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潛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60期2020年11月
不妄語,交往互信。 不兩舌,無有是非。 不惡口,彼此無怨。 不綺語,是善知識。
雲語書摘 身口意的調適 /潛
身,指身體行為,有殺、盜、婬的惡業。
口,指言語的行為,有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的口業。
意,指思想觀念,有貪、瞋、癡的不正意念。
身口的行為造作,來自意識的動力,而確定造作的是業或道;意識的主宰,在於心念的所起;
心念的內涵,緣於八識田中,已經存放的業或道的種子成份。
佛教中以色、受、想、行、識等五蘊和合時所顯者為我,匯集六根、八識而生起作用,依地水火風四大所成的色身,如是綜合而成整體的我;可知,我的形成,集合五蘊、六根、八識,以及四大假合而成,所以說我為假我,非有實體之我。
「我」為主宰的力量有兩種:一種是憑藉業的力量,一種是依據道的力量。業是造作行為之後,所產生的一種結果,是好的便叫做善業,如不殺、不盜、不婬等十善業;不好的便叫做不善業,或稱為惡業,如殺、盜、婬等十惡業。如果難以分辨好或不好的,或同時具備有好與不好,便叫做無記業。於道來說則是修養行為之後,所產生的結果,如知識經驗,專長智慧等,均歸於道的範圍。
「我」會煩惱,來自色塵緣境的相應而有所造作,造作的運行不離於身口意,這三者的關鍵樞機,卻以「意」為原動力,意的主持者,源自「我」的欲望,而愛為欲之本,是貪的根源。瞋恚如火燒功德林,癡是無明暗惑,於佛法中謂之世間罪藪之淵;所以,於意的貪欲、瞋怨、癡暗三種惡業,唯有修習戒定慧三學,以智慧、覺悟、修養始能滌除貪瞋癡的諸般惡業。
於身的調理,首先要學的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
不殺生:不殘殺有情感反應的眾生,如知道痛苦,懂得愛恨,會流血、掙扎等各種情感表現的生命。不殺生是為了培養慈悲心,佛菩薩以慈悲為懷,而古德們說不殺生,就是仁慈悲憫的行為。
不偷盜:偷竊、搶劫、巧取、豪奪等未經過允許或給予,而刻意獲得的行為,皆是偷盜的行為,會有偷盜的行為,乃是貪心和懶惰的不勞而獲之心態;會貪心,是過份的私欲在作祟,加上畏於辛勞,不願付出,在懶散的日子裡,為了需要種種而走上偷盜的行為,不偷盜他的人財物,是道義的表現,是人格和道義德養的本份之行。
於婬:有出家和在家的不同,出家不容許任何婬行,在家是不邪婬,在家學佛容許婚姻關係,但不可以有夫妻以外不正當男女的行為,如外遇。邪是不正的意思,婬是過多的意思。不邪婬,表示出有禮教的修養,是個崇高亮節的君子。
可知,殺、盜、婬三種惡行,必須調理節制至不犯,以達清淨的勝行;要達此勝行,必須從貪、瞋、癡三種毒緣上著手,所謂去除三毒,方能遠離三惡,這是相輔相成的修養工夫。
身口意三業的造作,語言佔了十分之四,也是最容易造成自毀毀他的業源;世間人多以「意氣」行事,往往逞口舌之能,不考慮不堪設想的後果。於語言的造作行為,有所謂的:妄語就是虛妄欺誑,兩舌就是荒誕怪謬,除了語言,也包括了文字與圖畫等的發表。
所以語言的修養,全歸於:
不妄語,交往互信。
不兩舌,無有是非。
不惡口,彼此無怨。
不綺語,是善知識。(參考 老禪師的話》 .〈語言的尊嚴〉)
語言是溝通情感的橋樑,從事語言的修養,是每個人的必修的課程;如同吃飯必須注意營養的攝取,能吸收消化,不然亂吃,猛塞,肯定健康會亮紅燈。由此可知,說話是一門境界最高的藝術。
學佛行者的修養,在於意念的調適,由於人的自我意識,緣起於無始的造作,所累積的業力,包括了好的善業、壞的惡業,及許許多多好壞善惡兼具的無記。學佛者於業的態度,不是一味的追悔過去,也不是如何策劃將來,而是必須面對每一「意念」起動的現前;因為意念於現前生起時,凡任何的情感分別,以眾生而言是隨業造業,以學佛者而言應是如何轉業為道?為了轉業為道,於意念的調適就非常重要了。
意念如何調適呢?
意念是情識籌量的組合方式,在佛法中念的層次有色受想行識為五蘊之義,而意念的變化就是情識分別。分別之時不外乎一是計較而生執著,一是認識而得了解。執著的代價是隨業又再造業,了解的結果是轉業又能淨業。所以,意念把握的關鍵性,在於五蘊的「想、行」之間的修養功夫。
想因受起,受因色動,眾生是有情眾生,於「心、色」相應是情識的理念下,無有不從「心、色」而形成「色蘊」的;色蘊形
此刻是業,是眾生?或是「道」,是行者?全在於「佛法」的,或「世法」的關鍵性了,也就是「佛法、世法」於「疏、親」的差異,而肯定差異的結果。但是可以確定「想、行」之間的修養,來自意念的調適,而意念的調適,是「受、想」之後,未「行」之前,由想而思的禪定功夫。可以說,計較的力用是情識,認識的力用須禪定;因情識而執著,因禪定而了解。(參考》《心歷路程──桑蒙》〈意念的調適〉)
由此可知,身、口、意是我們造作行為的主角,而修習佛法的人,就是調整自己身、口、意的行為,也就是所謂的「修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