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若知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77期2022年6月
《文殊佛刹經》云:謙下獲四種功德:1.遠離惡趣,不受駝驢牛馬諸傍生身。2.不被輕毀。3.惡友怨敵不能凌突。4.常為人天恭敬。
雲語書摘 再談〈五蘊的調理〉
/若知
※《大般若經要解》〈五蘊密義〉節要
在唯識學上,五蘊就是「第七識」,所謂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從色蘊的開始到識蘊的完成,這中間有受、想、行的過程,可以說:色蘊是因,受、想、行是過程,識是結果,所以它是一個流程。
首先看色蘊,色蘊是依於根塵(能所) 相應,進一步心色相應(色法與心法同時完成),色蘊隨即形成,然而色蘊不會靜止不動,緊接著,受想行識一氣呵成。
※ 圖解補充說明:
一切萬法起源於心,所謂「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所以我們先要了解自己心的成因,首先要觀察法的形成與自心的關係。
它的起源不外於「心色相應」,而心色相應又源於「根、塵(即能、所)之相應」;因五根(眼、耳、鼻、舌、身)的作用是(能見、能聞、能嗅、能嚐、能觸)的,加上第六意根意識有分別的作用,讓我們從根、塵的相對,進入了意識的分別,於識知道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嚐到了什麼、碰到了什麼。進一步又把這種分別送入到第七識(經過五蘊的作用),於是形成了我們情識的領納、揀擇、取捨,終而形成自我意識的執著,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五蘊完成,即我即心」。
然後這種「染著成的我意識」再對外面的色塵緣境起投射作用,這就是「心色相應」,也就是心法與色法相應,所以說「心法與色法是同時完成的」,而且「色蘊」也就是在這時產生的。(請參考《禪的語絲》379則 93年出版)
因為心法的內容就是我們的五蘊―色-受-想-行-識,心色相應後引發的就是色蘊,然而這色蘊不像照相機快門按下成定影;它是動的,色蘊形成,緊接著受、想、行、識一氣呵成,快得不得了,一念有九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個生滅;如何能不造作?唯有觀照、覺察、認識、突破、放下,才有轉機。
而且色塵緣境即為緣,此緣即「誘因」,如何才能不為此緣所誘?有待觀心之成敗!
※五蘊的完成在刹那刹那間,雲公上人形容:「五蘊一氣呵成」。
※《仁王護國經》:「一念有九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個生滅。」
※雲公上人又說:五蘊的一次變化過程,即是一個意念的生滅現象。
所以般若學裡面談五蘊,必須在想、行之間建立間隔,才有修養的機會。
讓「想」成為「非想」,可是「非想」並不可信,「想」有缺失,到達「非想」,可能缺失少一點,也說不定缺失更多,這是「非想的境界」,若能入「非非想」,就完全沒有缺失。
雲公上人特別強調:因為一個人自己的知識經驗是有限的,若依於自己的知識經驗,所做的想,「最多只能到非想」,不可能到「非非想」,為什麼?因為是自我意識,怎麼做都還是有缺點。(註:除非到等覺菩薩位,具備「無我」的修養了。)
要想達到沒有缺失,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從佛陀的道理方法上面去著手,原來的知識經驗是不是又調整了?使你的知識經驗、智慧都提昇了,所以這時候再完成的想,就可以達到「非非想的境界」,也才是圓滿的境界。
色、受、想、行、識,這五個東西,不一定從哪裡開始,雖然色蘊是因,受、想、行是過程,識是結果,這是一個流程,可是這個流程並不一定從色蘊開始,你如果從想上面,也可以到行、到識,再恢復到色、受,你也可以從行到識,恢復到色、受、想,你也可以從結果,恢復到色、受、想、行,它是一個循環性的流程,不是一個直逕的流程,這一點要注意,千萬不要說一定要從色蘊開始,才能夠有受想行識,那不對,可以從任何一個開始,只要順著它的順序,一個循環回來,都可以。
我們學佛修行在哪裡?就是去修正我們身口意的行為!修正行為就是叫「修行」。
我為什麼常常說,拿著念珠唸佛不是修行、盤腿打坐也不是修行、持咒也不是修行,甚至於我們早晚課、誦經、禮佛「都不是叫修行」,那只是一種功課,「這些功課」是一些「助緣」。
真正要修行是,如何維護你的身、口、意,如何使我們的五蘊調理到缺失最少,也就是說,你的缺失越少,修養就越好,缺失越多,就是沒有修養,如果沒有缺失,你就成佛成菩薩了,這很容易去理解。
可是我講念佛、打坐、持咒、禮佛等「都不是叫修行」,並不是說做這些是錯的,那只是一些助緣,因為我們要想去修養一些什麼,還是需要很多的助緣才能完成,只是不要把那當成主要的。
因為修行是說,把我們的身、口、意,把我們的五蘊調理好,當你面對人與事的時候,才能真正做得了主,而且不會有缺失,即使有缺失,也可以減到最低,那才是修行。
- 法義是行相的準則,生死是道業的依皈;舉凡學佛行者,其起心動念,必須以之為座右銘。
五蘊,有的翻五陰、五眾、五聚;所謂蘊是蘊藏於內的心識活動,五蘊即「色、 受、想、行、識」,是一連貫性的心識活動的流程。
五蘊的完成就是我們的意念,其實,五蘊作用時就是我們的起心動念,也可以說就是我們的自我意識。
基於「我」的意義,並具了「心、意、識」三大內涵;《六波羅蜜經》中說:集起念為心,思量性名意,了別義為識;三者名異別於所詮之義,卻有互通能所之相。因此,唯識學上,次第分配於第八、七、六各識之中。
所以說,五蘊發起作用時,就是吾人的起心動念。集心、意、識的行相,無非是「念」的總和,而念的變化,五蘊只不過是念的工具罷了;這一連串的現象,以及變化的內涵,綜合起來,就是「心」或者「我」的分別作用,統謂之心識作用。
分別有感、發、動、向四種現象: (生、住、異、滅的變化)
感:即是意念的感觸。 發:即是意念的發起。
動:即是意念的運行。 向:即是意念的去向。
(按:意念的感、發、動、向,其實就是五蘊的受想行識的變化。)
吾人的起心動念,雖然分析其理有如此的繁複,或生或滅的現象,並具了五蘊變化過程,總不外意念的「感、發、動、向」的層次,而完成的時速,只是一剎那間;因此,五蘊的一次變化過程,即是一個意念的生滅現象。(《心之路》〈心經廣論〉)
※ 師云:五蘊的一次變化過程,即是一個意念的生滅變化現象。
※ 一切眾生皆由「色、受、想、行、識」五法積聚而成身。
此五蘊即為真如實相之理,故稱五蘊實相。
復因此身積聚有為煩惱等法,能受無量生死。(出《大般若經》)
※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如幻法。(《阿含經》)
- 沫聚喻如色,痛如水中泡,想譬熱時炎,行為若芭蕉,
※ 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
相,假名為心。 (《圓覺經》)
※色蘊,色是質礙幻色,實是般若真空。
受蘊,受是六根幻受,實是般若真空。
想蘊,想是緣思幻想,實是般若真空。
行蘊,行是造作幻行,實是般若真空。
識蘊,識是分別幻識,實是般若真空。(《般若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經》)
※ 雲公上人:「空、就是不計較,不執著。」如:虛空中的自然現象。
※ 五蘊又稱五聚、五眾、五陰等;禪門稱身心為五蘊宅。
如:五蘊窟宅是名禪院,內照開解即大乘門。(《達摩祖師血脈論》)
※ 五蘊法身喻:
轉色蘊成戒身,轉受蘊成定身,轉想蘊成慧身,轉行蘊成解脫身,
轉識蘊成解脫知見身。(《大莊嚴經》)
※ 轉五蘊成三德
轉色蘊成法身,轉受、想、行蘊成解脫身,轉識蘊成般若身。(《攝大乘論》)
※《文殊佛刹經》云:謙下獲四種功德:
1.遠離惡趣,不受駝驢牛馬諸傍生身。
2.不被輕毀。
3.惡友怨敵不能凌突。
4.常為人天恭敬。
※ 大圓鏡智性清淨 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 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 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如上轉識為智也。教中云: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然而要真正能做到轉識成智,卻要具有菩薩果位的修養,學佛人明瞭這個原理,就知於面對色塵緣境的當下,應該如何防護自己的身口意的造作,如何做到「五八六七果因轉」;五八六七識之間彼此有因果回互通 轉之現象,比方因(五、六、七)轉之後,造作之果(成種子入第八識)隨即改變,此果又影響下次之因(《唯識論》「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所以「因」與「果」又產生回互牽掣影響之作用,於是「果」與「因」又隨之而變化。但惠能大師說「但用名言無實性」,即「但轉其名而不轉其體」,如果能用般若空觀即能明解其理,所以能大師說「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紅塵深處,繁興眾會之際,若能永處「那伽定」,那當是如如不動佛之修養矣!