟尼佛有那麼高的智慧,處在那種環境,還是有多少的外道、其他的宗派,都想要他死掉,甚至用盡各種方法對付他;在那種環境之下,他除了要表現自己的智慧內涵,還要建立起佛教學派的組織。那時候談組織是什麼?就是僧團,出家人的組織;最初的出家人或稱「五比丘」,幾乎都是跟釋迦牟尼佛的父親王室有關係的人,慢慢才發展到以外的人。
剛剛一開始談到,出家不要捨棄了父母兄弟姊妹,通常說要饒益眾生,如果出家了,對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都不能幫他們得到利益,當然更不可能去幫助更多的人;佛陀當初就是用這種方式慢慢擴大的。一旦僧團建立之後,當然要有規矩、法則,這些規矩法則就是戒律。
先要瞭解,戒律不是釋迦牟尼佛一開始就立下的,就像行政法規、或國家的憲法,先草擬什麼法,然後再公佈,不是這樣形成的。戒律是釋迦牟尼佛於組織了僧團以後,陸陸續續的在時間與空間中,依於所發生的問題而建立起來的。
譬如發現某人或某些人犯了什麼錯誤,不應該的,他就建立起一個戒律、戒條。所以佛陀建立戒條,是因有事而後有戒,事情發生了,然後告訴僧團,這些人所犯的會損害到人,甚至會破壞到僧團,就提出一條戒律來;按照這戒律去做,就不會損害人,不會造成傷害、破壞。
戒律的緣起是因事而立戒!並不是先把戒建立好了,然後要出家眾照著去做。現在是有了過去的戒,可以照著遵守;所以就產生了時間、空間不同與時代背景不同等的沿革現象,發覺戒律裡有很多不太適合於現在的環境。所以談戒律,以菩薩法來講,不是多少條文的問題,是關係到戒體的完成、戒相的完成,以及戒法的完成;把這三個體、相、法建立起來之後,最後回復到心的戒,於內心戒的完成!
剛剛說到表面出家、內心出家的問題;因為成為出家人,成為僧團裡的一份子,是來自四面八方不同的家庭而聚集在一起的,不論根機、智慧、教育,統統都不一樣,所以才會有戒律,而且是適合於大家的,不是適合於某個人的。相反的,佛陀所說的經典,是適合於某些人,某類型的或某些層面的、某些族群的不同,所以經典內容有其對象的不同。由此可見,戒是定法與共法,經是共法或共不共法;也就是戒是固定的,人人所共有都可以適合的,稱之為共法。所以由定法可以顯現出共法來,也就是這是肯定的,不可以改變的。
經典呢?有共法,可是還有共不共法。戒律肯定是共法、是定法;經典不是肯定的,有的是共法,也有共不共法;怎麼說呢?有的是適合大家的,都可以接受;可是某些經典,有很多人不適合、不相應,稱之為不共法,大家都適合的稱為共法。
戒就是共法,因為它是固定不變的,而且適合於大家的,也就是大家必須都要遵守的。我把「戒」最一個詮釋,「戒」最簡單的說法,就是不犯!也就是不違犯的意思,不去觸犯。
什麼叫做戒?是當有犯的時候,而做到不犯,就是戒;如果從來連違反的機會都沒有,說做到了,那不叫做戒。所以談不殺生,你說「我一輩子都吃素,連一隻雞、一條魚都沒有殺過,認為做到了不殺生,那不叫做不殺生。不殺生是當遇到有殺的機會時,能緊急煞車──「我不能殺!」才叫做戒。連殺的機會都沒有,說這個「不殺生戒」,守得最好、守得最清淨,難說;真正一旦有機會或為環境所迫時,殺不殺呢?
還有在台灣,有很多會造成困擾的問題;好比在家眾受過菩薩戒以後,有的家庭環境還是需要煮活蹦跳的,不管是水族類的、陸上走的、天上飛的,還是會去殺牠、煮牠給別人吃;為什麼?要不弄得全家人沒有飯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