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種性之行的認識

    種性之行是談菩薩行道,必須具備不同種性,建立不同的作為;例如要行善業,立宏願,學法門,成無上道,亦如四弘願的踐履,例如願度眾生,願斷煩惱,願修法門,願證菩提。

  • 文: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76期2022年5月

雲語書摘 種性之行的認識
/潛

 

種性之行是談菩薩行道,必須具備不同種性,建立不同的作為;例如要行善業,立宏願,學法門,成無上道,亦如四弘願的踐履,例如願度眾生,願斷煩惱,願修法門,願證菩提。如此行之,方稱為菩薩道,而種性的篤行,無異於四弘願的增上之行。

 

在《佛本行集經》卷一說自性行、願性行、順性行、轉性行等四種性行,闡述如下:

 

1、自性行:謂諸菩薩,本性已來,賢良質直,順從父母的教導,信敬沙門;善知家內的尊卑親疏,恭敬承事無有缺失,具足十善行:

 

(1).不殺生:不殘殺有情感反應的眾生,如知痛苦,懂愛恨,會流血、掙扎等各種情感表現的生命。

(2).不偷盜:凡偷竊、搶劫、巧取、豪奪、詐騙等未經允許或給予,而刻意得到的行為,均為偷盜的行為。

(3).不邪淫:在家學佛容許婚姻關係,但不可以有夫妻以外的行為;也就是夫妻之外,均屬邪淫。而出家修行,不容許任何的婬行。

(4).不妄語:不說虛偽不實的言語。

(5).不兩舌:不說挑撥離間的言語。

(6).不惡口:不說狠毒毀傷的言語。

(7).不綺語:不說浮滑婬穢的言語。

(8).不貪:是守著本份,不傷害人,不貪戀名聞利養。

(9).不瞋:隨順人事,表現慈憫祥和的情感,縱違逆的緣境,亦無瞋怒憤恨之心。(10).不癡:面對人事問題,表現沉穩不迷惑,而且是清醒明了的言行。此外,亦廣行其餘的善業,是名菩薩自性行。

 

2、願性行:謂菩薩,發如是願,我於何時當得作佛,具足如來十號:

(1). 如來:指以不變之體,說隨緣之用,現真如功德之勝境。所謂如此的來(利他),如此的去(自利),來來去去,無住生死,有好去好來之意。

(2).應供:謂萬行圓成,福慧具足,以三輪體空,受天上人間供養。

(3).正遍知:凡世出世間所有的正法,是普遍盡知的,即所謂圓妙明覺的境界。

(4).明行足:以智慧而言理,以功德而圓事;謂天眼、宿命、漏盡三明,並具身口意三業清淨,從願力一切之行,善修滿足。

(5).善逝世間解:謂世出世間諸法圓通,生滅滅已,寂滅常樂,恆住最上菩提之境。亦即喜知生命易逝,出離無明,務期明了,才是善始善終,維護生命價值的智者行為。

(6).無上士:謂業惑淨盡,更無所斷;在一切諸法中,涅槃無上,在一切眾生中,以至三界情與無情,為第一,是最上、無等等之士。

(7).調御丈夫:謂具足大丈夫力用,能說諸法,以至善巧方便,接引眾生,慈悲為懷;無相功德,喜捨是尊;崇尚恆順,化度隨緣。

(8).天人師:謂五欲清淨,八風無損;所做皆辦,具諸佛法;為天為人之師,導引教示,悉皆皈命,依教奉行。

(9).佛陀: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也就是智慧圓明,覺悟妙明。

(10).世尊:謂三界六道,三乘聖賢,仰慕嚮往,虔誠依止,沐浴慈光,永不沉淪;佛之功德,為世所尊。

 

3、順性行:謂諸菩薩,隨順修行六度法門:

(1).布施:包括財、法、無畏等資養護生的行捨,使眾生獲得饒益。

(2).持戒:凡在家、出家等戒法,促使行為於犯而能不犯,方獲得清淨饒益。

(3).安忍:凡世出世間諸法,均以安忍而面對,並能化解於無形,不為現實的困惑、無奈所束縛。

(4).正勤:正即是不偏邪,勤即是不懈怠。謂已生惡令永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得生;也就是於善不善等諸法,使不善者能善,已善者增長,斷惡興善;唯一心正勤精進不退。《大毘婆沙論》卷一四一:「斷已生惡法,猶如除毒蛇,斷未生惡法,如預防流水,增長已生善,如溉甘果栽,未生善令生,如鑽木出火。」

 (5).禪定:定是不亂,內涵包括三昧、三摩地、奢摩他、毘婆舍那及四禪八定、九次第定等。人由於妄想雜念紛擾,經常處於散亂的情緒中,不耐煩、煩躁,皆因定的修養不夠,所以必須修養定。定是佛法修學行者,必具的基礎,發起於奢摩他,成就於毘婆舍那。定是心住一境,念聚一處,從事佛陀的道理和方法,以探究行深的一種力量;所謂心識不亂,運用思想,境處清淨,發揮智慧。

(6).智慧:智是知識經驗的累積,有決斷之意;慧以智的內容為基礎,有簡擇之意,以覺為目標,必須達透悟方始為德。智慧二者的關係是相互牽連的,智是來自見聞中的熏習,內涵具相對之性,如對錯、好壞、是非、美醜,以至善惡之法;慧是依據智的內涵,憑藉已有的資訊,適時表現於人、事的問題上,能夠發揮其效用,入於饒益功德的價值。所以,表現的功能,全在智的豐富與貧乏,展現慧的價值則有多與少的不同。

 

4、轉性時:謂菩薩行者應如釋迦牟尼佛於因地行菩薩道時,供養燃燈佛,依彼因緣,誦讀經典,轉凡成聖,稱之菩薩轉性行。《楞嚴經》卷六:「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上文乃觀世音菩薩於過去世修耳根圓通,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得證如來慈力,眾生悲仰;復得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一慈力,得成三十二應身入諸國,應現說法,令使解脫的「理、法」並具的勝行之道。

 

佛菩薩皆具無上圓慧,於人的五欲、八風問題,悉已洞徹無遺;而人未入佛菩薩之境界時,免不了要受無明業惑的障礙。修行者走在菩提大道上,分別心會有,若能明辨而不參與,解脫束縛則能自在;而唯獨了然於生,死則安穩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